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
情境:在月色下,泛舟江面,欣賞如畫夜景。
①淡黑的起伏的連山,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涼風習習。
②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月亮掛在天邊,涼風習習。
【思維軌跡】 這是一段景物描寫,寫景首先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繪的景物獨特而又細微的地方,并用生動的語言把它傳神地描述出來。
【參考答案】 ①比②好,“淡黑”“皎潔”描寫色彩,使景色生動形象。
二、易錯提示
(一)表意不準確。主要是在敘述事情、表達觀點、表現情感或介紹事物時,因為用詞的失當而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如說明事物時對所涉范圍的用詞失誤,表達觀點時的模棱兩可,都會影響表意的準確。
(二)觀點不鮮明。沒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看問題太絕對或太模糊,不用陳述判斷而用疑問回避,都有可能造成觀點不鮮明。
(三)表達不生動。只敘述不描繪,只用平實用語,不用比喻、擬人等生動用語,不用傾注了自己主觀感情的用語,都有可能不生動。
(四)語言不簡明。語言晦澀,話語有歧義,啰嗦重復,沒有條理等都有可能造成不簡明。
(五)語意不連貫。話題或陳述角度不一致,句子順序不當,紊亂而沒有清晰的條理,句式造成雜糅不協調,缺乏必要的過渡、交代、銜接、照應等,就容易不連貫。
(六)說話不得體。不考慮對象,不注意場合,不看目的,不選擇方式,用錯謙敬詞等都可能導致說話不得體。
新題精練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
春節是中國人的大文化,大文化是自然、社會關系與日常文化渾然一體的龐然大物,籠罩人們而不為人們所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對它的評估不能用西方的經驗去衡量
②西方節日文化已被政治解體、民族矛盾、宗教派別和企業利益所切分
③在現代文明飛速發展的世界里,大文化所剩無多
④中國的春節文化卻一直保留下來
⑤它是另一種十分不同的文化體系
⑥不僅有悠久的歷史,也有現實功能
a.①②④⑥③⑤ b.③②④⑥①⑤
c.①③⑤⑥②④ d.③⑥⑤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③句是總述,并和橫線前面的句子表述重點一致;②和④構成轉折關系,重點在中國春節文化;⑥①⑤是對中國春節文化的解讀。
2.閱讀下面一段話,回答問題。(5分)
XX年12月21日晚10時40分許,某大學副校長上課時,教室管理員以“鎖門時間已過”為由,在門口大聲催促“鎖門了”。該副校長得知對方身份和來意后說,“教學重要還是鎖門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讓你走人”。此事在學生中引起爭議。根據校方規定,老師上課時間到晚9時30分結束,教學樓關閉時間為晚上10時30分。
(1)請對該事件進行評論。要觀點鮮明,寫出兩點理由,語言簡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選擇你認為表達不當的一方,為他擬寫一句得體的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