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在天氣的決定因素上,偶然性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伴隨著時間的積累,會大到無法清晰預測的地步。基于這一事實,同時也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氣象臺一般只發布未來3天的天氣預報,想要做更長時間的預報,它的可靠性和精確性就會顯著下降。同時對于已經發生的單一天氣事件,要從氣候變化角度來確切推斷其發生的來龍去脈,也是非常復雜和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如此說來,那根據氣候變化趨勢來預測未來的天氣還有個準嗎?對于天氣預報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得預報期初始的地球背景物理資料,在此基礎上經過計算機模擬推算,最終才能得到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具體的天氣預報結果。而這些背景資料是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的。根據目前已知的氣候變化趨勢,即因為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大,全球地表溫度已經并且將持續上升,由此而導致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增多、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等的背景因素,也就可以預測在長期未來的全球范圍內,災害性的極端天氣出現的頻度和強度將會增加;而另一些災害,如寒潮所帶來的極度寒冷的發生機會和嚴重程度,則會下降。
在日常概念中,天氣和氣候的關系并沒有像氣象學上這樣的系統和嚴格。事實上,在拉平極端天氣因素的影響之后,氣候系統變化的外在因素的影響后果才會顯現出來。在面對眼前暴雪的同時,我們如果再能聯想到前幾年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很多地區出現的暖冬現象,以上的解釋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原來從較長遠的角度來看,氣候變化和一次的短期極端天氣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XX年2月《科學時報》
7.對本文所闡述的主要觀點,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地球正在進入一個新冰河期”的說法是正確的。
b.根據氣候變化趨勢來預測未來的天氣是不可靠的。
c.天氣和氣候的關系并沒有像氣象學上這樣的系統和嚴格。
d.從較長遠的角度來看,氣候變化和一次的短期極端天氣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答案 d
解析 文章最后一句畫龍點睛,是全文的中心。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氣象學上所說的氣候,是指長期的天氣現象和要素的平均值。這個“長期”, 通常在十年以上。
b.人為增加氣候系統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使與極低溫相關的災害如霜凍,發生的幾率和強度呈下降的趨勢。
c.對于已經發生的單一天氣事件,要從氣候變化角度來確切推斷其發生的來龍去脈,是非常復雜和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d.在天氣的決定因素上,偶然性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伴隨著時間的積累,會大到無法清晰預測的地步。
答案 a
解析 “通常在十年以上”有誤,原文是說“可長可短,短可以是數月,長則可至數千萬年”。
9.依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遭受雪災,巴格達也百年不遇地下起了雪。這說明“全球變暖”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b.這次大雪災說明:氣候并沒有變暖,地球正在進入一個新冰河期。
c.氣候是“長期”天氣的平均反映,只依靠過去或未來短短數年的天氣現象來支持或者反駁全球變暖的事實,都是不現實的。
d.根據目前已知的氣候變化趨勢,可以預測在全球范圍內,明年災害性的極端天氣出現的頻度和強度將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