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教學案
c.其中只有極少數的譯作真正譯出原作的風格和語言的一致性。
d.初學寫作的人往往在作品的開頭或結尾加上一個總起或總結。
7.(★★★★★)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部分都有兩個意思,但放在句中,卻有一處歧義消失,選出這一句( )
a.尊敬老師的學生,會得到人們的好評。
b.天色漸晚,自行車還沒修好,修車的急壞了。
c.小剛和小花的爸爸到學校里來了。
d.張師傅看到徒弟非常高興,把他們拉到車間里去了。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a.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是當前非常至關重要的問題。
b.張義和王強上課說話,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去了。
c.選修課的開設,使同學們的志趣和特長得到了充分發揮。
d.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教育法》頒布之后,得到了進一步落實。
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a[ b項中既說“最高存儲量為1.44兆”,又說“存儲量為1.44兆以上”,表意不明確。c項中“這”指代不明,既可指“欣賞好詩”,又可指“創作好詩”,使語句表意不清,造成病句。d項中“從來不請假”有歧義,既可指小王一貫不守紀律,不請假;又可指小王平時嚴于要求自己,遵守紀律,總是按時到校,沒請過假。]
2.c[a項中有歧義,“將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標準”,采取措施以后的結果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合格標準以下)?意思不明確。b項中搭配不當,屬語病。d項中有歧義,可理解為張敏自己煩人,導致學生不搭理他;也可是學生都不搭理他,導致他自己煩惱。]
殲滅難點訓練
1.b[a項有歧義,“十來歲的孩子”指誰沒有講明白。c項中“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d項中“他”既可指修鞋人,又可指另一人。]
2.a[b項中“這”指代不明。c項“她”指代對象不清。d項句意不明,“對論文的觀點”是否已修改,沒講清。]
3.c[a項中有歧義,“并擔任學校工作”的主語可是“陶行知”,也可能是“幾個共產黨”。b項中句式雜糅,使全句缺少主語。有兩種改法,去掉“看到”或者“使”(這兩個詞不能同時使用)。d項中有歧義,“其他公司領導”有兩種解釋。]
4.a[b項中有歧義,“旁人”是勸告他“控告”還是勸他“不要控告”,意思不明確;當然結果他是“控告”了,還是“未控告”也難以說清。c項中“同歸于盡”即含有“一起”之意。d項中有歧義,“和”作為連詞和作為介詞是,語意不一樣。]
5.b[“章太炎的書”有歧義,既可以是“章太炎自己著的書”也可是“章太炎自己收藏的書”(贈送給圖書館,許多名人都曾這樣做),也可能指“別人寫的關于章太炎的書”。]
6.b[a項中“適當的語言”既可理解為語種,也可理解為“語言文字”。c項中“風格和語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為“風格”和“語言”都要保持與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為“風格”與“語言”之間要保持一致。d項中“或”改為“和”,才可一一對應。]
7.a[從“會得到人們的好評”來看,此句的中心應是針對“學生”而言,句意明確。其他三項仍存在歧義。b項中“修車的”可指自行車的主人,也可能指修車的師傅。c項中去學校的可能是兩個學生的父親,也可能是“小剛”與“小花的父親”一塊去。d項中高興的可能是張師傅,可能是張師傅的徒弟。]
8.d[a項中“非常”與“至關”重復贅余,b項中有歧義,不明確被老師叫去的是一人還是二人。c項“志趣”與“發揮”搭配不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