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旅游導游詞(精選3篇)
昭通旅游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昭通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龍氏家祠,位于昭陽區境內永豐鎮簸箕灣村,距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7公里。祠堂建于1930—1933年,系民國時期云南省主席龍云祭祖修建的祠堂。龍氏家祠占地面積266。23畝,由祠堂、宅院、碉樓等建筑群組成;圍墻、壕塹周長550米,圍墻外原有護城河。
龍氏家祠是近代祠堂和家宅建筑的優秀代表作。龍氏家祠是典型的近代家祠,保存較為完整,是研究近代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云南民風民俗的重要實物例證。在建筑設計和營造上,傳承了清代官式建筑藝術,同時體現了民國建筑的特點,整體布局規整,平面嚴格對稱,功能齊全,引入了歐式大門、壁爐等建筑元素、融合了江南傳統建筑風格,形成中西合璧兼具傳統建筑和地方特色的建筑風格,裝飾精美,金壁輝煌,各種木雕、石雕和彩繪生動傳神,技藝精湛,所有石質柱礎圖案或人物故事,或瑞獸芝草,造型各異,無一組雷同,建造時延請了大批能工巧匠,其建筑藝術代表了當時西南地區的最高水平;建筑群中設置了碉樓、地堡、跺口圍墻等防衛設施,是彝族建筑的特征之一,反映了當時彝族受“打冤家”歷史習俗影響和當時戰亂頻繁的社會背景。
龍氏家祠主人龍云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及抗日名將,對近代云南的穩定和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龍氏家祠承載著云南乃至全國近現代歷史信息,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知名度;該建筑規模宏大,建筑結構完整,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由于龍云統治云南長達28年,在云南及全國的影響較大,龍云家祠具有較高的無形文化遺產價值,國內外知名人士常常慕名參觀;龍氏家祠的多位國民要員題匾,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國民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微妙關系,是當時政局的縮影。
龍氏家祠內部維修全部完工,外圍開發商伊力集團完成了對祠堂附屬設施的恢復重建方案,將開展青石板道路、網球場、城墻、正(側)門樓、護城河、月牙池、綠化帶等設施的建設。
規劃建設情況 為搞好龍氏家祠的搶救性修復工作,20__年5月由昭通市政府投資1100萬元,分三期對龍氏家祠按“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搶救性修復。目前,一期工程已順利完工,投資220萬元;二期工程于8月30日前完工,投資399萬元;三期彩繪工程預計明年3月前完工,投資400余萬元。
為搞好龍氏家祠的開發,今年5月,由昭陽區政府引進四川宜賓伊力集團對龍氏家祠片區進行總體開發。開發思路,依托龍氏家祠對周邊2。1平方公里范圍按照旅游度假區來規劃建設。規劃結構為“一片”,即2。1平方公里區域;“兩園”,即民俗風情園和度假期接待中心;“三軸”,即指龍公路、龍公蔭河、外圍道路;“四心”,即道路主入口人文景觀廣場、龍氏家祠保護區、旅游休閑接待中心及農民新型社區。規劃總投資7000余萬元,分二期建成。
昭通旅游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昭通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大山包位于昭通市西部,距城區73公里,海拔3100―3140米,年平均氣溫6。2℃。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越冬棲息地,已被國內外的科技工作者、攝影家所熟知。每到冬季,大批的科技工作者、攝影家背負行囊,登上了大山包;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奇。阿奇波派出的“滇東北黑頸鶴越冬考察隊”也走進了大山包。
據有關資料,世界上原有鶴類32種,現僅存15種,黑頸鶴是唯一生活在大山包高原濕地的鶴類。全世界已知的.5554只黑頸鶴中,在大山包棲息的種群有600多只,占國內已知黑頸鶴種群的四分之一。
大山包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的一個鄉,每年十月底都會有大批的黑頸鶴從遙遠的青藏高原遷徙到這里越冬,第二年四月初離開。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鶴種,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珍稀動物,20__ 年成立了大山包國家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從此,大山包便成了黑頸鶴的樂園。
昭通旅游導游詞 篇3
嗨!各位帥哥、美女們,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凌,大家可以叫我“小凌導”。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去游覽秀麗的揚州瘦西湖。Let’s go!
這就是我們的揚州瘦西湖。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我先跟大家講講揚州瘦西湖的由來: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好像神仙姐姐飄揚的彩服,形態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著名詩人汪沆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瘦西湖是一個很小很壯觀的旅游好地方!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長堤垂柳,四橋煙雨,釣魚臺,五亭橋,白塔晴云以及二十四橋景區等名園勝跡,就好像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清秀婉麗的瘦西湖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大家可以一飽眼福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