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教學案1
5.無論兩條腿怎樣努力也不能使兩顆心靈更形接近。
6.牛蛙鳴叫,邀來黑夜,夜鷹的樂音乘著吹起漣漪的風從湖上傳來。搖曳的赤楊和白楊,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幾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樣,我的寧靜只有漣漪而沒有激蕩。
達標練習
(一)課外語段閱讀
1.第一個“此”指牛群在對狼的極度恐懼中生活著,草原就要在對它的牛的極度恐懼中生活。第二個“此”指牧牛人殺死狼,不知像山那樣思考。(解答代詞指代含義的題目,應注意上下文,尤其是相鄰的上文內容。)
2.一樣。指人類用自己的奮斗換來了和平,但太多的安全似乎產生的僅僅是長遠的危險。由于狼的消失導致鹿增加,從而使大山傷痕累累,維護生態環境這也是山的愿望。但人類卻為了短期利益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還沒有認識到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環境的意義,這是人類悲哀之所在。
3.層層遞進。(先寫對狼的消失、鹿的增多導致后果的直接認識,依次類推到牧牛人殺死狼,再聯想到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導致“長遠的危險”,從而得出要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結論。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發人深思。)
(二)文言文語段閱讀
4.c(危:高,高處)
5.a (兩個“望”相同,都是“陰歷十五日”;前一個“以”是目的連詞“來”,后一個“以”是“因”的意思)
6.c (a.“須”通“需”b.“反”通“返”d.“馮”通“憑”)18.b (應為“客”) 7.c(應為“只是從哪里能弄到酒呢?” )
13.c(前后《赤壁賦》是蘇軾先后兩次游覽黃州赤鼻磯的“借地抒情”之作,表達的感情不同,因此不能說后賦是前賦的“情猶未盡”之作)
8.(1)環顧四周夜景,心中十分愉快,于是我們邊走邊唱,相互唱和應答。
(2)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只是從哪里能弄到酒呢?
(3)山顯得那樣高,月亮顯得那樣小,江水已經跌落,石頭便露出水面來了。
文言文參考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象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劃地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括起,波浪洶涌。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氐酱希汛瑒澋浇,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