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現代文閱讀
[點撥]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可以通過概括、歸納、分析來進行。這段文字提到“應用”、“調查研究”及“把革命氣概和實際精神結合起來”等語句,綜合這些語句即可得出該題的答案了: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是理論和實際的統一。2.下列這段文字的中心觀點是什么?并具體說說你是怎樣概括的? ①技能可使人從細節中解放出來。②因此技能本身不需要耗費人的多少精力,那么人們就可以把意識集中到活動中最重要的任務與內容上。③這樣就使我們在完成這種活動的過程中有更多的創造性。④聽報告時作筆記,可以不必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寫字上,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報告的內容上,這才有可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報告的內容,才能作好記錄。⑤同樣,具備了語感這種技能,人們在閱讀和寫作時,就可以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點、難點和內容及布局謀篇上,這樣才可能有創造性。⑥所以,技能可以說是創造的重要條件。[點撥]這段文字主要談技能的重要性。全段共有六句話,其中前三句講技能的作用及其原因,④⑤兩句通過事例說明技能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加以總結,并表明了作者的觀點。因此,最后一句便是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此題可通過判定中心句的方法來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3.下文中a、b、c、d四句話,哪一句更能準確地表明作者對“吃苦”的基本看法?a不要把吃苦當作低能者的無奈生活。b苦中凝聚著人類頑強的生存能力。當年中國工農紅軍贏得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震驚世界,“震源”不是殲敵之多,而主要是紅軍過雪山草地那種在極度寒冷、饑餓、疲憊、缺氧和污濁的條件下的生存能力。許多國家都在缺路、缺水、缺食、缺火、缺光、缺氧等極度艱苦的條件下,訓練官兵的生存能力。c吃苦能造就強人,能吃苦是強者的一種特性。在維持人的生命極限的條件下,能吃苦者生,不能吃苦者亡。在創業極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能吃苦者勝,不能吃苦者敗。d培養孩子和年輕一代人的吃苦精神,實在是關系國家在21世紀的發展與競爭的大計。[點撥]“中心句”是指能總括一段或全篇思想內容的句子。它具有極強的概括力,與其他材料一起常常構成統屬關系,大多處于段落或全篇的開頭或結尾抑或是之間上下層次的轉承處。它不但能給讀者提示文章的思路,也是作者表明觀點和態度的“焦點”。因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觀點和態度,通常離不開對中心句的辨認。文中的c句不過是b句意思的深化,而a、d兩句并沒有分別支撐它們的材料。案例探究使用指導一、使用指導本欄目承接前一個欄目引出的問題設置案例,進行探討,解答部分著重分析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時應重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加深理解,開拓思路,培養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再補充幾個案例,重點解題方法的點撥。二、案例探究[案例1]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轉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種植有1000萬公頃左右,種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紅柿等。在實驗室試種的還有萵苣、西瓜、稻谷等品種。試驗的目的除了增產之外,還在于提高這些品種的抗病毒能力。但同時也有專家擔心轉基因作物可能對環境有危險。比如在美國栽種的那種能抗蟲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現一些更難對付的害蟲。這類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殺蟲藥”,一種像任何一種農藥一樣能選擇殺死某些害蟲的“霧劑”。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劑的作物,它們一旦同野生狀態下的“表姐妹”雜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會因此而成為除莠劑無法除掉的變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