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九學案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圖文轉換
(1)用一句話概括以上材料的內容。(2分) 答:
【參考答案】⑴答案示例:清明節祭奠親友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或,清明節祭奠親友的方式體現了不同的觀念。)
【考點】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語言準確,指能夠選用恰當的語句,準確無誤地反映實際情況。
語言鮮明,指語句能夠分明而確定地表情達意,不含糊。
語言生動,指語句有生氣,有活力,能感動人。
語言簡明,是指要以盡可能少的語言的符號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簡”反映了用語量的要求,就是話語要盡量少,不能啰嗦重復,不說多余的話;“明”含有用語效果的要求,就是意思表達要清晰,讓對方明白無誤地理解。
語言連貫,指的是一個語段的各個句子之間,或是一個復句各個分句之間,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緊,文氣順暢,準確、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
語言得體,指根據語境、語體恰當地使用語言。語境包括內部語境(上下文)和外部語境(語言交際的情景)。
【解析】本題考查壓縮語段,要求考生能夠從兩則材料中篩選出重要信息,然后用一句話進行概括表達。作答時,考生首先要明確兩則材料均是圍繞清明節祭奠一事展開的。兩則材料中,材料1側重闡述的是近幾年清明節祭奠出現的趨勢,材料2則側重講今年清明節祭奠所出現的新變化,材料1與材料2之間存在著時間的前后關系,而事件本身則出現變化,通過篩選、提取與概括,不難得出答案。
(2)你對上述現象有何看法?請簡要回答。(5分) 答:
【參考答案】示例:贊同網祭,摒棄陋習。通過網站祭奠已逝的親友,既便于表達哀思,又省時省力,減少環境污染,值得提倡。對于燒冥鈔、紙汽車、紙別墅等陋習,則要加以正面引導。
(可側重某一方面闡述,其他觀點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題考查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夠關注社會、關注熱點,能針對材料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做簡要闡述。作答時,考生首先要回答出自己對清明節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贊同或反對,然后多角度闡述自己這樣認為的理由,闡述時,事件本身的社會價值、意義、影響應該成為佐證觀點的重點。
11.(XX年安徽卷)
下圖有三個板塊,請先用一句話對三個板塊的內容作整體概括,再各用一句話作分別概括。(7分)
整體概括(18字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