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11
6.“《國語》不是經(jīng)書”,以下解說不是其原因的一項是 ( )
a.《國語》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內(nèi)容,但其思想體系駁雜,沒有得到統(tǒng)治者的認可。
b.《國語》沒有得到孔子的真?zhèn)鳎趦?nèi)容方面對孔子事跡的記載也與孔子的思想不一致。
c.《國語》與《左傳》關(guān)系密切,深受達官儒士的重視,從而贏得了“春秋外傳”的聲譽。
d.《國語》富于辭采,但語言風格的差異,使全書有割裂之感,遭到了史家的批判和質(zhì)疑。
答案 c
解析 c項是說《國語》贏得“春秋外傳”的聲譽,不是解說原因的。
7.下列表述不屬于“經(jīng)”的特點的一項是 ( )
a.“經(jīng)”必須是封建專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書籍。
b.“經(jīng)”是從合法書籍中挑選出來的以孔子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書籍。
c.封建專制政府和封建統(tǒng)治階級把“經(jīng)”當作工具進行文化教育,統(tǒng)一人們的思想。
d.封建專制政府以“經(jīng)”作為培養(yǎng)提拔人才的惟一標準,它是封建社會中合法的教科書。
答案 d
解析 “惟一標準”的說法不符合文意。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秦漢以前的儒家書籍,只要是得到了孔子的“真?zhèn)鳌保急唤y(tǒng)治階級認可,確定為“經(jīng)”。
b.《國語》雖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但由于它不是解釋《春秋》的,所以沒有成為“經(jīng)”。
c.《國語》語言風格多樣,或長篇大論,或小巧精致,或以修辭見長,自成一體,文字流暢而有氣勢。
d.清代編修《四庫全書》,《國語》的地位大大下降,段玉裁、廖平等人都試圖將《國語》提升到“經(jīng)”的地位,但均以失敗告終。
答案 d
解析 a項說法太絕對,文中無據(jù);b項“《國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的語法不正確;c項“《國語》自成一體”說法有誤。
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說文解字》文本研究的重大突破
李奪奎
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發(fā)行的《說文解字考正》是我國著名古文字學者、說文學者董蓮池教授用了十年功夫撰成的一部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