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現代文閱讀
[正確答案]ae[評點與探究]本題前4項都涉及到了對文章思想內容的評價。既要重視整體把握,又要揣摩局部語言的探究。知識歸納與思維拓展使用指導一、使用指導本欄目主要提供一些評價思想觀點的方法建議,讓學生明確一些基本的思維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二、知識歸納與思維拓展要讓學生明確評價與理解分析綜合的關系,重視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評價思想觀點的復習方法:評價文學作品,是中學語文閱讀能力測試中層次最高的一個層級,它既需要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還需要文學、歷史以及其它許多知識能力參與才能形成的一種專門能力。同時它還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 具備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但這一切都是初步的,并不需要像專業的文學評論和文學批評那樣,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一般同學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現提四點參考意見。第一,打好基礎,掌握一些基礎理論。比如各種文體的特點,文學作品的一些概念、文章的一些技法等,多讀一點文章,尤其是散文等文學作品,熟悉各類文章的特點,多積累一些感性認識。第二,解決好兩個前提,即了解作者和相關時代背景,通解作品的語言。魯迅先生曾說過:“世間有所謂就事論事的辦法,現在就詩論詩,或者也可以說是無礙的罷。不過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確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說夢的”。在考試中,試題一般是通過注釋來提供這些資料的,解題時對這些信息是不能忽視的。通解作品的語言,指首先要掃清文字障礙,準確把握一些詞句的含義,對文中的跳脫之處補充連貫起來,然后再體味文章的形象、情思、技巧等,才有根據和可能。 第三,注意兩種基本的讀書方法,即走進去,跳出來。走進去,就是走進作品所描繪的情境、意境中去。評價優秀的文學作品,必須對人生、對社會、對大自然有真切的體察,有深刻的觀照,字里行間充溢正氣真情。我們評價文學作品,就是在作品所展現的世界里與作家進行心靈的交流;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讀者借作家的眼光去看,借作家的耳朵去聽,借作家的心靈去感受,從而使自已獲得閱歷,獲得智慧,獲得情趣。同時在評價時還要注意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因為這樣可以增加理解力和欣賞力。有人說,少年人讀《堂·吉訶德》會發笑,中年人讀了會思考,老年人讀了卻要哭,道理即在此。走進去之后,還要跳出來,跳出之后,就要思考作品的意旨,評價作者的思想態度,并可以進一步“深思義理”了。第四,評價要客觀公正,要以閱讀材料為本,從實際出發,講究分寸,切忌隨意拔高或無中生有。如1991年高考第30題,問“作者用拿破侖、歌德、莎士比亞的墳墓來進行比較,這樣寫起到什么作用”,錯誤選項中有一項是“可以顯示出三人與托爾斯泰思想品格的差異,從而表明托爾斯泰才真偉大”,該選項就是脫離了原材料的語言實際;憑空拔高。備考創新訓練使用指導一、 使用指導本欄目緊扣前面案例中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設計了一些練習題。學生在練習中一定要通讀文章,走進文本,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知識積累,積極展開聯想和想像,在整體閱讀,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