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2
不少批評家都指出,以往的作家都能擁有較為廣泛的讀者群,而“80后作家”的讀者卻只集中在中學生中,這反映出一些創作上的問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年輕人寫作,年輕人消費,是一種不健全的自我消化和自我循環,這樣的創作很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這一群體自身,如被視為代表的韓寒、李傻傻、張悅然等,或表示對“80后”這一概念的不認同,或希望超越這一概念,在文學創作的路上走得更遠。
李傻傻說,“80后作家”現在是一個被市場化和商業化的文學概念,它所隱含的文學意義之外的商業性是值得警惕的。張悅然表示,文學作品應該是作者內心體驗的外化,而“80后作家”這一籠統的稱謂是不足以涵蓋作家之間的個體差異的。
張悅然在采訪中說,一部作品真正吸引讀者的是其內在的精神魅力,只有作品在讀者的內心喚起了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得到讀者和市場的肯定。她強調,一味迎合市場的寫作并不是聰明的選擇,因為,讀者和市場的趣味不是一成不變的,而這種變化也是無法預期的。
(XX年1月26日《人民日報》)
36.(5分)下列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80后作家”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已形成一種文化現象。
b.“80后作家”的作品主要通過網絡發表作品,或者直接出書面對市場。
c.“80后作家”在文學創作上缺乏一定的閱讀和社會經歷基礎,這樣對其創作會形成制約。
d.“80后作家”的奇幻小說中表現的自由和想象是非常可貴的,因為奇幻文學的存在和發展是既往中國文學中欠缺的。
e.專家認為,“80后作家”現在是一個被市場化和商業化的文學概念,它所隱含的文學意義之外的商業性是值得警惕的。
37.(6分)文中說,“80后作家”也確實為中國文學帶來了一些新因素”。這里的“新因素“主要指的是什么?這種“新因素”是相對什么而言?
38.(6分)作者認為“80后作家”及其作品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