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讓我們感動
第14——16段主要寫湖心舟中看雪景。動靜相間,如詩似畫,兼以柳詩映襯,意趣悠遠。
結尾“登岸時”有關雪的感想,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懷?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對時代紛亂的濃重的憂思和對生計艱難、衣不蔽體的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另有第7段的末尾。
小結思想感情:
這篇文章通過對雪中西湖的賞玩,描繪清寒的湖景,展示了雪湖獨特的清幽與純美,營造出一方超逸塵俗的天地,同時在看似閑適的情思中,暗含了一個進步文人對艱難時世的深切憂思。
文章除了對西湖雪景作繪形繪色的細致描摹外,還引入了不少的詩文名句,試結合語境,說說它們的作用。
第一類,描摹畫境、平添情趣。如“浴晴鷗鷺爭飛,拂袂荷風薦爽”“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玉墮冰柯,沾衣勝濕”等句分別寫出夏冬季節的風物情趣迥異,令人生懷古之幽情。
第二類,畫龍點睛、升華主旨。如寫湖心亭,引張岱小品寫雪湖不染纖塵、恍若仙境,而能欣賞者有幾人呢?表現了與數百年的前人心意相通,得其真趣的情懷;寫韜光庵道中的修竹,引古代有關“聽雪敲竹”的名目,這再抒文人終老林泉的高雅情致;還有王漁洋的詩,分明覓得雪中三昧。至于結尾引用“銷金帳中,低斟淺酌,飲羊羔美酒”的詩句,則揭示雪天中尖銳的階級矛盾:一面是達官貴人窮奢極欲,一面是窮人在風狂雪亂中慣受寒冷,哀號慟哭。表現了正直的知識分子身處亂世的良心。
課 題
文字繪出的圖畫 ——云南冬天的樹林課時
4-1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設計 預習要求
教 師 活 動 內 容 、方 式 學生活動方式
備 注
課 題
文字繪出的圖畫 ——晚秋初冬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設計 預習要求
教 師 活 動 內 容 、方 式 學生活動方式
備 注
課 題
人與物的對話 ——鳥課 時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設計 預習要求
教 師 活 動 內 容 、方 式 學生活動方式
備 注
一《雅舍小品》
小品文的作者要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懷,須在悠閑中才有所獲得。我們都很清楚梁實秋先生是來自學院的教授學者,他既繼承了晚明以來舒適的小品文風格,又接收了英國散文的個人筆調。他追求所謂“雅”的文調,批評市井之流的語氣、村婦罵街的口吻,他的散文表現出一種閑和的雍容雅態。梁實秋自己嘴上常常掛著阿諾德的名言:“文學是沉靜地觀察人生,并觀察人生的全體。”《雅舍小品》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小品集中雅趣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