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言文翻譯及斷句復習指南
例28: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陳情表》) 分析:該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劉氏壽命將盡。在翻譯時可采用描述性的語言將其譯為:只因為祖母劉氏的生命就像太陽將要落到西山一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29:金就礪則利。(《荀子o勸學》) 分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屬制成的刀劍”,屬材料代物。翻譯時要直接點明借代的本體,譯為:金屬制成的刀劍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鋒利。如果不了解該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辭方式就很容易鬧出笑話來。 高考文言文翻譯主要考查以上內容。因此,我們在文言文翻譯的備考過程中,重點要從上述角度,揣摩命題者的意圖,從而做到胸有成竹。六.十注意 1、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 ①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好”原指女子的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質。(詞義擴大) ②丈夫亦愛其子乎?“丈夫”原是男子的通稱,今指妻的配偶。(詞義縮小)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原指地位低下,學識淺陋,現在是貶義詞。(詞的感情色彩變化) ④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原指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現在指為正義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詞義轉移) 2、注意詞類活用的翻譯方法。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影從——“云、響、影”是名詞作狀語,譯時加“像……一樣”。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洲之地——“固”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譯為“堅固的地方”。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出、入”動詞活用為名詞,譯為“出產的東西、收入的財物”。 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動用法,譯為“認為……羞恥”。 以愚黔首——“愚”使動用法,譯為“使……愚昧”。 3、注意句子的主謂關系。 焚百家之言——“言”是“焚”的賓語,應譯為“記載言論的書籍”。 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怒”為“牛”的謂語,應譯為“發狂”。 4、注意固定結構和固定句式的翻譯方法。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與”是固定結構,應譯為“與……比,那一個……”。 無乃爾是過與?——“無乃……與”是固定句式,應譯為“恐怕……嗎”。5、注意古代漢語修辭格及翻譯。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藩籬”譯為“邊防”(比喻) 萬鐘則不辨禮儀而受之——“萬鐘”譯為“高官厚祿”。(借代) 吾與大王會獵于此——“會獵”譯為“交戰”。 (委婉)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時值深秋九月。(互文)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秦有并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賦)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出入”譯為“進去”。 (偏義復詞) 6、注意文言句式的特點及翻譯 判斷句——譯出“是”;被動句——譯出“被”; 疑問句——譯出疑問語氣;省略句——補出省略成分; 變式句——還原位置(例句略) 7、注意文言句內、句間對稱的特點,學會推斷詞義。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根據“用”推斷“以”的意思是“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