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誰知道自己的家鄉(老家)在哪里?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我們書中小作者的家鄉可美了,讓我們一起去參觀吧! 出示教學掛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介紹家鄉,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過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師;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用我們學過的方法去解決,同時,給每一段標上序號。(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時,對學生提出最簡單實在的要求并引導學生在讀書中自己解決字音問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正音。
(1)全文有幾個小節?誰愿意再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要求:其他小朋友認真聽,想一想,他把生字讀準了嗎?并用手指著字,讀到哪兒,指到哪兒。
(2)每一小節讀完,學生進行評價:你想對他(她)說點什么嗎? 要求:先肯定優點,再提出不足。
[設計意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講,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學會適當的評價是極為重要和必要的。在學生讀書時,師生一起認真聽,隨后幫助讀書的同學讀準每個字音,真正做到了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3、同桌同學互讀課文,進一步讀準字音。
三、識字指導。
師;有一些生字寶寶出現在課文中,你們都認識它們了嗎?
1、老師出示學生較易識記的生字:坡、腳、漂、底、抬、望、修、伸、遠等,激勵學生合作識字。要求:運用字加字、換偏旁、數筆畫、組詞、造句、編兒歌、編謎語、講故事等多種識字法和同桌自主識字。
2、識字競賽。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這些生字。 比賽規則:以同桌為單位,讀對了,給對方小朋友以掌聲,表示鼓勵和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既分散識字難度,又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3、認識2個多音字:漂和曲。 要求:學生當小老師給學生講解,并用每個字不同的音進行組詞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不同的音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示的意思。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學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課文:
(1)互相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最喜歡哪一段?為什么?你愿意把這一段背下來嗎?
(3)在課文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大家。
[設計意圖:進一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2、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
要求:(1)合作讀書,每人讀自己喜歡的那一段,讀完全文。 (2)可以小組齊讀課文。 教師加入到小組中去,與學生一同學習。
3、請2至3個小組分別在全班進行朗讀。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沒有壓力地學習,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