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太空交通規則現在還只是處于初步的專家呼吁階段”。d項“空間預報”是制定“太空交通規則”的前提。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目前,人類能從地面觀測到的太空碎片數量大概有1 3000多個,這些碎片尺寸都在10公分以上。
b.現在的科技水平,人類只能觀測距離地面高度1 000公里以下,尺寸在10公分以上的太空碎片。
c.太空雖大,但由于人類航天活動的增加,對空間資源仍要加以控制和管理。
d.利用地面激光器或太空垃圾車等手段,人們正在逐步的銷毀太空碎片。
答案 c
解析 a項“13 000多個”僅指“距離地面高度1 000公里以下,尺寸在10公分以上”的太空碎片,除此還應有1 000公里以上和10公分以下的碎片未算在內。b項原文有“對于10公分以下太空碎片的探測很不完整”,說明“只能”不準確。d項地面激光器是正在考慮的辦法,而太空垃圾車則更僅是構想。不能說“正在”。
7.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錯誤的一項是 ( )
a.太空環境和地球環境所面臨的問題一樣,都是“先污染,后治理”,但人類現在處于主動的狀態。
b.即使制定出太空交通規則,短時間內也無法真正被嚴格執行。
c.即使太空交通規則制定并被執行后,航天器也無法完全避免遭受太空碎片的撞擊。
d.太空交通規則的執行將不可避免的造成航天器的一些資源浪費。
答案 a
解析 a項現在主要是“規避”,人類處于被動狀態。b項“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c項原文“太空交通規則制定的基本原則就是在如何‘規避’已經被‘管理’起來的太空垃圾和其他航天器”,還有許多10公分以下的碎片。d項原文“在一個衛星失效前就需要主動離開”,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
五、(山東省日照一中~XX學年度高三期末考試)閱讀下文,完成6~8題。
太陽系內存在“暗彗星”?
英國天文學家日前通過計算機模型推測,太陽系中存在大量彗星,而人們只觀測到了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太陽系內存在很多不發光的“暗彗星”。
彗星被稱為“太陽系中的流浪漢”。傳統觀點認為它們的“家鄉”位于距離地球5萬到10萬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相當于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約1.5億公里)的奧特星云,那里可能含有數千億顆彗星。不時路過太陽系的恒星通過引力干擾奧特星云,將彗星推向太陽。彗星的固體核很小,彗發和彗尾的物質全部來自彗核的蒸發,所以彗星每接近太陽一次,它的核就變小一些,最后將消失,剩下的只是一群沿軌道運行的塵埃顆粒,它們在與地球相遇時會引發流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