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交流個人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參觀交流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在李奇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安排下,我們一行四人來到開封,參加班主任工作培訓會。一到現場,就深深的被會場氛圍吸引:有條不紊的日程安排,以及結合老師需求有針對性的解讀讓我對本次課程充滿了期待。
聽了三位老師的課,我們都覺得,老師應該走出來,多見見,多學學。白老師、吳老師作為一線班主任老師,可以說有行動,有理論支持,有規(guī)劃。作為一名當了十多年的班主任,我第一次開始對自己反思、定位:“新型班主任是心中有規(guī)則,經驗性班主任是管理有效果,專家型班主任腦中有理論”。我在哪個階段呢?以前在工作中總認為凡事憑良心,對得起良心就可以了,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才知道教育不僅是一種事業(yè),更是一種信仰,只有把教育當做畢生的信仰,才能給自己帶來充實的人生。
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在各方面都是有關鍵期的,教育一旦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就沒有機會重來了。當然了,作為一名教師,默默奉獻是我們工作的特點,因為沒有任何一位教師能計算出自己的辛勞和付出是多少。我們要用淡淡的清香溫暖他人、關愛學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慢慢走向成功之路。作為學生的老師,我必須向他們負責,強烈的`責任感能讓我在工作中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只要有大的教育格局,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是小問題。
每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也需要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有這樣,才不會有重復工作的盲目和失落。用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工作中,用尊重和團結營造好的師生關系和同事關系,增加自己的幸福指數,好的關系就是幸福力!要心靈合一,打造自己的班主任品牌。
讀一本書,追逐一個名人,研究一個專題,成就一個自己的品牌!
參觀交流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我們一行幾十人在王校長的帶領下一同參觀考察了靜寧縣阿陽中學及靜寧三中,對于這些教學成績突出的學校有了進一步的感悟和了解。為此我在這里很感謝學校領導為我們組織的這次參觀學習的活動?梢哉f這次活動對我的觸動很大。因為他們優(yōu)越的辦學條件、先進的教育設施、凸顯的文化氛圍、全面而富有特色的辦學理念、精簡高效的領導團隊等都值得我們去推敲、學習、借鑒。下面是我這次學習活動的心得:
一、硬件設施建設給校園描上“面向現代化”的面紗,激起我們無限的向往。
學校占地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教室、辦公室、功能室、運動場所設施一應俱全,活動區(qū)、教學區(qū)、休息區(qū)條塊分明,總體布局一目了然、科學合理,從進入大門到各區(qū)、室走馬觀花的參觀和隨意提問中了解到,其教育教學設備的時代性和教育投入的力度的確值得我們感嘆和欣賞。從這所學校的規(guī)化示意圖來看都是高起點、大手筆的杰作,我個人認為這所學校能收到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有力地證明了投入的必要性與產出可能性之間有著深層次的聯系,使得該校在成就教育教學事業(yè)上贏在了起跑線上。學習這所學校,我們應該努力爭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和社會投入,加大力度更新教育教學設施,多角度、全方位、有步驟、科學性地規(guī)劃好學校,建設好學校,為學校的長足發(fā)展打好基礎、理好思路。
二、“德育立!钡某绺吡⒁馐剐@凸顯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極大地觸動了我們學習的意念。
對于阿陽中學我是早有耳聞,但并沒有去過。那天我步入校園,心情是無比的激動。處處可見的雕塑、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等宣傳欄彰顯了學校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參觀學生宿舍,宿舍布置溫馨,就象一個個小家。學校從細微處著眼,使校園文化氛圍一氣呵成,浸透著濃濃的書香氣息和強者之音,其感染性、號召力無時不在向廣大師生潛移默化中熏染,這種“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園凸顯出的.德育氛圍不能不令人折服。這一點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努力構建一個良好的文化育人環(huán)境,促成文化在教育上發(fā)揮潛移默化熏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堅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信念,盡管任重而道遠,但前途必將是繁花錦簇的光明。只要是學校,只要是育人的場所,都值得我們去試一試。
三、先進的教學理念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調動老師工作的積極性。
在阿陽中學與老師們交流時,談到有效課堂教學校長說出了她們學校的教學理念是“先學后教”我當時一聽就蒙了,不明白這有什么炫耀的!跋葘W后教”不是提了多年了嗎。后來去聽七(4)班的課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就是真正的先學后教:老師先把教學目標拋給學生,學生根據目標自行學習,當學生把全部解決不了的問題暴露出來后,老師才去引導去教。我想這樣做不僅能挖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真正體現了把課堂交給學生這個新的教學理念。老師不用擔心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學生的學習也有了目的,知道學什么了自然也就快樂了。你想,學生學習快樂了自然成績也隨之提高,成績提高了老師也跟著輕松快樂了。
參觀交流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國慶長假期間我在幼兒園博客中學習了《如何設計大班科學教育活動的提問》、《幼兒園教師應如何設計提問》、《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設計》這些文章,學習了文章后我反思了自己過去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接下來談談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提問是一門科學,是一種教學藝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提問能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幼兒的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力。
一、根據需要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及應答反應,設計并恰當地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問題,才能使整個教學活動更符合幼兒認知水平,并進一步促進幼兒認知的發(fā)展。
二、突出重點,并給予適宜的回答時間。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有的是核心問題,有的不是。重點問題往往起著使教學活動達到,使幼兒的學習探究活動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決問題,使幼兒的認識過程有可能發(fā)生質的飛躍。因此,教師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學中突出重點問題。為此,教師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學內容中對幼兒的發(fā)展最具價值的內容,設計好重點問題,并保證給予幼兒應答的時間,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增強提問效果。因此,教師適當延長回答時間,有利于幼兒思考和組織回答內容,增強提問效果,尤其是認知水平較高的問題,更是如此。
三、教師應注重發(fā)展幼兒應答技巧。
對于幼兒的回答教師采用兩種方式處理:應答和不回應。應答是教師對幼兒回答的一種處理。提問本身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提問——幼兒回答——教師反饋,教師的應答是反映教師與幼兒之間互動情況的評價之一。我們教師常犯的錯誤是習慣性重復問題和問題的回答。
這種不良習慣把幼兒訓練為只會抓住重復問題而不去認真地或直觀地注意問題的初次出現。如何接住幼兒拋過來的球?教師如何根據幼兒的回答提升幼兒經驗?我認為:第一,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進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如:為什么?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引起幼兒更高層次的認知思考過程。第二,通過追問,使幼兒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從而修正、補充不正確、沒有完善的答案。如: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嗎?第三,教師還可以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概括、匯總,使幼兒獲得的已有經驗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統(tǒng)化,并可用其作為教學資源,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從同伴的回答中獲得經驗分享,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觀念進行反思、分析,教師的提問技能就能不斷地進步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