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考綱解讀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復習2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讓人搭理,而是不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明白,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36.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39.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40.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1.不刊之論:刊:刪改,修訂。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容易誤用為貶義。
42.不易之論: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不易理解的言論,實為內容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作貶義。
44.不虞之事: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滿足的,后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現一次。
46.不肖子孫:指不能繼承先輩事業或遺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輩。
47.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的客人。速:邀請。
48.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用作謙詞。
49.不孚眾望:沒有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貶義。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襲歷來所認可的事。常可:永久認可的道理和成規。
51.不齒于人類:不能列入人類。意思是不能算人。齒:排列、并列。
52.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易混“不約而同”,只做狀語不做謂語.
53.不逞之徒:指心懷不滿而胡作非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為訓:并非不值得作為教訓,而是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56.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正:對;誤:這樣)
57.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58.不學無術:既沒有學問,又沒有能力。(正:學問;誤:學習)
59.不速之客:沒有邀請而門己來的客人。(正:邀請;誤:迅速)
6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后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61.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卻意外地遇上了。(正:約定時日;誤:日期)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誤:已經)
63.不可勝數:數都數不盡, 形容極多。(正:盡;誤:勝利)
c
64.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時間等。
65.滄海橫流:海水四處泛流。比喻時世動蕩,社會動亂不安。滄海:大海。
66.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67.察顏觀色:觀察對方臉色,以摸清其真實的意圖。(正:臉色;誤:顏色)
68.差強人意:差:稍微地。原來意思是很能振奮人,現多用來表示比人預想的好一些,還算讓人滿意。容易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69.長治久安:國家長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誤:治理)
70.嘗鼎一膏:膏:切成塊的肉,嘗鼎中的一塊肉,從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71.朝聞夕死:早晨聽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的渴望。
72.陳言務去: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也指寫作時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73.城下之盟:因敵軍兵臨城下而被迫簽訂了屈辱性的和約。
74.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 (正:塞住;誤: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