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點撥]文中“擔心”“呼吁”等都表明了基因技術的發展既有其科技上的突破,也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其研究將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a項推斷正確;文章第六段談到“以往的治病方式也可能將因之而改變”,結合文章內容,自然應是運用基因技術進行治療。因此b項的推斷也是有其根據的;c項推斷是錯誤的,文章最后一段說人體有許多細胞,細胞中又有許多基因。它們的整體關系因為數量巨大而變得十分復雜,并非指幾個單體之間的復雜關系,此項中“兩個基因之間”是錯誤的;d項中的內容雖然在文章中沒有直接的說明,但從一項高科技的研究,并結合網絡技術的發展及目前基因技術的發展,可以確定此推斷是正確的。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的三個案例根據“推斷”的不同類型分類設題,由難而易的順序編排。使用時教師可讓學生先認真探究,再看后面的解題提示,并可根據具體的情況,再補充幾個相關的案例。
二、案例探究
[案例1]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首先,《三才圖會》一書乃明朝嘉靖、萬歷間人所作,且《四庫提要》認為其中采摭浩博,然間有冗雜虛構之病。其次,關于“飛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啟使飛廉折金于山川。”《史記•秦本紀》云:“飛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以上兩書顯然認為飛廉是人。但是《淮南子•俶真訓》高誘注:“飛廉。獸名,長毛有翼。”《楚辭•離騷》王逸注:“飛廉,風伯也。”洪興祖補注:“飛廉,神禽,能致風氣。”可見飛廉到底是人是神,是獸是禽,古人也無定論。兩漢之間神話頗多,漢代畫像石中常有人騎神獸、駕神龍升天的景象。亦有騎馬的形象,但神獸歸神獸,馬歸馬,在這些圖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銅馬是一件寫實的作品,馬足下的飛鳥亦然,所以很難將其與神話中的飛廉相提并論。至于《后漢書•董卓傳》所說,當是飛廉歸飛廉,銅馬歸銅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屬”一詞。
a.《四庫提要》雖然比《三才圖令》晚出,卻是一部權威性的著作。
b.高誘、王逸、洪興祖三人都是我國古代學問淵博的注釋家。
c.在漢代畫像石中,凡是有人騎馬的形象的圖案,就不屬于神話故事。
d. 高誘、王逸、洪興祖三人生活的年代,應早于明朝嘉靖。
[解題思路]作者在原文第三段中說,在漢代畫像石的圖案中有人騎獸的形象,也有人騎馬的形象。雖然神獸歸神獸,馬歸馬,兩者各有其形,不相混淆,但作者并沒說神獸和馬分別出現在兩種不同的圖案中,更沒說凡是有騎馬形象的圖案中,就沒有神獸神龍的形象,就不屬于神話故事。由對以上信息的綜合加工就可判斷,c項的推斷超出了原文所給的信息范圍,所得出的結論是不正確的。
[正確答案]c
[評點與探究]本題考查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在第1句中有一個“乃”就表明作者認為《三才圖會》一書撰作時代太晚,不足位據,可為什么又用比它更晚的《四庫提要》來否定它呢?那么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四庫提要》是一部公認的權威著作。由此推斷a項的說法是正確的。同時原文已經批評《三才圖會》撰作時代太晚,又有冗雜虛構之病,不能用作證據,可見作者引述的高誘、王逸、洪興祖三人的著作,一定早于《三才圖會》,且這三人應當是學問淵博的注家,而且越淵博作者的論證就越有力量。如此bd兩項的說法是立得住腳的。這樣看來,此類題不同于信息篩選題,回答此類題目準確把握信息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對信息進行綜合加工,從而得出合乎題意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