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一、教學目標
1.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
2.熟悉人機關系在設計中要實現的目標。
3.了解在設計中如何合理運用人機關系。
二、教材分析:本節內容重在使學生形成“以人為本”的核心的設計理念,熟悉一些有關設計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識,為后面的設計和學習產品與人的關系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教學重點:形成“以人為本”的核心的設計理念。
教學難點:理解人機關系。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馬上行動、思考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同時,主動探索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增強師生互動。
六、教學程序設計:
1.什么是人機關系
(師)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無時不刻不與身邊的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的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稱為人機關系。
學生自由舉例:身邊的人機關系。
在人機關系概念中,“機”的內涵豐富。不僅包括機器、工具、儀器等,還包括環境。當人們身處某一環境的時候,這時的人機關系就體現為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這里,一定要讓學生對“機”形成比較全面的認識。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層面,“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層面。人與產品的不同部位構成不同的關系,構成不同的聯系。這種聯系不是單一的聯系,而是復雜的聯系。舉例說明。學生討論第29頁的案例分析----“乘電梯時存在的人機關系”。填寫同一頁的“馬上行動”。
(師)小結:在設計中,我們所設計的產品必須以人為本。(為什么?)都是從人的需求出發,為人服務的。因此,人機關系也就成為設計活動中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
(準備圖片:一些以人為本的設計,然后讓學生自己思考:生活中哪些設計是以人為本的?)
2.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
(1)高效
學生閱讀案例分析:“鐵鍬的作業效率”并思考:“鐵鍬的作業試驗”中改進了哪些具體的人機關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為該案例是本書涉及到的第一個技術試驗,強調讓學生認識,且該案例較難理解,可組織學生互相討論)
(2)健康
學生參與“馬上行動”,指出圖片中設計不合理、有損人體健康的地方。
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例子(例課桌椅、小馬扎、某些服裝等等)。
(3)舒適
教師要指明這個目標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覺。
課本上的案例可讓學生課后自行閱讀分析。教師另外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設計產品的表面效果——要避免銳利的邊緣、角和粗糙的表面。用講臺上的錄音機進行說明。
支撐性表面——提供充分支撐的同時,還應該保持足夠的柔軟,使人感到舒服。例如椅子的椅面。
熱和冷——必要時,為了保證用戶的安全和舒適,需要絕熱或防冷。例如同學們正在使用的保溫瓶等等。
噪聲與振動——過量的噪聲和振動是非常令人不舒服的。舉汽車發動機、電腦鍵盤的例子。
色彩——
重量或尺寸
(4)安全
教師和學生舉例:汽車的安全帶設計(教師指出:汽車中的安全帶7歲以下的兒童并不合適使用,為什么?建議學生設計一個適合兒童在車上使用的安全帶)、旅游鞋的鞋底設計、兒童床的護欄設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