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攻略(一)
是啊,無論失去或得到,只需用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缺也會是圓。
[評析]文章開篇以排比的句式,運用三個特寫鏡頭展現了陶淵明、李白、文天祥在得失間的抉擇,化用古詩圓熟渾合,不落斧鑿痕跡,鋪張揚厲,大氣磅礴,文采斐然,靈動飛揚,出手不凡。三個事例后作一小結,此為一頓。接著又以三個排比句轉入反面,再作一結,此為二頓。按一般的眼光看,文章至此文意已足,只消總結深化的功夫了。但作者在最后又是一翻,給我們展現了兩個詩僧在幽靜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對話的畫面:一問:世人謗我、欺我、辱我、惡我,如何?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這一問一答將得失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并暗扣題意,讓人們在玄理中領悟到了某種人生的真諦。
4、跟蹤訓練
訓練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個畫家的屋里,我見到墻上掛著一張非常特別的畫。那是一張被裝裱起來的白紙,在白紙中間偏左的位置上,有一塊黑漬,我不明白這塊黑漬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筆。我琢磨了很長時間,頭腦里仍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向畫家請教。畫家說:“我的這幅畫的名字叫快樂。”“快樂?我不明白。”在我記憶中,沒有哪個畫家能畫出快樂來。畫家說:“中間這塊黑漬是痛苦,每個人看到這幅畫時,都是只看到這塊痛苦的黑漬,卻看不到背景里的快樂。我們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多少快樂我們都視而不見,卻被微小的痛苦遮住雙眼。”我說:“那就把畫中的痛苦去掉吧!”畫家說:“沒有痛苦,我們更看不到快樂。”我明白了,人們的眼睛,總是盯著痛苦,而快樂常常是被我們忽視了的那一部分。
請以“痛苦與快樂”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構思指津】
這是一道思辨型的話題作文題。所謂思辨,就是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而不是執其一端,不及其余。運用思辨寫出來的文章,內涵才比較豐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
就以本題中的“痛苦”與“快樂”二者之間的關系為例,在寫作時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痛苦”與“快樂”是一對孿生兄弟,只有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到無盡的快樂。同時,從所給的材料也可以悟出:生活中的痛苦與快樂,往往是人們不自覺地選擇的結果。只盯住痛苦,就會無視它的孿生兄弟——快樂。反之亦然。
因此,我們寫作時首先要對話題進行全面思辨,然后選取一個角度進行立意、構思。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視、思維輻射、尋求聯系等,但無論采用了哪種方法,總離不開“分析法”。分析時,可進行這樣的提問:為什么說“痛苦”與“快樂”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人如果只是聚焦在“痛苦”或“快樂”上,那將是什么情景,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苦與樂……經過這樣認真思考,一個哲理性的話題就會變得深入淺出了。
訓練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蘇東坡與惠崇戲語,蘇東坡說:“我看你像牛糞。”惠崇說:“我看你像如來。”蘇東坡不解:這和尚怎么以德報怨呢?問其妹蘇小妹,蘇小妹說:“心存牛糞,看人都如牛糞;心存如來,看人都如如來。”
蘇東坡有所悟。
你認為蘇東坡悟到了什么?它對你有什么啟發?請聯系實際,以“心境與人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構思指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