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五教案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
有時命題人抓住文中某一關鍵信息,故意曲解,以此考查考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考試大綱》涉及以下考點: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重要詞語”是就這個詞語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正確理
解這些詞語,有助于準確地把握文意。理解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是閱讀的基礎。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比較普遍。詞在語言中不是孤立出現的,一般總要在句子中才表達某種特定的意思。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文中重要句子”,是就這些句子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言的。有的句子是點明文章中心的主旨句,有的句子是提請注意的關鍵句,有的句子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句,有的句子是整合結構的過渡句。
2.分析綜合(c)
①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中的“重要信息”,一般指文中最能揭示文章本質意義,或最能顯示文章內部的各種聯系的內容。“篩選”,就是強調獲取信息的過程,即準確感知負載信息的語言材料,并迅速挑選出與自己閱讀目的相關的主要內容,排除與閱讀相關性不大的內容。“整合”,就是將已篩選的信息,通過聯想、想像、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完成對所反映的事物的內在聯系與本質意義的加工。
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組織的,文章的結構就是文章的思路的具體展現。分析文章的結構,可以把握文章的思路。
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對內容要點的歸納和概述,必須是在理解語句,把握文意的基礎上進行。“內容要點”,指文章的層次分布點,層次既指文章的主體層次,也指某一大層次中的幾個小層次,甚至是某一小層次里的幾個方面。“歸納”,就是對文章的要點或主題進行整理提煉,使之更為精練、簡潔、富有條理地顯現出來。“概括”,就是讀者對在思維中歸納出來的要點進行簡要、清晰、準確地表達。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作者的觀點態度議論文通過論點或分論點來表達,有的通過語段的中心句來表達;說明文常通過說明對象的特征來表達,對事物特征的理解有時也蘊含著作者的認識。這類題的命題角度:一是確認作者的觀點,判斷某種說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觀點;二是分析作者的觀點,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種觀點的原因,說明作者提出某種觀點的依據。
⑤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此項要點主要考查在充分理解并正確把握原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根據閱讀文章的有關內容,進行合理推斷和想像的能力。這種推斷和想像必須以原文的有關信息為根據和基礎,而不是憑空推想。這類題的命題角度:或是作者在文章中對某一方面事物的發展暗示了一種傾向;或是材料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對這些材料的綜合可以推測出某一方面的發展;或是結合現實社會生活或科學發展等有關常識,可推測某一新的發現、新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