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程與設計第一節 了解流程(精選2篇)
第二章 流程與設計第一節 了解流程 篇1
第二章 流程與設計
第一節 了解流程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塊: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2
2、年級:高二年級
3、學時數:2課時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①了解流程的涵義及作用。
②通過對典型的工作流程、生產工藝流案例的分析,理解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涵義及區別。
③學會閱讀、制作簡單的流程圖。
④體會流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激起學生學習流程與設計的興趣。
2、過程方法目標
①懂得流程分析應用的一般方法。
②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問題,并總結其運行過程的規律,科學準確地得出合理有效的流程。
3、情感態度目標
①培養學生利用流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上節課的造紙實驗,激發學生創造的欲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理解能力及科學意識。
③通過案例和造紙實驗,體驗其工藝流程、工作流程,明了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分析辨別能力。
(二)、內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在此章節中,其本身的基礎知識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所涉及到的專業背景知識卻很難。
本節的重點在于掌握流程的涵義;流程的作用;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的定義和區別。
2、學生分析
①對于高二的學生而言,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中對一般流程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對流程的涵義和如何應用卻比較陌生。
②在工業、農業和商業等方面流程被廣泛運用,但由于高二學生對相關專業背景知識缺乏,理解具體的流程的設計將會有一定困難。
3、應對策略
①充分利用在生活中已有的知識和經歷來引導和啟發學生理解流程的涵義,并選用一些已學過的化學實驗作為案例來分析和理解實驗流程的產生。
②對于面向全體高二學生而言,工作流程容易理解,多舉一些案例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流程;而工藝流程,為了避免在教學中涉及太多的專業背景知識,我選用教材中造紙的例子,開展造紙實驗,讓學生熟悉工藝流程,通過學生實際操作來幫助理解。
③流程既可以是經驗的總結,又可以根據某種需要去進行流程的設計或流程的改進設計。我盡量組織那些簡單,可操作性強的工作讓學生們完成,從而體驗流程的設計。
(三)、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設計
根據實際需要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分析比較法、講解示范法、討論法、實驗作品展示等。
2、關于教-學流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設計重在引導學生認識和利用流程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主導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參與者,也是學習活動的評價者。教學流程如下:(圖1)
(四)、教學手段
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powerpoint)
(五)、實驗材料(造紙實驗)-生物實驗室
面巾紙、紙碗、攪拌器、紗布、紙漿撈取器、棉布等。
三、教與學的實際過程描述
(第一課時)造紙實驗-略
(第二課時)
教學階段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教學引入
3
分鐘
認識本章學習目標(p34)。
閱讀(p34)上面的一段黑體字。
這段文字主要簡述了流程及其作用。
一、流程
1、展示這節課的教學流程。(見圖1)
講授法
教學引入
明確學習目標,學會通過流程圖來指導學習。
通過引入,讓學生明確這一章節的學習目標,并引導學生通過教學流程來學習。
實例教學
5
分鐘
2、生活中處處都有流程,洗衣做飯、采購日用品、看病就醫等都離不開流程。
展示兩個流程:
回家開門的流程:
取鑰匙 → 插入鎖孔 → 旋轉 → 門開
一般學生上午生活經歷的流程:
起床 → 洗漱 → 用早餐 → 上學 → 早鍛煉 → 上課 → 午餐
提問:試舉日常生活流程幾例,并簡單講講它的過程?
講解示范法
對日常生活的中的兩個例子進行講解分析
閱讀不同的流程圖,切身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流程
意在讓學生親身感受流程就在身邊,促使學生懂得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流程、認識流程。
實例教學
2
分鐘
3、在各行各業的生產活動中,針對各種不同的生產過程的工藝要求,往往有相應的流程。
引導學生閱讀“石油煉制流程圖”。
講解示范法
引導學生閱讀復雜的流程圖
體會生產流程圖比較復雜,學會從不同角度閱讀流程圖
讓學生知道生產流程的復雜,教會他們從不同側面分析解讀流程圖。
實例教學
10分鐘
[情景導入法]
放映一段化學實驗(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化學班】可以讓學生上臺操作實驗
【生物班】可以直接放映
提問:仔細觀察實驗,羅列出實驗環節并總結實驗流程?
實驗環節:準備、通入氫氣、加熱、觀察結果、停止加熱、停止通氫氣
實驗流程:
準備 → 通入氫氣 → 加熱 → 觀察結果 → 停止加熱→ 停止通氫氣
提問:播放第二遍,觀察并寫出“準備”過程中的流程。
按由下到上,從左到右的順序放置實驗器材。
準備流程:
放木塊 → 放噴燈 → 安裝玻璃管 → 放廣口瓶 →安裝導管 → 安裝氣球
情景導入法、講解示范法
以“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作為本節的情境引入
帶著問題觀看教師(或學生)操作,并在最后寫出“準備”流程
用學生熟悉的初中化學實驗-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來引入,意在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流程,并通過幾個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理解流程的涵義及其作用。
教學講解
5
分鐘
4、由上面所學習所了解的流程,簡單概括
流程的涵義——
流程是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活動,這些活動以可以確定的方式發生或執行,導致特定結果的實現。
流程的表達形式:
流程圖(文字、表格、圖示)、模型表達、動畫演示等
『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見,我們一般采作流程圖來表達流程。』
通過“注冊郵箱”這個流程,加深對流程的理解和印象,并初步認識、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講解示范法
教學講解
思考并總結“流程的涵義”
引導學生思考總結“流程的涵義”,認識、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情感教育
1
分鐘
讓學生關注“注冊流程”中的“第一步閱讀注冊協議”。
由于中學生在注冊郵箱的過程中,經常忽略“閱讀注冊協議”,對一些法律法規不重視,或是一知半解,沒有認真的去了解它。
機會教育法
法律意識的培養
感知這一環節
抓住某一環節或問題進行情感教育。
提問歸納
4
分鐘
5、讓學生根據之前學習的內容思考、探索。提問:流程有什么作用?
1)、引導完成未曾做過的事情
2)、進行更合理的分工
3)、有利于相互間的交流
總結:生活中處處有流程,科學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導我們正確地做事,縮短工作時間,提高效率,使們的生活變得有序、合理,為我們的安全提供保障。
提問思考法、總結歸納法
解決問題
思考問題并體會流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在之前的學習中發掘流程的作用并由老師作總結歸納.
教學引入2
分鐘
二、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
1、比較一下兩個流程:能否分清哪個是工作流程?哪個工藝流程?
郵寄包裹的流程:(工作流程)
取包裹單 → 購買標準包裝箱 → 包裝密封好 → 填寫包裹單 → 交寄 → 收好回執
蔡倫造紙流程:(工藝流程)
收集原料 → 水浸 → 剁碎 → 水洗 → 浸入草木灰水 → 加熱蒸煮 → 漂洗 → 搗碎形成紙漿 → 用紙模撈取紙漿 → 慮水晾干成紙
講解示范法
教學引入
通過對比來認識新知識,發掘新問題
這一部分內容利用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去發掘和認知,培養學生通過對比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展示作品
3
分鐘
2、上一節課進行造紙實驗,學生們對造紙的工藝流程有了更進一層的了解。
實物展示:學生自造紙張
教材以介紹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來引入工藝流程.讓學生理解工藝流程的實質是將原料經過一系列工藝環節和相應順序得到處理的產品。
課前事先將分組實驗造出來的紙分組整理好,做成ppt文檔進行分組展示。
轉播優秀作品
點播作品
鑒賞展示作品
組織學生觀賞并評價他人的作品,體驗其制作流程,明了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作品評價2
分鐘
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和肯定。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點評:
紙張的質量、加工環節、創意等,從而對實驗過程進行推測評價。
點評
認識衡量標準
讓學生了解實驗作品的優、缺點。
實驗探究
3
分鐘
3、閱讀蔡倫造紙流程并與上節課我們的造紙流程進行比較。
從實驗出發,探究工藝流程的產生和發展。
探究問題:工藝流程的總結。
總結“造紙實驗”流程。
分析比較法
解決問題
分析比較兩個流程,總結“造紙實驗”流程。
讓學生體會工藝流程的復雜性。
教學講解
1
分鐘
4、工作流程、工藝流程的涵義
工作流程反映了完成一件事情、一項任務而進行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或活動的全過程。
工藝流程反映了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通過一系列工藝或加工環節,順序地進行生產或制造某種產品地全過程。
講授法
教學講解
總結工作流程、工藝流程的涵義。
對比分析1分鐘
5、比較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的異同點:
相同點:通過一系列有序的確定的工作完成整個過程。
不同點:工作流程是完成一件事、一個任務;而工藝流程是進行某種產品的生產和制造,有原料的投入和成品產出。
分析比較法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得出結論
對兩個定義進行比較得出其異同點。
歸納比較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它們之間的異同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學總結
3分鐘
流程就是效率、流程就是質量
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存在:
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評估及優化
再次展示教學流程圖,并總結本節內容。
利用提問的形式作總結:
問題如下
① 流程的涵義
② 流程的分類及其異同
就學生的反應,適當的強調。
提問法、講授法
在課本中找出應用流程的例子讓學生加以體會
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應用。
啟發學生認識和理解流程,體會其應用;對本節的重難點進行強調。
作業
討論與分析:(課后觀察)
了解全自動洗衣機和半自動動洗衣機工作流程,并比較其異同。
四、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流程是一個以時間為核心的概念,能夠閱讀簡單的生活和生產流程圖,并通過生活和生產的實例,讓學生理解流程的意義,體會流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本節內容用兩課時,第一節課我都安排了造紙實驗,學生是很感興趣的。他們都很積極主動的完成實驗,有的在家已經先做幾遍,課后基本上都按時完成“晾干變硬”的過程,并在第二節上課前上交。
第二節課中的機會教育,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一個環節。這本來是一個教學缺點,在之前的公開課中由林一平校長點出來,經過改正后,發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抓住某一個問題,我們適當的加以教育,讓學生懂得一些人生道理。利用“造紙實驗”讓學生們認識工藝流程,盡量避免涉及工藝制作太多的相關專業背景知識。教學中,我還發現,要讓學生歸納流程對于生活生產的意義,學生雖然很感有難度,但能歸納出:按照流程做事,可以節省時間,可以提高效率,可以保證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至于其它的意義,就難以歸納出了。
第二章 流程與設計第一節 了解流程 篇2
《技術與設計2》教學設計
第二章《流程與設計》第一節 了解流程
黑龍江省實驗中學 陳醉
一、教材內容分析:
1.本節“了解流程”是《技術與設計2》中4個專題模塊之一《流程與設計》的第一節內容。主要內容有:流程及作用。本節內容是學習《流程與設計》全章的導入與基礎,從流程與生活、流程與生產兩方面介紹了流程-----這一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思想與方法:流程與生活表達了科學合理的流程能保證生活的質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的效率的思想;流程與生產表達了科學合理的流程能保證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思想。流程強調了時間意識的重要性。通過案例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含義和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意義,體會流程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應用,激起學生學習流程與設計流程的興趣。
2.本節的教學重點是流程的含義及作用。
3.本節的教學難點是流程的應用。
4.課型:新課,理論課
5.課時:第1課時
二、學習者分析:
學生在通過學習前面的技術課程,有了一定的技術素養,這就為學習本章內容有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在學習設計制作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流程的知識,學生憑借經驗已經不自覺地運用了流程的基礎知識,但還沒有上升到技術層面上來,還不能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去科學地認識、理解、分析、組織和運用流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流程的含義,理解流程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拆卸與安裝圓珠筆的技術實踐過程,初步學會在生產生活中運用流程的思想和方法,體會流程的作用和意義,并能運用到具體的技術實踐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流程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增強時間觀念,形成運用科學合理的流程保證生活生產的質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生產的效率的思想意識以及提高產品質量的意識等。
四、教學理念與方法:
1.學習流程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地實踐能力。
2.本節采用案例分析法。通過案例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涵義和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及意義,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適當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實例來分析流程,體會流程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激起學生學習流程與設計流程的興趣。
五、教學過程設計:
1.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形式:
以流程實例分析為主,結合多媒體演示,通過學生的觀察、回憶、比較、分析、歸納,使學生從實例中體會流程的含義與作用。
2.教學資源:
課件、技術實踐用品:圓珠筆、視頻
3.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
做任何一件事情,總要經歷一個過程。如,從冰箱里取啤酒的過程。
觀看ppt,聽教師講解
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激起學生學習流程的興趣。
分析流程的涵義及作用
1、流程的含義:
流程是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活動,這些活動以確定的方式發生或執行,導致特定結果的實現。
問題:舉出一些實例來說明流程就在我們的身邊?
2、流程的作用:
問題:流程對于整個事情發展的過程的作用及意義?
流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思想和方法,而且流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3、流程的應用:
我們要組織一臺聯歡會,首先要討論我們要做哪些工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樣做會更有效率。
4、技術實踐:安裝圓珠筆
觀看ppt,聽教師講解
舉例說明:
思考:流程的作用
回答問題:
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
觀看ppt,思考、分析、總結
親身體驗圓珠筆裝配流程。
通過引課例子的分析,給出流程的含義。先入為主,加深記憶。
舉例說明流程,加深認識。
通過應用了解流程的作用。
知識運用
實例分析,鞏固提高
體驗流程,加深了解
知識拓展
數字筆安裝流程欣賞
問題:寫出安裝數碼筆的步驟。
動手試一試:根據資料寫出安裝數碼筆的步驟
學以致用,進一步了解流程
歸納與總結
流程是以時間為核心的概念,又是技術設計的對象。
闡明流程的作用與意義
將知識系統化,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
課后任務
結合具體實例,談一談流程作用及意義。
加強所學知識的應用,為下節課作鋪墊
來源:黑龍江省實驗中學通用技術學科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