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詩
6.(07廣東)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
答: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
答:
答案 (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
(2)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解析 這首《溪亭》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聯破題,表明全詩以溪亭為中心,逐一描繪周圍的清秋初月的景色。詩人徒倚溪亭,觀覽景色,思緒紛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透過迷蒙的景色表現出詩人的悠悠孤憤和高潔品格。頷聯寫景,高高的樹巔掛著一彎潔白的初月,在微風吹拂之下,詩人酒意初醒,心緒不寧。頸聯寫詩人舉止。“獨行穿落葉”,踽踽獨行之狀可見,“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的情緒。獨行無聊,借數流螢以排遣內心的苦悶無聊,這兩句將其復雜矛盾的心情注入形象鮮明的畫面。末聯寫景。一聲聲悠長的漁歌打亂了詩人的冥思遐想,舉目四顧,只有遠處水面上飄動著一點若明若暗的燈火,此情此景,倍添凄涼孤寂,蘊含著國破家亡、漂泊無依之感。通觀全詩,以景傳情,用富有象征意義的景物描寫,寄寓詩人的感慨余思,情韻深長,頗具特色。
7.(07寧夏•海南)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小齋即事
劉一止①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
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
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注】 ①劉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1)詩的第二聯對第一聯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第二聯是對第一聯句意的補充。“未用”句是承“愛棋”句而說的,“愛棋”是愛棋盤的方,故沒有想到要用棋來較量勝負;“那能”句是承“憐琴”句而說的,“憐琴”是愛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來記宮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聯突出強調了第一聯中“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