第一部分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教師)
[點撥]此題主要是引號與點號的連用。第一處,前面是完整的引述,所以先句號后下引號。第二處,由于引文成了句子中的一個句子成分,所以先引號后句號。第三處,行文本身沒有停頓,故只有引號,引號后不用點號。由于文末的括號是對最后句引文出處的注釋,即這個括號是對句中部分內容的注釋,為內括號,應緊貼在被注釋內容的后面,所以第四處只用引號,句末的句號在第五處。 3.學習《荷花淀》一文中,同學們對下面一節話的一個標點(劃線處)產生了爭議。有同學說此處不該用句號,應用逗號;有的同學則認為此處用句號是活用,表達了豐富的含意。你呢?請結合原文談談。 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 [點撥]此題是對標點活用的理解和探討。單就這一句而言,劃線處的確應用逗號,但聯系課文的上下句分析,用句號才能表達出豐富的內涵。水生說他帶頭報名參了軍,又恭維水生嫂“他們全覺得你還開明些”,所以水生嫂“沒有說話”“過了一會”才說出了這句話。它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我不攔你”,不會拖后腿;二是希望丈夫能知道自己的難處。這樣很好地表達出人物的思想境界和內心情感。而如果用逗號,那么句意的重點在“家里怎么辦?”上,意思便是不同意了。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承接“問題磁場”的思路,選取三個典型的題目,期望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作較為深入的探討,引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以引起對“知識歸納與思維拓展”的重視、閱讀和自己的再歸納。“評點與探究”側重將語境與標點使用聯系起來,目的是讓學生建立語境意識。 二、案例探究 [案例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中劃線出的標點,恰當的一組是 “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①這是郭沫若為蒲松齡紀念館聊齋堂寫的對聯。“寫人寫鬼”,指《聊齋志異》的題材內容②它借狐鬼故事來達到“刺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評價蒲松齡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入骨三分”,則概括了他在創作上的成就。今天這節課要學習他的名篇③促織,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評價是否恰當④①
②
③
④
a
,
,
。
b
。
;
。
c
,
;
?
d
。
,
?
[解題思路]解題可從最容易、最有把握的地方入手。①處加逗號還是句號,有點難度,似乎各有道理,可暫且放下。③處“促織”是學過的一篇課文標題,毫無疑問應用書名號,由此排除bd兩項。④處這個句子是個陳述句,所以應該用句號而不用問號。 [參考答案] a [評點與探究]此題考查標點符號的規范用法,即逗號與句號、逗號與分號、引號與書名號的區別及問號的應用。標點符號的運用是和文句的理解分不開的,所以要讀懂文句,再結合各種標點符號的作用分析。①處可從兩個角度分析:一是“這”,可見前面的引文充當后面句子的復指主語,應用逗號;二是從整個文段看,引文和后面的解釋句共同構成一個起始句,故①處應用逗號。文段中間用了一個完整的句子,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對聯的內涵,三個方面是并列關系,中間用分號,這樣②處就不可能再用分號。最后一句雖有“是否”一詞,但顯然是個陳述句,所以不可能用問號。 [案例2]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耿大媽對兒子說:“大成,見人該問好就問好,該行禮就行禮,別怕人笑話,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 b.王充的學說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其“雖違儒家之說,合黃老之義”,(《論衡·自然》)超過了同時代思想家的水平。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書征訂單上提醒郵購者:務必在匯款單上寫清姓名及詳細地址。(匯款單附言欄內注明所購的書名、冊數) d.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形神兼備,充滿生機。” [解題思路] 此題的注意力應在冒號、引號和括號的使用上。a項中有兩處錯,“俗話說”后面的冒號刪去,“嘛”字不是引文的內容,應從單引號中移出。b項中,引文后的逗號應移至括號后。d項中引號內的句號應移至引號外,作為全句的結束。 [參考答案]c [評點與探究]此題重點考查標點符號的綜合運用能力,即引號與點號、括號與點號的連用。冒號一般要管到句終,a 項中第一處的冒號所提示的內容是后面的所有內容,所以句中“俗話說”后面的冒號就應刪去。完整引用原話的,末了的點號應放在引號內,如a 句;引語作為句中的一個成分,則下引號內不用點號,如d句引文僅僅是“那樣”的指代內容,充當句子的賓語,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外。括號表注釋作用,對整個句子注釋或補充的,如c句,應放在句末標點后,括號后面不用標點;對部分內容作注釋的,應緊貼被注釋內容后面,如b句,括號前的逗號應移至括號后。 [案例3]在下列句子的方框處加標點,并說說理由。 ①今天晚會上有如下節目口舞蹈、獨唱、二重唱、相聲和雜技。 ②這次職工代表大會有三項議程口審議獎懲條例,通過三年規劃,選舉職工代表會理事。 ③我國的四大發明口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偉大的貢獻。 ④胡適的學術活動的終極目的,就是在替中國人民的敵人口帝國主義、封建軍閥、買辦資產階級起幫兇作用。 [解題思路]從理解句意入手,①②句后面的內容是對前面總說的分項敘述,用冒號;③④句后面的內容是對前總說的注釋,用破折號。 [參考答案]①②句用冒號,③④句用破折號。 [評點與探究]此題是對標點符號或用的考查。解決標點活用的考題,要明確點號表示停頓長短的等級。上述四個例句中,似乎都有總說與分說部分,但為什么①②句用冒號,③④句用破折號呢?又如何辨析呢? 一是總說與分說的關系不同。分說部分是總說部分的分項敘述,應用冒號,例①②句冒號后的部分是對總說部分的一一敘述。若分說部分是對總說部分的注釋,則應用破折號,例③的“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是對四大發明的注釋,例④的“帝國主義、封建軍閱、買辦資產階級”,是對中國人民的敵人的注釋。 二是用破折號表示注釋的,可以把注釋刪去,句子的內容與形式仍是完整的。例③句可以說成“我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偉大的貢獻”,例④句可以說成“胡適的學術活動的終極目的,就是在替中國人民的敵人起著幫兇作用”。而用冒號表示總說與分說的句子則不能把分說部分刪去。 三是從語氣方面分析,用冒號表示總說與分說時,中間的停頓時間較長;而用破折號表示注釋時,則沒有停頓時間或停頓時間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