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導游詞范文十二篇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1
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云臺山的小導游―孟晉,此刻我帶你們去游覽名山圣水之地―云臺山。
我們沿著石徑來到“老潭溝”,傳說,從前那里年年干旱,有一位天河神不顧玉帝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住在那里。人們稱這潭為“龍潭”,后人敬稱為“老潭溝”。
云臺山是“三步一泉,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我們向前走有:小潭溝、洗硯池、龍鳳峽……前方就是“不老泉”,傳說喝了“不老泉”的水能夠長生不老的。游客朋友們能夠品嘗一下“不老泉”甘甜的泉水。
我們已經聽到了“嘩嘩”的水聲,這就是著名的亞洲第一大瀑布,他落差314米,此刻我們已經看到了壯觀的瀑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聯想到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兒,剩下的時間就交給大家了,能夠拍拍照,給自己留下永恒的記憶吧。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2
——開場白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這座城內居住著某一個人,其實不然,而是因為城內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翻開歷史的書卷,三千年建城史有跡可查。在浩瀚的長河中,朝代更迭,歷史波瀾起伏。隋開皇年間,一個響亮的名字終于問世———韓城!
中國西北、關中東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的屹立在渭北平原上。“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貌造就了它的沃野千里,物產豐富。憑借良好的水土氣候,得名“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更是憑借盆地似的地形,高產煤炭,得名“渭北黑腰帶”,因此,形成了以龍門工業園區為主的經濟龍頭。
探索古老文化,領略風土人情。韓城自古風水寶地,人杰地靈,文物薈萃,物華天寶。經過時代的回縮沉淀,韓城形成了“一城文化,滿城歷史,一座城市,滿城景區”的格局。追溯上古,夏商雍州,大禹“導河積石,至于龍門”。順民意,利民心。黃河咽喉,鬼斧神工般驚現韓城。人類最早之工程,開啟一代之先河。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千年遺址,十余處散布城鄉內外。回望西周年間,韓城受封梁伯國和韓侯國都城,至此,忠實地記錄著一個民族的興衰演變。
在韓城,司馬遷祠建筑宏偉,頗有虎踞高山之勢,當屬眾景之冠。史圣之千古,司馬之遺風。功業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從皇帝至漢武帝后期,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字字珠璣,中華上下三千年史跡盡收筆下。在司馬遷祠不遠處,三義墓見證著兩千多年前趙氏孤兒程嬰的忠肝義膽,和司馬遷一樣永垂不朽。
在上個世紀,韓城與麗江、平遙古城齊名,如今,這座養在深閨中的古城正在揭開面紗。五街七十二巷分布著風格迥異的古建筑770余棟,其中最核心的當數全國縣市之最的博物館。文廟,東營廟,城隍廟。三廟貫通,南北一線。功能迥異,建筑久遠。上至唐宋,下至明清。尊儒尚學,蔚然成風,由來久已。輩輩出人才,終獲得“科舉之鄉”,“解狀盛區”、“士風醇茂”之美譽。
對于想要探秘的朋友來說,被評為20__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的梁代村絕對不能錯過,沉睡三千年的兩周芮國地下王陵的橫空出世,賽過殷墟,繼于兵馬。規模之大,數量之多,等級之高,保存之完好,真實的展現了古芮國的鼎盛繁榮。如此的神秘,不只是墓葬群,在千百年來民族大融合中,歷史給我們送來了大批元代建筑,尤以普照寺和大禹廟為最,無愧于陜西文物大省之榜首。借以良好的地理環境、辛勤經商的百姓以及文史之鄉的人才輩出,人類居住的活化石黨家村更是稱絕,它的古樸典雅把我們帶到670年前的明清昌盛,讓我們一覽民居瑰寶的風采,體驗一次韓城黃河岸邊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鑼鼓之鄉的魅力。
韓城,擁有的不僅僅是濃厚的人文風情,西部原始生態森林給這座古城披上了天然的綠色屏障。薛峰水庫,猴山盛景,香山紅葉,大嶺風光,象山奇石,玉山神韻,各有特色,美不勝收。珍禽百種,國內罕見,真乃“韓城后花園”。
在之際,我們將人文與自然相結合,大手筆、高姿態的為40萬韓城人民謀利。高舉“五型城市”建設旗幟,借省內計劃單列市、陜文投振興韓城旅游文化產業、黃河金三角、關中—天水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陜西東大門建設等機遇,把工業與旅游業擺在同等重要地位,向陜西五強、全國百強經濟縣市進軍叫板,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韓城旅游局的帶領下,不久的將來,韓城會在國內鶴立雞群,成為全球喜愛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3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這個地點旅游。這個地點是一片沃土,遠在四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1951年,在長春地區的榆樹市發現人骨化石一批哺乳動物化石。出土物證明,早在遠古時代,在長春這片土地上的古代人類已進入了智人時期,屬舊石器晚期,母系氏族社會初期。1984年,在農安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原始農業已特別發達,并掌握了原始紡織技術,已進入著裝時代。
長春地區最早出現的都市是“夫余王城”。從東漢到西晉,夫余族國家一直臣屬中原王朝。公元493年被北方勿吉族所滅。公元494年,夫余王為勿吉所逐,率妻孥投奔高句麗,從此國亡。北魏至高初,高句麗富強 。本來的扶余故都為高句麗的扶余府。公元668年,唐破高句麗。
自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之后渤海人興起,族建立了渤海國。今長春地區屬西京夫余府和莫頁頡府夫余府,府治在今長春市迤南。北宋時期,建立了遼帝國,并設遼東京道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北宋末年,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各部不堪統治者壓迫,其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1115年攻破黃龍府。阿骨打即稱帝,國號金,年號收國元年。并于1140年改黃龍府為濟州。遼金時代是長春地區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金國曾多次進犯中原,公元1126年,金兵掠宋朝徽欽二帝北走,曾把他們一度軟禁于此。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曾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指的一定是這個黃龍府。公元1234年,金為蒙古所滅,1271年蒙古族政權改國號為元。這一帶成為蒙古游牧之地。1644年清兵入關時,今長春地區的蒙古族人口與滿族人口皆為八旗編制。清王朝建立柳條邊,履行封禁政策,愛護關外陵寢,愛護皇家圍場,保證江北貢品人參、貂皮、東珠、鹿茸等資源、防止各族人民流動遷徒,防止漢人進入開發并愛護滿族騎射尚武的風俗。時光流逝,這個地點曾創造過光輝的文化和物質文明;幾度滄桑,這個地點曾是廝殺和征戰的戰場。這個地點的歷史遺跡,默默地陳訴當年往事和千秋功過。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4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叫我小李就好了。今天我們要去云南的麗江古城。現在,我們準備登機了,請保管好您的隨身貴重物品,謝謝!
麗江古城位于云南省麗江縣玉龍雪山下的一塊兒海拔2400米的高原平臺上,總面積為3800平方米,1997年聯合國教育文組織將麗江古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我們現在前往大研古城。大研古城與其他古城不同,沒有城墻。據說這里的統治者姓木,忌緯加上方框而成困字。
游客們現在我們來到玉龍雪山下,請大家穿好大衣,備好氧氣,我們準備登山。大家看,這些厚厚的冰雹、冰和雪都是經過長年積累而成的,有很多人都會來爬著座抬頭不見頂、低頭不見尾的玉龍雪山。
今天的游覽就要結束了,在云南的這段時間里。希望大家玩得愉快!同時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您們,我們有機會再見!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5
為了使大家對布達拉官有一個概括的了解,我先把布達拉宮的基本情況及其簡要歷史作一個介紹。
布達拉宮坐落在拉薩市中心的瑪布日山上,因該山巖體及土壤略呈紅色,所以漢語稱為紅山。它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高119米,共13層,大小房問20xx多間,大的佛殷34個,紅宮與白宮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忉松贊干布時期。我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松贊干布。6世紀初,吐善的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繼承了王位。這位贊普生下來就有很多殊異的地方:他的頭上生就一個阿彌陀佛,因此有人稱他“雙頭王”。雙頭王生下就會說話,他對父王和母后說:“我可為一切生靈之主,將高興地坐在贊普的寶座上”。13年后,松贊干布繼承了王位,先后兼并西藏地區諸部,定都拉薩(邏娑),發展生產,創文字,定法律,立官制軍,建立了吐蕃奴隸制政權。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善,松贊干布為其“營造宮室,以居公主”。史書是這樣描述的:在紅山那里,筑起三道圍墻。然后,在圍城當中,修起了堡壘式的宮室九百九十九間,叉在紅山頂上修起一間來湊足千間之數。這些宮室都裝有金鈴、珍珠網等物,顯得十分壯麗,真與天官媲美。后因戰亂失火等磨難與滄桑,僅存法王洞和超凡佛殿兩處。
公元17世紀,五世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在青海蒙古族和碩特首領固始汗的武力扶持下奪取全藏政權。此后不久,他的經師、甘丹寺大法臺林麥夏仲?貢覺群培等人倡議新建一所用以指揮全藏政治活動的中心宮殿,以鞏固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擴大政治影響。1645年藏歷四月一日,五世宣布重建布達拉宮。用了三年時間重建了白宮,他圓寂后,其總管第巴桑杰嘉措又修建了紅宮和五世靈塔,后經歷多次的擴建,才有今天的規模。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開始參觀布達拉宮。眼下我們跨過平措堆朗大門的門檻,就可見到門廊兩邊繪制的“護法四天王(四大天王)”巨幅壁畫,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執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執絹索;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執寶幢。每幅畫均高約6米.寬約2.5米。內門兩側正面墻壁上還有兩幅女神畫像。這里原來有一根用整棵樹干做的門閂,曾令許多人驚訝不已,可惜現在巳不見蹤影。這是從布達拉宮正面人宮的必經之路。
現在我們要經過這個窄窄的廊道,這兒沒有窗戶,只有幾個深邃的墻洞,透過墻洞,大家可以看見厚達數米的宮墻,宮墻是用三合土堆制,石頭砌邊而成,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建筑工藝在1300年前非常少見。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面積1600平方米、離地面六七十米高的寬闊廣場,這就是專供喇嘛在節日期同觀賞跳神、藏戲表演的場所,藏語稱“德陽夏”,意即東歡樂廣場。每逢藏歷十二月二十九,在此舉行布達拉宮跳神節,達粕喇嘛在白宮第七層東日光殿觀賞,地方高級僧俗官員、拉薩三大堪布(相當于住持)也要出席陪伴。拉薩的市民也可上山觀看表演,屆時廣場人山人海,氣氛十分熱鬧。跳神的內容大多是講述佛法的靈異和喇嘛的傳奇故事。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6
大家好:
首先,歡迎大家到韓國首爾來旅游,下面就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具有東方神秘與西方文明的國家吧。
下面介紹一下本次旅游的行程:我們今天第一個景點是利川溫泉,體驗一下特色的溫泉。這個溫泉必須男女分開,不允許穿衣服的哦。不能接受的游客可以穿著泳衣到戶外的溫泉泡,在冰天雪地中泡溫泉,非常特別,還可以到泳池游泳。三樓的休息室也很多項目、桑拿、石屋等等。
韓國利川溫泉
下午,我們到首爾著名的陽智滑雪場,到那里可以過一把滑雪癮。雖然今天沒下雪,滑雪場照常開放。南方來的游客一定很渴望這個項目了。
韓國陽智滑雪場
明天上午,我們前往象征首爾6XX年歷史的“北村韓屋村”,可以讓你感受一下韓國歷史古都的往日情懷,《大長今》的大部分背景都是在這里拍的。
韓國北村韓屋村
下午,我們到首爾著名的南山公園,可以進距離觀賞首爾城市標志n首爾塔,俯瞰首爾全景。很多韓劇都是在這里拍攝的。
南山公園首爾塔
櫻花盛開的南山
第三天,前往參觀景福宮,“景福宮”是韓國的故宮,雖然沒有中國的紫禁城那么大,同樣地它歷史悠久。接著,參觀旁邊的大韓民國總統官邸青瓦臺,雖然不能進去,我們可以到那里拍照留念。
韓國景福宮
下午我們參觀“戰爭紀念館”,館外,展出了韓國歷年的軍事武器,有飛機、坦克、大炮等等。紀念館內,詳細介紹了韓國歷史以來的站爭。特別是北朝鮮和韓國的戰爭,除了展品,還有視頻、皮影動畫。大家只要選擇中文,就可以看到中文說明和解說,非常詳細和方便。韓國的歷史可以從那里了解得一清二楚。那里保存了韓國至今的戰爭歷史
韓國戰爭紀念廣場 韓國戰爭紀念館
除了形成,我再介紹一下韓國的文化。韓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亦保留了不少傳統文化。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腳的小桌,賓主席地盤腿而坐。年青人更會在長輩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腳底上,絕不能將雙腿伸直,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韓國人非常節儉,總喜歡用最小的面積發揮最大的作用,如果遇上房間太小,可以將餐桌擺在院子里,鋪上席子便可。不過,現代的韓國人越來越崇尚外國潮流,無論餐桌或者飲食禮儀,都離傳統越來越遠了。
韓國的飲食文化
就從餐具談起吧,韓國人同我們一樣使用筷子,但他們使用的多為金屬筷,餐館里見不到一雙竹木筷子,更不用說一次性的“方便筷”了。金屬筷爽利、衛生、經久耐用,一次性的簡易筷子太浪費,即消耗資源又污染環境。僅此一點,我就覺得是我們應該仿效的。
韓國人傳統飲食比較簡單,主食為米飯,愛吃泡菜,幾乎每餐都有,精致盤碟中能擺出不少花樣:白菜、蘿卜、辣椒,既開胃也好吃,餐桌上的素菜顯然比葷菜多。韓國菜跟我們中國的東北菜比較接近,你們廣東人可能吃不習慣。
現代韓國人以男性工作為主,女性負責照顧小孩。韓國男人是不去逛商場的,逛商場大部分是女性,大家到商場就可以看到這情景。韓國的家長從小要求小孩要付出勞動才有收獲,小孩要零用錢不需先付出勞動,家長按勞動付出報酬。
韓國的特產是人參、化妝品、泡菜,大家可以帶些手信回去哦。
好,今天就先介紹這么多,接下來由大家自己來體驗吧。
預祝大家本次旅游愉快!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7
留下了數千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唐代大詩人李白三上九華、五游秋浦,寫下了數十首贊美池州山水的傳世詩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的不朽詩句,九華山由此得名。杜牧的千古絕唱《清明》詩更使貴池杏花村名播青史,名揚中外。歷代名家大作為池州增添了奪目的光彩,“千載詩人地”的美譽歷經歲月磨礪更加燦爛。始于母系社會的貴池儺戲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為池州旅游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
池州佛教文化特色鮮明,源遠流長。聞名遐邇的九華山是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岳型風景區。公元719年,新羅國(今韓國)國王近親金喬覺(法號地藏)渡海來唐,卓錫九華,苦心修行75載,于99歲圓寂,其生前逝后各種瑞相酷似佛經所載的地藏菩薩,僧眾們便認定他是地藏應世,九華山遂被辟為地藏菩薩道場。地藏菩薩立下了“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是大愿菩薩,他能幫助信眾實現各種美好的誓愿。其后僧眾云集,寺院日增,特別是明清以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貴池民間素有“無儺不成村”的諺語。幾乎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儺事活動。目前,流行在貴池東、南部的眾多村落以及青陽縣的陵陽、杜村等鄉。它的活動,僅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緣關系或姻親關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為范圍。反映出古老的農耕文化特色。
儺,源于原始社會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內驅趕疫鬼的卜辭。《論語·鄉黨》已有“鄉人儺”的記載。到了漢代,宮遷每年舉行“大儺”儀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種神獸,舞蹈驅除鬼魅外,還有手執鼗鼓的侲子合唱禮神的歌曲。貴池的逐疫活動也稱作“儺”,當是沿襲了中原的古代儺文
儺戲
化傳統。倡貴池地處長江以南,古代為吳越和荊楚之地,屬水稻作業區,所以,貴池儺又具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與越、楚文化長期交融的產物。儺在貴池流傳的歷史,不見史籍記載。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風土篇》最早對貴池一帶的儺事活動作了簡單勾勒。記載的活動內容與今日對比,仍然基本相同。清人郎遂編纂的《杏花村志》記載池州府治的四鄉儺隊八月十五日朝覲梁昭明太子蕭統(池人奉為“土主”)的活動最為詳細。證明,在清順治以前,貴池每當秋季,要舉行全境范圍的朝覲“土主”活動體現著對土地春祈、秋報的農耕文化傳統。從現存的儀式舞蹈、戲劇和音樂以及民俗活動各方面考究貴池儺是長期文化積淀的產物。它既有著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內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響;在藝術方面,古代文化的層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現,如漢代的紱舞、矰舞,唐代的胡騰舞、西涼伎等;在戲劇方面,也可以看出變文、詞話、傀儡、村俚歌謠及至宋雜劇、南戲對儺文化的影響。因此,貴池儺具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
清咸豐以后,由于多次戰爭影響,儺事活動在貴池逐漸式微,一些家族的儺戲失傳,未失傳者也由于中輟時間過長而呈現伎藝的退化。60年代后期,儺事活動曾一度匿跡。1982年以來,在一些村莊陸續恢復演出活動。
現在,池州儺在劉街鄉姚街村、太和村等地流傳已久。每年正月十五日,都要在固定地點舉行大型的儺戲演出、祭奠等活動。充分表達了古樸的農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祈禱與期待。
池州百荷公園
。池州歷史文化底蘊積淀深厚,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晚唐杜牧、北宋包拯等歷史名人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李白、蘇軾等眾多文人雅士都曾駐足尋芳,留下了千余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為池州贏得了“千載詩人地”的美譽,始于母系社會的池州儺戲更被譽為“戲曲活化石”。
全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華山不僅自然景色秀美,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廟百座,僧尼千人,是著名的國際性佛教道場。
池州境內被稱為“華東動植物基因庫”的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牯牛降?,古木參天、千溝萬壑、山水相映,素有“第二黃山”之稱。
被譽為“中國鶴湖”的亞洲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區——升金湖,湖水清澈如鏡,沿湖煙樹迷蒙,一派江南水鄉好風光。
池州秀山門外的杏花村?,原只不過是幾間普通的茅舍酒肆,毫無名氣可言。杜牧的一首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令杏花村名播青史,飲譽天下。
位于市區東1。5公里的齊山?,貌似伏虎,首東尾北,是以巖溶地貌為主的自然景觀。歷史上有“江南名山之勝”的稱譽,山上高丈余的“齊山”兩個大字,風骨遒勁,鐵筆如虬,是包拯出守池州知府時親筆書寫。市區東郊的平天湖?,綠水青山,煙波浩淼,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是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訓練基地。
此外,大王洞?和九華天池?風景區都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大王洞?坐落在池州西南的牌樓鎮,規模宏大,奇景天成,堪稱“洞中大王”;九華天池?位于池州市馬衙境內,景觀奇特,被譽為江南的“阿里山”。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8
[從山腳至慶云寺停車場]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進入鼎湖山這個“綠色寶庫”尋幽探奇,希望在這個旅程中能讓各位既領略到山岳景區的美景野趣,又洞悉大自然中生態的奧秘,一洗現代都市人被滾滾紅塵漸沾染的世俗情懷。
鼎湖山、丹霞、羅浮、西樵并稱為“嶺南四大名山”,鼎湖原作“頂湖”,因山頂上原來就有個天然湖——天湖。可到了明、清的時期,文人墨客說它中鋒圓秀,山麓有三條山脊向下延伸,遠遠望去,極象一個寶鼎坐落在群山之中,就雅稱為“鼎湖”,并演繹出種種神話傳說來。
鼎湖被譽為“嶺南名山”,一是因為山上的慶云寺久負盛名,是嶺南名剎,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道教重點寺觀之一;更重要的是它以“北回歸線上的綠洲”而享譽海內外。
我們打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一個特異的地理現象;在北回線(北緯23度—26度)附近,大都是熱帶、亞熱帶氣候,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沙漠和草原。我們再打開世界植被圖看,在北回線經過我國的云南、廣西、廣東、中國臺灣等省區,由于受暖濕的東南季候風的影響,加上夏、秋季頻繁的臺風,給該地區帶來了充沛的雨水,呈現出與旱沙漠地區同然不同的自然景觀。這里是廣東省省鳥白鷴的主要棲息地。195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個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1978年被列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定位站。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與生物圈”計劃的定位研究站,1982年,國務院有將星湖(含七星巖、鼎湖山)列為全國第一批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整個鼎湖分為天溪、云溪和天湖三大景區。我們今天的游覽主要在天溪、天湖景區,至于云溪景區,為了給后世留下一些可供享用的資源和環境,暫且不開發。
[慶云寺停車場至慶云寺]
游客們,下車了,大家都感受到那沁人的清涼了吧。這里的年平均氣溫21度,日平均氣溫往往比鄰近的地區低2—4度。在炎炎盛夏,更比肇慶市區低出5—7度,確是天然的“避暑山莊”。
在鼎湖的自然保護區中,珍稀物種、古樹古木,都掛上了說明牌。這棵大樹是格木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我們面前的這棵就是橄欖家族中的巨人——烏欖,它已超過400歲了。
所謂“圓藤常見,扁藤罕有”。現在各位有幸一睹的就是眼前這種扁藤——扁擔藤,它是木質的大藤本植物。
[慶云寺后平臺]
各位游客,從我們這里幾乎可以看到鼎湖整個山林的相貌。瞧;山頂與最低谷的高差不大,只有950米,但小氣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垂直分布卻比較明顯,山頂植被以草叢灌木為主,往下依次為針闊葉混交林、常闊葉林、季風常闊葉林、溝谷雨林和山腳溪流邊的河岸林,因此,這里不光終年松蔭入檻、山色侵軒,而且一年四季都春意盎然。
[慶云寺側門至補山廳]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挑選清幽蔭涼的山林隔絕紅塵,潛心修煉,一旦寺院建成后又指望信眾日增、香火鼎盛。因此,僧人對林木的關注,主觀上是維護寺院的風水,讓香客進香時兼能欣賞林巒,客觀上就保住森林的原始生態。慶云寺側門這塊碑,就是清康熙年間慶云寺的二代祖立的,強調山下村民不得以任何借口砍伐山林,“違者一并呈究”。
[補山亭下]
這樹學名海紅豆,俗稱相思豆。這是由一棵木棉和龍眼因表皮受創,愈合后長在一起的連理樹,人們把它稱為“姻緣樹”。這是李科的植物叫“萬壽果”,它的肉質果實蒸熟后甜滑可口,用來泡酒飲后更可以養顏抗老。所以,這幾種植物便組成了“相愛——結婚——皆老”三部曲。
你們看那棵橫長著的大榕樹,它身上長滿了寄生植物。附生、寄生植物也是熱帶雨林的一大生態特征。它那下垂的氣根,延伸到其它植物身上的往往會將寄主緊抱不放,吸取其養分并將其活活勒死!這是植物生態學的又一大特征——絞殺現象。不單小葉榕有這種現象,許多木質藤本植物也會對寄主實施絞殺手段以求自身生存。
[半山廳至山腳停車場]
在距今約3億年的時候,是蕨類植物的全盛時代,也是恐龍擔任動物主角的時代。地球上第四紀的冰川浩劫使大量的野生植物滅絕,木本蕨桫欏卻奇跡般幸存下來,最高可長7、8米,被人們稱為“活化石”。其中的黑桫欏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這一叢是特意移栽在路邊讓游客觀賞的。
山腳溪邊這一帶是“河岸林”。喬木層和水蒲桃為主,常見植物還有鴨腳木、假蘋婆、廣東潤楠等。
我們在森林已走了好長的時間了,鼎湖山給你留下一個怎樣的印象?我們可以歸納出“山幽、林綠、水碧、氣清、景美”這五大特征。
森林是人類的搖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破壞森林就是對人類祖先的一種褻瀆行為!
現在人們都普遍認識到;森林是地球維護生態平衡最積極的因素,是全球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支柱。我們要維護自然生態動態平衡,要保護地球。我的講解完了,謝謝。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9
你們好!歡迎您來到長城游玩,希望我們的服務能讓您多一份歡樂,也希望您能玩得開心,玩得盡興,玩得滿足。接下來,我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長城的概況。
長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各個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將各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
長城,遠遠望去像一條長龍,在巍巍群山之間蜿蜒盤旋。它全長一萬三千多里。國父孫中山參觀長城后,評價道:“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
我們今天游覽的是修筑在八達嶺上的一段長城。這段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臺”,也就是方形的城臺。在這“烽火臺”上,周幽王還曾經導演過一起“峰火戲諸侯”的歷史鬧劇。
在秦始皇修筑長城時,動用了百萬之眾,竟占全國人口的1/20!想當初,古代人民艱苦勞動,才把那一塊塊重達千斤的條石、城磚抬上這峭壁深壑。因此,為了尊重古代的勞動人民,我在此提幾點要求:
1、不要亂涂亂畫。
2、不要把塑料袋、廢紙等垃圾隨手丟棄。
3、不要破壞建筑物。
西夏時,在此設“黑山威福軍司”及“威福軍城”,為軍事重鎮。西夏時代的城垣,每面長約240米,現尚存南墻及南城門遺跡,暴露地表高約2米。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在此設置亦集乃路總管府。
長城,用“舉世無雙,獨一無二”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今天,就讓我們懷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心態登上它,領略它的雄偉,壯觀。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10
大家好!我是這次帶領大家游覽平遙古城的導游小李。接下來的時間我將會為大家介紹古老的平遙古城。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4A級景區,始建于公元前820年——公元前782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大家看到的這座高大雄偉的城墻有6163米長,12米高,重建于1370年,垛子處高約2米,頂寬約3——5米。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古城里面仔細看一看吧!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20年左右歷史了。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個蜿蜒的巷子組成。這四條大街中的南大街是平遙古城交通脈絡的中軸線,從東西大街的銜接處開始,到大南門結束,以古市樓貫穿南北,在街道兩旁,琳瑯滿目的飾品和可口的食物都擺在店鋪的柜臺中,是平遙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從下西門開始,到東和南大街的交匯處,與東大街呈一條貫通的主街。西大街是中國著名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街,所以西大街又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的名稱各有來頭,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的標志,有的源于祠廟,還有的已經不知道名字了。
平遙古城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鳥瞰古城,它形似龜狀,城門六處,南門為烏龜的頭,門外兩眼水井似龜眼,北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東西一共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都是向南開,只有下東門是向東開,據說人們是為了不讓烏龜爬行才把它的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臺上,所以平遙古城又叫龜城。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里,大家可以自行參觀古城,參觀過程中,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刻亂畫,文明游覽。謝謝大家!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11
越南旅游導游詞
各位團友,大家早上好!昨晚睡得怎么樣,是不是因為今天要出國了,所以興奮得睡不著?那么現在我們起程,去做一回外國人。今天是我們旅程的第一天,也是我們最辛苦的一天,從南寧/北海到我們的邊境城市東興,全程220公里,大概需要3個小時左右,到了東興,我們還要等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不等,然后到了越南的芒街還要再等等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然后再乘坐兩個半到三個小時的快艇到達下龍灣,用了晚餐后,再乘坐兩個半小時的車到達越南的首都河內(乘坐五個半到六個小時候的車到達下龍的首都河內)。
今天這么一天,基本上都是在船上/車上渡過的。 不知大家對越南的印象怎么樣?越南的全稱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也是個社會主義國家,位于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老撾、柬埔寨交界,東部和南部臨海,海岸線長3260公里多,和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山水相連,兩國邊界線長1300多公里。 越南的總面積為33萬平方公里。越南的國土兩頭寬中間窄,從北向南呈一個拉長的“S”形。
東西最寬處從東北部的廣寧省芒街到西北越南邊境長600公里,最窄處在中部的廣平省,僅50公里。在這個面積相當于我國廣東省的國家里一共有57個省,4個直轄市(河內、胡志明、海防、頭頓),下設502個郡。 越南是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有著“一根扁擔挑著兩筐稻米”的美稱。“一根扁擔”是指越南中部的狹長地帶的長山山脈;“兩筐稻米”是指越南的南、北方各有的最大的平原。越南南方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又稱九龍江平原,總面積61000多平方公里,是越南南方最富饒的地區,也是世界著名的稻米產區。北方最大的平原是紅河三角洲,面積約15000平方公里。由于越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從19世紀中葉起,法國殖民都把越南視為“開啟東南亞的鑰匙”,此后也就上演了抗法援越和抗美援越。
越南的全部國土都位于北回歸線以南,除高山地區以外,基本上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年均氣溫都在22攝氏度以上,每年的5月至10月雨水集中,稱為雨季;從11月到次年,降水稀少,天氣干燥,稱為旱季。在越南的中部,每年5月至8月常常刮一種“梵風”,氣溫可達37攝攝氏度,相對濕度下降45%,這種風短為兩三天,長則十天半月,風邊最強時往往在午后,所到之處農作物迅速枯黃,如同被火燒過一樣,因此把它稱為“梵風”。 越南是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4個民族,在這54個民族中,有10個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其中最大一的個民族是“京”族,占全的85%以上。越南古代一直采用漢字,后來在漢字的基礎上創立了喃字,16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進入越南后開始創立拉丁化文字,20世紀初期這種文字才取代了漢字,成為國語。
越南與中國一樣,越族也是按照農歷過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最重視的是春節,年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吃用黃精葉包的糯米粽,個頭要比我國的大,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取自古代天圓地方天地合一的含義,象征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大吉大利。有這些節日,當然也少不了十二生肖,越南的十二生肖中,有屬貓的,剛好和我國十二生肖里屬兔的相替換,到了越南,兔子就變成了貓。 在我國,湖南和海南都有嚼檳榔的習慣,越南的農村以及城鎮一部分居民有嚼檳榔果的嗜好。他們將檳榔切成小片,與一種叫 “萎”的藤類植物的葉子和蚌灰同時放在嘴里嚼,三種物質一經混合,立即發生化學反應,變成血紅色的汁液。長期地嚼檳榔,牙齒就會被染成黑色。檳榔是越族人民傳統的婚姻信物,農村中求婚時要有檳榔作為“信”,對方收下即表示同意。 越南的姓名與中國漢族的姓名特征基本一樣,也是三個字四個字。但在稱呼上,越南習慣稱名,在名的.最后一個字后面追加一個“哥”或“姐”,或者是在最后一個字前面追加一個“阿”字,如果我們的越南導游叫阮世勇,那么我們稱他為阿勇就行了。
除了上面這些外,在越南還有幾處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去到越南,我們可以領略越南的四大怪以及四大苗條。
四大怪: 1、男人頭上綠帽戴(綠帽的三大功能:1、隱蔽;2、當椅子;3、當水杯) 2、女人帕子往臉上蓋(保護臉部皮膚) 3、女人的裙叉開到褲腰帶 4、鈔票都用麻袋袋(一元人民幣等于1700—1800越南盾)
四大苗條: 1、國地苗條(拉長的“S”形) 2、人苗條 3、房屋苗條(寬4。5—5米,長15—20米) 4、道路苗條
旅游導游詞范文 篇12
大家好,我是這次的小導游。我姓藍,大家能夠叫我小藍,期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渡過這愉快的一天。
我們這次是要去看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布達拉宮。下面請由我介紹一下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
我們此刻步行來到了拉薩最寬闊最漂亮的北京中路。大家往下看,我們已經站在了鋪著長方形花崗巖的北京中路上。大家看布達拉宮是不是只見一片青綠的草坪后面,橫著有一堵高而堅固的圍墻呢?圍墻后面便是紅山及其山頂上的雄偉宮殿。因為底部和東西兩岸則為白色,所以人們稱作白宮。中間頂部是褐紅色,人們稱作紅宮。一排一排的窗口四處都涂滿了黑色,白、紅、黑、這三種顏色是不是很漂亮呢?
好了,這天就游覽到這,明天我們再來游覽布達拉宮的其它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