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yè)一線員工年度個人總結范文(精選3篇)
制造業(yè)一線員工年度個人總結范文 篇1
大家好!踩著四季的節(jié)拍,跟著時間的步伐,我們告別了忙碌的20xx,迎來了嶄新的20xx年。盤點20xx年品保部的各項工作,現向公司領導及各位同事作如下匯報:
一、20xx年度工作總結
品保部現有員工8人,主要負責公司內所有產樸原材料入廠到產品交付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檢驗和質量控制。20xx年度中,在我們的共同努力和協(xié)力配合下,共檢驗產品68306批次,合計96069796件,人均質檢8538批次,120xx725件。
檢驗過程中,共檢出不合格批次372次,不合格品數量21169件,20xx年度產品平均合格率為:按批次97.66%,按數量98.52%,詳見表1和各月份不合格數量統(tǒng)計柱狀圖。
二、20xx年的工作計劃
數據看似讓人欣慰,但是家有沒有想過,如果這21169件不合格零件分別裝在21169件產品上,那將會是多么可怕和不堪的局面啊!所以強抓質量,嚴把質量關依然是20xx年度品保部的工作重點。那么如何提升產品質量,把好企業(yè)的質量關呢?
毋庸置疑就是嚴格執(zhí)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按照體系規(guī)定的流程做好質檢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從人、機、料、法、環(huán)五環(huán)節(jié)全方位的控制和把關,具體措施如下:
(1) 強化執(zhí)行ISO質量管理體系流程。質檢過程嚴格按照首件交檢、過程巡檢、最終檢驗三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首檢交檢制度的執(zhí)行不僅強化操作者自檢行為,還能避免成批量不合格品的產生;過程巡檢尤為重要,它更能體現質檢工作的真實意義。最終檢驗是質檢工作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實就是一個判定環(huán)節(jié),如果前面兩項工作沒有做好的話,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死后驗尸”,因此三環(huán)節(jié)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 加強團隊建設,菁化人員結構。品保部已制定了完善的20xx年度培訓計劃,對質檢員進行基本的繪圖、識圖知識、量驗具的維護與使用、產品知識、質量管理體系等知識的定期進培訓,施行優(yōu)剩劣汰制,保證質檢隊伍的整體實力。
(3) 嚴格執(zhí)行績效考核制度。工作的好壞,唯有數據最具說服力。從20xx年度品保部將實行新的績效考核制度,主要從工作的質和量以及執(zhí)行力、職業(yè)道德等幾方面進行考核。獎懲分明,營造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從而提升質檢員的自身素質,提高工作質量。
(4) 加強產品外觀檢驗。俗話說:貨賣一張皮。顧客對產品的要求已經不單純局限于性能方面,外觀美學方面的要求也逐漸的提升,所以產品外觀質量至關重要。20xx年度,品保部將針對焊接外觀、清活噴漆外觀進行嚴格的要求,補充制定不完善的外觀檢驗標準,運用產品封樣、圖片等比較直觀的標準制定方式,盡量做到制作和檢驗標準統(tǒng)一。
(5) 加強對外協(xié)加工產品的質量控制。以下是20xx和20xx年度關于廠內加工不合格品以及外協(xié)加工不合格品的同期對比曲線圖。從廠內加工的曲線圖我們清晰的`看出20xx年的曲線比較平緩,而20xx年的則突兀不平,說明20xx年度我們廠內加工的產品質量有所提升且相對比較穩(wěn)定。
再看外協(xié)加工的曲線圖,連續(xù)兩年的曲線波峰波谷落差都很,可以說20xx年度沒有任何改觀,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外協(xié)加工件占公司內加工件總數的52.2%,如此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客觀的說它的加工過程處于一種失控狀態(tài)。雖然來件檢驗,但實際就是“死后驗尸”。二次報檢不僅給質檢員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報廢重做,讓步接收也降低了供應商的收益率,更重要的勝期得不到保障。
因此,加強外協(xié)加工件的過程控制迫在眉睫。
以上所有措施的實施與改進,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努力實現品保部的質量目標,從而實現公司的'整體目標。我認為品保部的成績不在于檢出多少不合格品,其價值在于制止了多少不合格品的產生。在20xx年度,我將帶領我的團隊,至真至誠、務實求新,牢記“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嚴格執(zhí)法、熱情服務,干出成績,干出精彩!
回收集團成長路,繁華栽道, 展望未來發(fā)展圖,風景無限!
制造業(yè)一線員工年度個人總結范文 篇2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眼間20xx年又走到了歲末,對于我來說,這一年是不同尋常的。這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完成了從學生到員工的身份轉變,從大學校園跨入了公司集團,從寧波到臺州再到象山,工作地點的變換,工作環(huán)境和角色的轉換都時刻提醒我現在要以一個企業(yè)員工的姿態(tài)去做事情,看問題。我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
總結我今年的工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崗前培訓階段
7月中旬我到寧波公司報到,隨后我參加了浙江區(qū)域新進大中專院校畢業(yè)生崗前培訓。此次崗前培訓也是浙江區(qū)域第一次集中對新進學員進行培訓,體現了區(qū)域領導對我們的重視。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yè)文化培訓,浙江區(qū)域人事制度培訓和安全知識培訓,礦山工藝流程培訓以及粉磨工藝培訓。在培訓期間我們還參觀了浙江區(qū)域的五家公司子公司。通過培訓,我對公司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公司集團從寧國水泥廠發(fā)展到現在有近百家子公司,遍布全國十五個省市自治區(qū),從以水泥為單一主業(yè)到現在水泥、新型建材、余熱發(fā)電三大產業(yè)共同支撐,從追趕別人到成為別人追趕的對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到中國水泥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公司的發(fā)展已經成為業(yè)界的一個發(fā)展奇跡。能夠成為公司的一員,我覺得很榮幸,看到公司的光明前途,也更堅定了我積極投身公司發(fā)展的決心。
(二)崗位見習階段
7月底至9月下旬,根據區(qū)域財務專業(yè)小組安排,我到臺州公司財務處進行崗位實習。我是在臺州公司財務處副處長劉紅祥的指導下進行實習的。臺州公司也是一個新建成的公司,象山公司目前正處于基建時期,臺州公司基建時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基建財務經驗,這些經驗我都可以在以后象山公司的工作中運用。在臺州的兩個月實習過程中,我先后在生技處、質控處、供應處、銷售處、財務處各個部門都進行了實習。在生技處,我了解了生技處相關制度及業(yè)務流程,熟悉了涉及水泥生產儲存發(fā)運流程所涉及到的資產和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在質控處,我了解了水泥質量控制的相關知識,質量指標的控制范圍以及各項指標對水泥質量產生的影響,學習了水泥新標準的相關知識。在供應處,我了解了公司供應管理的相關制度,熟悉了公司材料采購、驗收、領用的業(yè)務流程。在銷售處,我學習了《銷售發(fā)運管理辦法》,了解了公司水泥銷售發(fā)運業(yè)務流程,初步了解銷售發(fā)運管理系統(tǒng)銷售方面的有關操作。在這幾個部門實習的同時,我更多的從財務人員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關注了生產工序電耗、臺產等經濟指標,使我對粉磨站財務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經過半個月的生產相關知識培訓之后,我開始從出納崗位開始系統(tǒng)接受財務專業(yè)方面的崗位培訓。主要在出納、費用、銷售等崗位進行了實習。在出納崗位我主要學習了銀行業(yè)務及異常銀票的相關處理,包括銀票的退回、拒收、拒付等。在出納崗位上實習最大的感受就是處理工作一定要細心,出納人員經手的現金、支票、承兌匯票等都是需要仔細核對的,不細心就很有可能造成風險,這種風險不僅是個人的,也是公司的。身為財務人員時刻都要把風險意識放到第一位,盡量把財務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以確保公司的財產安全。在費用崗位上我學習了差旅費制度和其他報銷業(yè)務的處理,備用金及往來賬管理制度。費用會計崗位應熟悉相關的公司報銷制度,嚴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對報銷進行審核。我還在銷售會計崗位上進行了實踐,實際操作了銷售發(fā)運管理系統(tǒng)。銷售會計的工作與銷發(fā)系統(tǒng)密不可分,只有對銷發(fā)系統(tǒng)熟練掌握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三)上崗實習階段
10月份,我來到象山公司,結束了三個月的見習培訓,正式上崗實習。根據領導安排,我先在費用報銷崗位進行工作,同時學習工程核算方面的內容。
象山公司輔助工程已經開工,前期由于財務人員尚未到位,財務工作先后由強蛟公司和寧波公司代理,隨著財務人員陸續(xù)到位,財務相關資料陸續(xù)移交到象山公司。由于前期賬務處理先后經過兩家單位多名經辦人員,帳務處理風格不能保持一致,需要進行系統(tǒng)梳理,在高處的帶領下,我們在日常工作的同時,著手清理前期賬務。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規(guī)范合同管理,建立合同付款臺帳。
由于象山公司目前仍處于建設時期,前期合同簽訂主要為生技處。為了規(guī)范合同管理,首先進行了合同的交接,前期簽訂的合同全部移交到財務處保管。之后,對合同進行臺帳登記,并統(tǒng)計合同的執(zhí)行情況,對于款項的支付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以后出現重復付款等情況,為以后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核對保險賬務,提出保險金調整方案。
象山公司人員保險金匯劃與抵扣從5月份開始出現了不一致,導致賬面出現差額,為確保賬務處理的準確性,根據高處的安排,我和辦公室人員進行了溝通,及時對“三金”進行了核對,并提出了調整方案,在12月份的工資表中進行調整,使保險金的賬務處理回到正常軌道。
(3)學習基建時期財務管理工作,積極參與甲供鋼材驗收、辦公樓塘渣回填驗收工作。在工作中與生技處、供應處等其他相關部門協(xié)作溝通,順利完成了相關工作。基建時期,財務人員更多的參與現場管理,可以為以后的工作鋪平道路,工作的同時也學習到了相關的知識。
工作不足之處:
(1)實踐能力尚待加強。
在學校里,我更多的是學習理論知識,參加工作以后發(fā)現自己的實踐能力是不足的,還需要努力把自己知道的理論轉化為實踐,轉化為工作中的報表、數字、材料、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還要繼續(xù)加強這方面的鍛煉,多學,多問,更好的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工程核算管理知識不足。
基于象山公司當前工程基建時期的實際情況,工程核算管理為重中之重,我應加強對工程核算管理知識的學習。
(3)溝通協(xié)調能力不足。
費用報銷崗位的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核算,有些業(yè)務的處理既要堅持原則,又要不影響工作的進行,這就需要我加強與各部門人員的聯(lián)系,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靈活把握。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還應注意相關業(yè)務處理能力的提高。
工作展望:
是象山公司全面建設的一年,預計年底工程將全部竣工并進行試生產。基建時期到生產時期的過程中,財務人員要做的工作還是很多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規(guī)范相關的工程合同管理,嚴格執(zhí)行合同規(guī)定。其次,應注意工程物資、設備資產的管理核算。還應及時下發(fā)相關基建時期財務管理制度,為規(guī)范財務工作奠定制度保障。
xx年,對于我來說也是關鍵的一年。公司的發(fā)展也是我的機遇,我要在工作中多學多問,更快更好的熟悉相關崗位,在做好費用崗位的同時,對工程資產、材料等崗位也要學著去做并積極做好。
回顧半年來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都取得了新的進步,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認真克服缺點,發(fā)揚成績,自覺把自己于公司組織的監(jiān)督之下,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為公司更好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制造業(yè)一線員工年度個人總結范文 篇3
轉眼間,來到已經有一年時間了,在工作中,經歷了很多酸甜苦辣,認識了很多良師益友,獲得了很多經驗教訓,感謝領導給了我成長的空間、勇氣和信心。在這幾年的時間里,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諸多不足。回顧過去的一年,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1、由于幾年來對業(yè)務的學習,對相關的流程有了越來越深的認識。
2、在工作中,有很多新的技術問題,但是深知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的過程,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遇到的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3、有時候對工作認識不夠,缺乏全局觀念,對硫胺工段還缺少了解和,對工作定位認識不足。從而對工作的流程認識不夠,邏輯能力欠缺,結構性思維缺乏。不過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學習和思考,從而加強對工作的認知能力從而做出工作的流程。
二、工作心得
1、在工作實踐中,我參與了許多集體完成的工作,和同事的相處非常緊密和睦,在這個過程中我強化了最珍貴也是最重要的團隊意識。在信任自己和他人的基礎上,思想統(tǒng)一,行動一致,這樣的團隊一定會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工作中,很多工作是一起完成的,在這個工程中,大家互相提醒和補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的工作中溝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信息處理的及時、有效和清晰。
2、工作的每一步都要精準細致,力求精細化,在這種心態(tài)的指導下,我在平時工作中取得了令自己滿意的成績。能夠積極自信的行動起來是這幾年我在心態(tài)方面的進步。
現在的我經常冷靜的自己,認清自己的位置,問問自己付出了多少;時刻記得工作內容要精細化精確化,個人得失要模糊計算;遇到風險要及時規(guī)避,出了問題要勇于擔當。
3、在工作中,經過實際的教訓,深刻理解了時間的滯延是對很大的傷害,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前,一定要對業(yè)務流程很了解,在工作之前,多辛苦一下,減少因為自己對工作流程不能很好的表達的原因,耽誤的生產。
在工作中,我學到了很多技術上和業(yè)務上的知識,也強化了生產的.質量、成本、進度意識;與身邊同事的合作更加的默契,都是我的師傅,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也非常慶幸在剛上路的時候能有他們在身邊。我一定會和他們凝聚成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做出更好的成績。
三、工作教訓
經過這幾年的工作學習,我也發(fā)現了自己離一個職業(yè)化的人才還有差距,主要體現在工作技能、工作習慣和工作思維的不成熟,也是我以后要在工作中不斷磨練和提高自己的地方。仔細總結一下,自己在一年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做得不夠好:
1、工作的條理性不夠清晰,要分清主次和輕重緩急。
在工作時間很倉促的情況下,事情多了,就一定要有詳實而主次分明的計劃,哪些需要立即完成,哪些可以緩緩加班完成,今年在計劃上自己進步很大,但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優(yōu)化空間。
2、對流程不夠熟悉。
在工作中,發(fā)現因為流程的問題而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況有點多,包括錯誤與缺漏還有當時設計考慮不到位的地方,對于這塊的控制力度顯然不夠。平時總是在開發(fā),但說到底對業(yè)務很熟悉才是生產很好完成的前提。
3、工作不夠精細化。
平時的工作距離精細化工作缺少一個隨時反省隨時更新修改的過程,雖然工作也經常回頭看、做總結,但缺少規(guī)律性,比如功能修改等隨時有更新的內容就可能導致其他的地方出現錯誤。以后個人工作中要專門留一個時間去總結和反思,這樣才能實現精細化。
4、缺乏工作經驗,尤其是現場經驗。
希望在20__年里我能改正這些缺點,做到再接再厲,為的前景著想,為自己的未來著想。我相信在20__年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