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三復習資料匯總2
同年全國試卷是看材料作文,提供了下列材料:
(1)1987年6月,a縣舉行小學生游泳比賽,育民小學取得了團體冠軍。
(2)1986年初,育民小學一位老師提出建議:“我們這里河湖港汊很多,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為校內學生舉辦游泳訓練班。”
(3)1986年4月,育民小學校務會議同意了這一建議,并決定請一位教練進行理論指導。
(4)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學聽到一些家長反映。有的家長說:“舉辦游泳訓練班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有的家長說:“我們的孩子是從小在水里泡大的,還要訓練什么?”
(5)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說:“我們舉辦游泳訓練班有兩個目的:一是增強學生體質,一是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近年來,我國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一些具有國際水平的優秀運動員,在一些國際比賽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至于說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專門訓練,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為游泳健兒,也必須有理論指導和嚴格訓練。”
(6)1986年5月,在取得了家長同意后,育民小學學生游泳訓練班正式開始活動。經過科學訓練,學生游泳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要求“結合以上材料,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個問題寫一篇短評,題目自擬”。這組材料同樣提供了多種寫作角度,歸納考生們自擬的題目也有下面十個寫作角度:
(1)向科學要質量
(2)理論指導方向明
(3)實踐—理論—實踐
(4)要善于總結經驗
(5)嚴格訓練出人才
(6)經驗主義要不得
(7)變盲目為自覺
(8)要苦干,更要巧干
(9)掌握規律,提高水平
(10)蠻干——失敗的伙伴
由此可見,高考議論文總是提供了多種寫作角度。由于議論對象具有多側面的特點,每一側面都可以作為議論的角度,因此只要抓住了一個側面,深刻理解這一側面的特點,以及這個側面同事物整體、同其它側面的關系,也就抓住了入題的角度。
那么,怎樣打開思路、抓準角度呢?這就要借助于聯想。如果說,"抓角度"是文章構思的出發點的話,那么聯想就是幫助完成構思的一種重要手段。聯想,是根據自己平時所積累的生活材料和體驗,進行由此及彼的一種有目的的、主動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這里的關鍵是"由此及彼",開啟想象的門扉,對事物作多角度思維。拿看材料作文來說,根據材料進行多向聯想,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眼:
(1)著眼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展開聯想,這可稱之為單句話的聯想。例如上述全國試卷提供的一組作文材料,由其中“經過科學訓練,學生游泳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一句話,聯想到"向科學要質量"的寫作角度即是;
(2)著眼材料中的一段話展開聯想,這可稱之為一段話的聯想。例如從材料中"至于說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專門訓練,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為游泳健兒,也必須有理論指導和嚴格訓練"這段話,聯想到“嚴格訓練出人才”、“經驗主義要不得”、“變盲目為自覺”、“要苦干,更要巧干”等寫作角度即是;
(3)著眼全部材料蘊含的意義展開聯想,這可稱之為總體的聯想。例如從全組材料的含義聯想到“理論指導方向明”、“實踐—理論—實踐”、“掌握規律,提高水平”等寫作角度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