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精選16篇)
孔繁森 篇1
學習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讀準每個字音。
2、理解課文中生字詞的意思。初步了解“請求”和“懇求”的異同。
3、了解生字的結構,知道生字筆順。
重點、難點 理解生字詞的意思;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學習時間共 三 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15 孔繁森
2、指名認讀,注意讀準前后鼻音。(指導學生“孔”的寫法。)
3、簡介孔繁森。
山東聊城人,1944年7月出生,1961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援藏干部,曾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稱號。1994年11月29日,在赴新疆考察途中,因車禍不幸以身殉職。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3)讀得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出示生字詞:優秀、援藏。
。1)讀詞語并理解意思。
。2)指導學生書寫“優秀”兩個字。
。3)書空練習。
3、各自輕聲讀第二自然段,出示生字詞:
拉薩市 曲尼 貢桑 地震
。1)讀詞語,理解意思。
。2)指導寫“尼”。
(3)書空練習。
4、指名讀第三自然段。畫出生字詞:獻血、懇求、勉強
(1)領讀詞語,理解意思。
。2)了解“血”是多音字。
。3)區別“請求”與“懇求”的異同。
5、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營養費、幫助、漢族、熱淚
。2)領讀生字詞。
。3)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4)分析字形。
營:共十一筆,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禿寶蓋和兩個口。
費:共九筆。上下結構,上下部分各占一半。
助:共七筆。左右結構!扒摇暗淖詈笠还P為”提“。
三、課堂作業。
1、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按筆順書空練習生字的寫法。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按筆順寫好每個生字。
重點、難點 指導朗讀、寫字。
學習時間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復習提問。
1、讀下列生字詞。
孔繁森、曲尼、漢族、請求、優秀、幫助、獻血、市民、營養費、熱淚、援藏。
2、口答:
。1)找出課文中“藏“字組成的詞語。
。2)“血“字有幾種讀音,分別組成詞語。
二、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尼:怎么記“尼”?著重指出“匕”的筆順:撇、豎彎鉤。“撇”不穿過“豎彎鉤”。
助:共七筆。左右結構。“且”的最后一筆為“提”。
秀:共七筆,上下結構。上面是“禾”,下面是“奶奶”的“奶”的右半部分。著重指出“秀”的第六筆是:橫折折折鉤,一筆寫成。
費:共九筆。上下結構。上下部分各占一半!案ァ,無筆,筆順是:橫折、橫、豎折折鉤、撇、豎。
2、其他要描紅的字。
市:共五筆。第五筆(豎)與第二筆(橫)相接,但不出頭。
漢:共五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優:共六筆。左右結構。第五筆是豎彎鉤,最后一筆是點。
營:共十一筆。上下結構。上面是“卄”,下面的“冖”和兩個“口”要寫得稍扁。第二個“口”要寬于第一個“口”。
3、描紅練習。
三、初讀指導。
1、全文一共幾個自然段?說說每一自然段的內容。
第一自然段寫孔繁森是優秀的援藏干部。
(齊讀第一自然段,指出重音:優秀)
第二自然段寫孔繁森收養了三個藏族孤兒。
。ㄖ该x,重音:自己 對待親身兒女)
第三自然段寫孔繁森到醫院請求獻血。
(指名讀,重音:悄悄、請求、再三、懇求、才)
第四自然段寫孔繁森獻血供孤兒讀書,藏族同胞非常感動。(指名讀。重讀:感動、熱淚、光明、中國)
2、練習朗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1)各自練習。
(2)同桌互相聽讀,提出意見。
。3)指名朗讀,評議。
四、課堂作業。
1、朗讀課文,做好復述課文的準備。
2、習題3:讀讀、抄抄、再聽寫。
板書設計:
16、孔繁森
優秀援藏干部
收養 獻血
藏族 供孤兒
孤兒 上學
關心人民 無私奉獻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懂得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復述課文。
學習時間第(三)課時
學習過程
一、精讀訓練。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這一段講孔繁森是一個怎樣的人?
教者指出:這樣寫,使我們對孔繁森有一個總的印象。
過渡:孔繁森怎樣優秀呢,文章著重寫了一件事,一件什么事呢?下面我們來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默讀課文回答。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想:這一節共有幾句話?講了什么?
。2)指名讀第三句話后,出示下列句子,要求:讀一讀,想一想,這兩句話在表達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a、孔繁森撫養他們。
b、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孔繁森是真誠來獻血的,我們可以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
a、大家一邊讀一邊在書上做記號,準備回答。
b、討論:從“夜里”和“悄悄”兩個詞語,我們能看出什么?
c、出示一組句子,要求:讀一讀,說說括號里詞語的意思。
a、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來到醫院,(請求)獻血。
b、經過孔繁森的再三(懇求),醫生才勉強答應。
想一想:課文中的“勉強”是什么意思?
教者小結:從醫生起初的“沒有同意”到后來的“才勉強答應”,也說明孔繁森獻血的真心誠意。
(2)男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提問:“藏族同胞知道了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藏族同胞們是怎樣感動的?他們為什么這樣感動?
。2)齊讀歌詞。
教者講:歌詞贊頌了光明和中國,贊揚了民族團結。
二、總結。
按課文內容填空。
孔繁森收養了( ),用獻血換來的營養費幫助他們( 。?追鄙媸且晃唬ā 。ⅲā 。┑膬炐愀刹俊
三、復述課文。
1、討論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
2、學生練習復述。
3、指名復述課文。
四、課堂作業。
復述課文。
教學反思:當我介紹孔繁森的故事時,孩子們眼睛一眨不眨,有的孩子都感動地流下了眼淚,最后的小詩讀得也很出色!我也深深被孩子的朗讀感動!因勢利導對孩子進行廉正教育,如果世界多點像孔繁森一樣的好干部,我們的感動不止這么一點!
孔繁森 篇2
本課題教時數: 3 本教時為第1教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寫好本課的生字“孔、優、助、漢、秀、營、費”。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寫字
對策:隨課文識字,寓識于讀。加強寫字指導,確保寫字時間。
難點:讀通課文。
對策: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教學準 備
生字卡片
一、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2. 簡介孔繁森的事跡。
二、初讀課文
1. 自由練讀。
。1) 畫出生字詞,正音。
。2) 畫出長句子,多讀,讀通。
(3)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 指名分段試讀課文,相機指導。
第1段:優秀、援藏、干部
第2段:拉薩市、失去、孤兒、撫養
第3段:請求、獻血、答應
第4段:感動
3. 范讀課文。
4.學生齊讀課文
5.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正在干什么?
6.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的是什么事?
三、教學生字詞
孔、優、助、漢、秀、營、費
。1) 指名讀生字,正音。
(2) 指導分析字形。
。3) 學生按筆順描紅。
四. 作業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抄寫生字。
第二節中的長句,尤其是第二句三個人名學生讀時,很饒口一定要指導讀通順。
16孔繁森
本課題教時數: 3 本教時為第2教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孔繁森的崇敬之情。
3繼續學寫剩余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正確美觀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激發學生對孔繁森的崇敬之情。
對策:緊扣文中的詞句以及重點段落,激發學生情感,進而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掛圖
一、復習導入
認讀詞語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逐步出示:
孔繁森是一位干部。
孔繁森是一位援藏干部。
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2、比較讀這三句話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我體驗,朗讀句子
。1)小朋友自由讀這一自然段,根據你的理解,你認為怎樣讀最好,就怎樣讀
。2)同桌互讀,交流自己的朗讀方法
2、理解重點句,進行情境體驗
出示: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1)撫養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是誰撫養了誰?
。2)小朋友,是誰撫養了你們?(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怎樣撫養你呢?你會用這個句式說說嗎?
爸爸媽媽(為我)(幫我)(給我) 他們撫養了我。
。3)孔繁森就像你們的爸爸媽媽對你一樣撫養著三個孤兒。
誰會用這個句式說說?孔繁森(幫)(對)(給)三個孩子_______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4)那么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導讀好“自己的”“像親生女兒一樣”“撫養” )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著三個孩子,給他們吃的,穿的,用的,加上自己的孩子的費用,家中老母的贍養費,微薄的工資所剩無幾,現在三個孩子要上學了,可學雜費從哪里來呢?
(一)自我體驗,朗讀句子。
。1)自己認為怎樣讀最好,就怎樣讀
(2)男女生對讀
。ǘ├斫庵攸c句子
出示: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來到醫院,請求獻血。
(1)這句話你是怎樣讀的?為什么?
(2)從“悄悄地”入手引發學生思考。讀了這句話你有小問號嗎?
估計學生會問:“悄悄地”是什么意思?孔繁森為什么悄悄地來醫院呢?他為什么要獻血呢?
。3)組織學生小小組討論
(4)師生交流后再朗讀。(指導讀好“夜里”“悄悄地”)
(根據學生的生活,學生可能認為解決學費問題的途徑有很多,可以做工,可以問別人借,教師可以適當介紹阿里地區的艱苦的生活條件,而身為地委書記的孔繁森白天也不可能去做工,所以獻血在孔繁森看來是既不麻煩別人,又能迅速獲得學費的方法。
2、教師引讀:醫生認為………所以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可是孔繁森……醫生只好勉強同意。
出示文中句子:孔繁森再三懇求,醫生才勉強答應。
。1)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呢?孔繁森又是怎樣向醫生再三懇求的呢?請小朋友同桌互相認真讀讀書,想一想。
(2)比較:請求 懇求
•那天夜里,孔繁森怎樣向醫生請求獻血的?指名說后小結:(請求:有事求別人幫忙)。
•醫生怎樣拒絕孔繁森獻血?孔繁森又是怎樣再三懇求的?誰愿意和老師一起演一演?
。ń處熢诒硌葜杏幸庖淮未尉芙^獻血,從而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再三懇求,什么是勉強答應。)
•指名上臺表演后評議(重點評議再三懇求的語句是否符合人物說話的習慣,當時的心理特點。)
•學生同桌表演•再次朗讀
。ㄈ﹦撛O情境,感悟情感
出示孔繁森的圖像,
1、三個孩子知道了這件事情,想一想他們會對孔繁森說什么話呢?
曲尼、曲印和貢桑對孔繁森說:“伯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孔繁森現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愿意跟他說什么呢?
練說:孔伯伯,你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雖然孔繁森不想讓人知道他為三位孤兒做的事,但是這種無私奉獻、一心裝著別人的精神怎能不讓人互相傳送呢?藏胞們知道了這件事以后,都感動地流下了熱淚,唱起了這樣一首歌。
出示: 太陽和月亮
有同一個母親,
她的名字叫光明。
漢族和藏族
有同一個母親
她的名字叫中國。
1、練讀
2、唱一唱,跳一跳
五、在該首歌的旋律中齊讀課文
六、作業布置
1、感情朗讀課文
2、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電影《孔繁森》
七、學寫剩余生字
板書設計 孔 繁 森
獻血撫養孤兒
優秀的援藏干部
16孔繁森
本課題教時數: 3 本教時為第3教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鞏固本課生字,以及復述課文
2、進行相關鞏固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復習鞏固
難點:正確完成相關鞏固練習
對策:討論交流,教師適當引導
教學準備 小黑板
一、復習詞語
1、復習提問
3、聽寫詞語
優秀 深情 同意 年紀
答應 再三 營養 母親
二、指導學生復述課文
優秀的援藏干部---撫養孤兒---獻血—詩歌
三、組詞:
都( 。 ∈校ā 。 ∈Вā 。
部( 。 〔迹ā 。 》颍ā 。
四、抄寫詞語
1學生完成《習字冊》上的詞語。(描紅、臨寫)
2師巡視指導
課前思考:
《孔繁森》這篇課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為標題,描寫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間撫養孤兒、獻血為孤兒交學費這兩件動人事跡,贊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優秀品質。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孔繁森這個人物距離他們較遠,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前,我給同學們講了不少孔繁森的故事,使他們對孔繁森有了一定的了解,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在教學中可聯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通過回憶、發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付出。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再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想象練說在日常生活中孔繁森為三個孤兒所作的一切。從中,大家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然后,我又請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三個孤兒會對孔繁森說些什么,這樣一來,既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又理解了課文的中心思想。同時在教學當中我還引入了焦裕祿、李素麗和雷鋒三位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體會這些優秀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激勵孩子們要以他們為目標,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也要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課前思考: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解題定“情”
1、 播放歌曲《公仆贊》
2、 小朋友,你知道剛才那首歌唱得是誰?歌里唱的就是——孔繁森。(出示照片)
3、 誰來親切的叫叫他的名字?
4、 誰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嗎?今天,我們就走進他的故事,去認識她。故事的題目就叫——(板書課題)孔繁森。孔是生字,看老師來寫,左邊是個——(子字旁),右邊是——(豎彎鉤)
二、初讀生“情”
1、 先聽老師來講這個故事。(范讀課文)
2、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想自己讀一讀嗎?請你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好了,就把自然段標好。
3、 檢查生字詞。
(1) 小朋友都讀得很透入,課文中出現了三個小朋友,想認識他們嗎?(出示:曲尼、曲印、貢桑三個詞,進行認讀,同時說明“曲”是多音字)
。2)他們的名字和我們有些不一樣,他們屬于——“藏族”(出示:認讀),我們屬于——“漢族”(出示,認讀),漢族和藏族親如一家,我們親切地稱藏族朋友—— “藏胞”(出示:認讀)。當時,藏族比較落后,我們漢族就有一些人去那兒幫助他們,支援他們,這就叫——“援藏”(出示:認讀)
。3) 課文中還有一些難讀的詞語,讓我們來讀一讀,(出示其他的生字詞,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認讀)
4、 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浚4個自然段)老師就請四位小朋友來講這個故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做一個認真地小聽眾。
5、 讀了課文,小朋友,你覺得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
三、品讀動“情”
(一)觀看錄像,入境動情
1、 讓我們來看一段有關孔繁森的電影。
2、 課文中也用一句話來介紹了他,是哪一句啊?(相機出示第一自然段)
3、 讀讀這句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 孔繁森就是去支援西藏,幫助西藏人民的,最后還因公殉職,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把你心中的感覺通過朗讀告訴大家。(指導讀好這句話)
(二)深入文本,品文動情
1、孔繁森為西藏人民做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事,課文講的就是其中的一件。讓我們接著往下學,請你讀一讀課文的的第二自然段。
2、快速數一數,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3、誰來讀一讀第一句話?
(1)誰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嗎?
。2)是啊,就在1992年,西藏的拉薩市附近也發生了這樣慘痛的事,許多人都被奪走了寶貴的生命,失去了可愛的家園。(幻燈片展示畫面)
4、曲尼、曲印、貢桑都失去了親人。(出示句二)
。1)你知道怎樣的孩子稱為“孤兒”嗎?
。2)你覺得他們怎么樣?
。3)那你能用朗讀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嗎 ?
5、三個孩子可憐極了,這時候誰出現了,自己讀一讀。(出示句三)
(1)小朋友,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他們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呀?
。2)孔繁森也是這樣關心三個孩子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說話練習)
曲尼發高燒了,孔繁森
曲印衣服破了,孔繁森
小貢桑摔倒了,孔繁森
…………
(3)指導朗讀
6、這就使故事的開始i,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四、 教學生字,收放有度
1、 出示生字“優秀”,認讀
2、 怎樣記住這兩個字?(學生說,老師范寫)
3、 你在哪兒見到過“優秀”,什么時候能用上它們?
4、 描紅、書寫。
課前思考
本課講述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間撫養孤兒、獻血為孤兒交學費這兩件動人事跡,贊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在課前,可以給同學們講關于孔繁森的故事,使他們對孔繁森有了一定的了解,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這一課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怎么讓孩子能準確地找到并理解這句話呢?可以讓孩子們自由讀課文,找出全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為什么?接著,引導孩子們聯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照顧自己的。再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想象練說在日常生活中孔繁森為三個孤兒所作的一切。從中,大家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然后,可以請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三個孤兒會對孔繁森說些什么,這樣一來,既可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又可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最后,可以讓同學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孔繁森對漢族和藏族的團結所作的貢獻。
課前思考:這是一篇真實的文章,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陌生的?追鄙呛卧S人也,知道的恐怕寥寥無幾。我想,學習這篇課文,教師首先應該告訴學生這種真實。
孔繁森的故事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每次讀課文,眼前總會浮現出影片《孔繁森》中相應的一個個感人鏡頭。作為一名援藏干部,孔繁森對西藏、對藏族同胞傾注了自己深厚的情感。課文記敘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并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幾個孤兒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深深感動了藏族同胞。學此文,教師應該引領學生體悟這份美麗而深刻的感動。
全文的教學可圍繞“優秀”一詞展開。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教師可把孔繁森的工作背景介紹給大家,讓學生了解當時西藏貧苦落后的環境和援藏的需要。接下來可讓學生通過朗讀在文中找找哪里可以看出孔繁森“優秀”?——1、對待三個孤兒象對待親生兒女一樣;2、用獻血所得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這里的教學可結合書上兩幅插圖展開。教第二自然段時,可以先讓學生體會三個孩子失去親人的心情,孔繁森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后是怎樣照顧他們的,再通過看圖體會孤兒此時的心情以及孔繁森把他們當親生兒女一樣對待的深厚情感。教學第三自然段時,可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孔繁森為什么要晚上去獻血?這里還留有較多的空白,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訓練,比如,孔繁森是怎樣向醫生請求的?醫生怎樣拒絕?后來孔繁森又怎樣懇求?把這段文字轉化為對話形式后,可讓兩位學生演一演這個情節。通過表演,讓學生加深理解“請求”與“懇求”,同時也使這段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不難了。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說明了孔繁森再三懇求獻血的原因。藏胞們知道后,為什么流下熱淚?這里應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也是為學生理解最后部分的歌詞作好鋪墊。這動聽的歌曲不僅是對孔繁森無私奉獻精神的高度贊揚,也唱出了漢族和藏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更預示了藏族和漢族一樣美好的未來。藏胞們深情唱出的歌兒是個難點,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我想,帶領學生一起唱一唱這段歌兒或許能使他們更深刻地體會藏胞們的心聲。前幾天聽了一節《月光啟蒙》,老師就教學生唱課文中的歌謠,唱過后學生對歌謠的意境有了更深切的體悟。
孔繁森的感人事跡還有很多,學完此課,可引導學生去閱讀或者搜集一些資料,讓孔繁森的高大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豐滿起來。讓孩子單純的心靈因感動而變得更加美好!
課后反思:
在課前,我給同學們講關于孔繁森的故事,使他們對孔繁森有了一定的了解,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在教學時抓住這一課的中心句“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闭归_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在文中找找哪里可以看出孔繁森“優秀”?——1、對待三個孤兒象對待親生兒女一樣;2、用獻血所得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先讓學生體會三個孩子失去親人的心情,孔繁森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后是怎樣照顧他們的,再通過看圖體會孤兒此時的心情以及孔繁森把他們當親生兒女一樣對待的深厚情感。也引導孩子們聯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照顧自己的。再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想象練說在日常生活中孔繁森為三個孤兒所作的一切。從中,大家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教學第三自然段時,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孔繁森為什么要晚上去獻血?這里還留有較多的空白,讓學生進行想象說話訓練,比如,孔繁森是怎樣向醫生請求的?醫生怎樣拒絕?后來孔繁森又怎樣懇求?把這段文字轉化為對話形式后,可讓兩位學生演一演這個情節。通過表演,讓學生加深理解“請求”與“懇求”,同時也使這段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不難了。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說明了孔繁森再三懇求獻血的原因。藏胞們知道后,為什么流下熱淚?這里應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也是為學生理解最后部分的歌詞作好鋪墊。藏胞們深情唱出的歌兒是個難點,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
課后反思:
影片《孔繁森》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也深深地感動著我。讀罷此文,眼前總會浮現出影片《孔繁森》中相應的一個個感人鏡頭。作為一名援藏干部,孔繁森對西藏、對藏族同胞傾注了自己深厚的情感。課文記敘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并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幾個孤兒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深深感動了藏族同胞。
可咱們班這幫孩子對這位援藏干部了解的似乎還是比較膚淺的。認為“獻血”也是平常的舉動。因此教學時我圍繞“獻血”一詞。設計下面一個片段。
師:你的爸爸媽媽獻過血嗎?
生1:我爸爸獻過的。
生2:我媽媽也獻過血的!
。ㄅe手的學生還是挺多的)
師:你爸爸媽媽獻過幾次血?
生1:一次。
生2:兩次。
師: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家長最多的獻了2次?煽追鄙还搏I了3次血。
誰來說說你爸爸媽媽為什么要去獻血?
生:是單位讓爸爸去獻的!
。ê芏鄬W生都說到是家長單位要求獻血才去的。)
師:那孔繁森為什么要去獻血?也是單位要求去獻的嗎?
生:是他自愿的。他是為了給三個孤兒交學費。
通過父母的行為與孔繁森相比較。讓孔繁森的高大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豐滿起來。讓孩子單純的心靈因感動而變得更加美好!
教學設計:
深入文本,品文動情
1、孔繁森為西藏人民做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事,課文講的就是其中的一件。讓我們接著往下學,請你讀一讀課文的的第二自然段。
2、快速數一數,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3、誰來讀一讀第一句話?
。1)誰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嗎?
。2)是啊,就在1992年,西藏的拉薩市附近也發生了這樣慘痛的事,許多人都被奪走了寶貴的生命,失去了可愛的家園。(幻燈片展示畫面)
4、曲尼、曲印、貢桑都失去了親人。(出示句二)
(1)你知道怎樣的孩子稱為“孤兒”嗎?
。2)你覺得他們怎么樣?
(3)那你能用朗讀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嗎 ?
5、三個孩子可憐極了,這時候誰出現了,自己讀一讀。(出示句三)
。1)小朋友,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他們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呀?
。2)孔繁森也是這樣關心三個孩子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說話練習)
曲尼發高燒了,孔繁森
曲印衣服破了,孔繁森
小貢桑摔倒了,孔繁森
…………
(3)指導朗讀
6、這就使故事的開始i,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反思:
說到地震,學生一定是有所了解的,新聞中也出現過相關報道,所以可讓學生自由地交流,同時再出現幾幅地震過后一片狼藉,生靈涂炭的畫面,學生頓時是談地震而 “色變”。然手回到課文,學生心中充滿了對地震中遭難的三個孩子的深深同情和傷心。此時趁熱打鐵,對“孤兒”一詞展開理解,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而讓學生交流父母關愛自己的小故事,體會父母對親生兒女的小故事,體會父母對親生兒女的愛,又是一種情感體驗;想象孔繁森對三個孩子的細致關懷,這既是說話練習,更是一種情感的遷移,讓學生深深體會到了孔繁森對三個本不是自己孩子的真切關懷。此時,這一自然段的有感情的朗讀就成了學生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了。(授課時間:11月17、18日)
憑二年級孩子的生活閱歷、知識經驗走進孔繁森爺爺的生活,去真切感受他的精神,還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中,我引進孔繁森爺爺的事跡,結合孩子們對文本的閱讀,以大塊的語言描述呈現給孩子們,如在開課導入的時候我介紹了這樣一段資料: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東聊城,是我們的山東老鄉。原在聊城地委工作,后來成為援藏干部。曾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的稱號。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赴新疆考察途中,因車禍不幸以身殉職。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十年,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今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就介紹了有關孔繁森的事跡,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事?在學習課文第三段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孔繁森每次下鄉見到生活貧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他收養了三個孤兒,他的生活就更艱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獻血。隨后的第四段,我又用了一句話來導入:1993年,孔繁森共獻血三次,得到了900元的營養費,他用這些錢來干什么了?之后,在孩子們閱讀第4節藏族同胞深情的歌唱時,我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做了這樣一段描述: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此時此刻他們唱起了一首深情的歌:(出示歌詞,放音樂《公仆贊》),伴著感人的音樂,我朗讀了這首歌詞。使學生在感情上產生了共鳴,情不自禁地跟著朗讀起來。最后在結課的時候,我用了這樣一段話:孔繁森來到西藏高原工作10年,與藏族人民同吃苦共患難,把藏族的老人看作自己的長輩,把藏族的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為漢藏的友好交往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漢藏友誼之歌。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孔繁森,讓我們永遠記住他的名字——孔繁森!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曾經說過,每節課進入課堂之前,我都要醞釀一下自己的內心情感。這種情感即指的是閱讀文本的感受、走進課堂與孩子交流的欲望、課堂中與孩子們精神上同構共生的享受。上完這節課后,我不禁產生了這樣的反思:教師要帶著感動進課堂,把自己與文本對話的感受通過大塊的語言描述再現情境,表達自己的情感。“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對話!钡趯嶋H閱讀教學中,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更多的是學生交流匯報自己與文本對話后的感受,而老師卻很少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的是學生與文本的碰撞,而少的是老師與學生情感的共鳴。因此,課前我們要帶著感動進課堂,課上,我們在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獲得自己獨特感受的同時,敢于表達自己的感受。英國學者羅素說:“教學語言應當是引火線、沖擊波、興奮劑。”情感飽滿類的文章,我們可以通過大塊的語言描述再現情境,在表達自己情感的同時,幫助孩子更好地走進文本、感受文本,讓語言煥發動人的魅力,“煽”起學生內心情感的火焰。
我們要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對孩子的情感取向做出正確引導。教師與文本對話后的感動源于對教材的鉆研,源于對教材文本價值取向的較之學生一種更高層次的領會。閱讀教學中的師生間對話,更多的是一種感受的碰撞。如在有的孩子眼中孔繁森爺爺的生活是可憐的。的確,孔繁森的生活是清貧的,但他的內心感受是幸福的,因為 “給予永遠是快樂的”。這就要我們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做引導。
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怎么讓孩子能準確地找到并理解這句話呢?首先,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讓孩子們自由讀課文,找出全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為什么?接著,引導孩子們聯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照顧自己的。通過回憶、發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谶@樣的認識,再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想象練說在日常生活中孔繁森為三個孤兒所作的一切。從中,大家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然后,又請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三個孤兒會對孔繁森說些什么,這樣一來,既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又理解了課文的中心思想。同時在教學當中還引入了焦裕祿、雷鋒等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體會這些優秀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激勵孩子們要以他們為目標,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也要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同學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孔繁森對漢族和藏族的團結所作的貢獻。這樣環節結構緊湊,環環相扣。
孔繁森 篇3
一、教學準備
、、教材內容分析
本文以人名“孔繁森”為題目。描述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待如親生兒女,并將通過獻血獲得的營養費用以供他們上學讀書的感人事跡。贊頌了人民公仆孔繁森一心愛人民,一心為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讀著文中的詞句,直令人在心中油然而生出一份敬意,且無不為之而動容。
文章開頭即直述“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開篇明意,引人深讀。而后寫孔繁森收養孤兒并不惜獻血供養他們這一典型事例,由面及點,形象地刻畫了孔繁森的偉大形象。
1.收養孤兒待如親。
第二自然段起始寫道“曲尼、曲印、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在地震中失去親人,成了孤兒!边@是本故事的起因,作者作了簡要介紹。接著,文中一語道出了孔繁森對三個孩子的關愛之情——孔繁森將三個孩子接到自己身邊。無贅述之言,無煽情之意。而“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則將孔繁森對待三個孩子“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舐犢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讀到此處,一幕幕令人動容的情景恍若浮現在眼前:吃飯時為孩子夾菜;燈下,幫孩子輔導功課;夜間,悄悄為孩子掖被角……文中只字未提的場景,全然透過“像親生兒女一樣”的字眼直鉆入我們的腦際,正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2.懇求獻血供讀書。
撫養三個孤兒,本身已然不是易事,更何況還要供三個孩子上學讀書?文中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孔繁森到醫院獻血的過程。“夜間悄悄去醫院”“請求”無果之下“再三懇求”,形象地表現了孔繁森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獻血而受阻,怕醫院說他年紀大身體差而拒絕,更怕三個孩子因為無錢上學而被耽誤。這感天動地的舉動怎能不感人?就連先前還不同意的醫生此刻也被他至真、至誠、至高、至切的獻血決心所感動,勉強答應了他鮮血。
文章用此典型的事例,集中、深刻地表現了孔繁森無私奉獻的精神,表達了他對藏族人民的無限深情。
3.詠唱贊歌傳千載。
文末以藏胞們詠唱的歌詞作結尾,看似與文題“孔繁森”沒有什么關聯。但從這首歌唱“光明”,歌唱“中國”的曲子中,飄溢出來的是漢藏兩個民族唇齒相依的魚水之情,流淌出來的是藏胞們對孔繁森的深謝之意?茨遣匕麄儭傲飨碌臒釡I”,聽那藏胞們“深情地唱道”,一切都是因為那個收養了孤兒待如親生兒女,深夜悄悄去醫院懇求獻血,換取營養費供孤兒上學讀書的人,那個會被西藏人民永遠牢記于心的人——孔繁森!
㈡、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需要他人不斷提醒和關照。學生的思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與面前的具體事物或生動的表象相聯系。根據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這一特點,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全面觀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討論交流,發揮想象,既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為以后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保障。
本文中所描寫的人物孔繁森是何人?在他身上發生過什么值得我們去關注的事跡?……這些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實在是陌生的。自然,對于文中描述的內容,學生們是很難生發出自己內心深處感動、敬佩之情的,更何談所謂的“百感交集”。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除了要激起學生對人物的敬佩、贊嘆之情外,還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文本通過幾個典型片段的描寫,便能生動表現人物的寫作特點……
、、教學目標
1.課始整體感知人物品質,課中通過研讀細節,深入了解并感受孔繁森的感人事跡,體會他一心愛人民、一心為人民的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
2.識記文中的生字,理解“請求”、“懇求”等詞語的意思。
3.在深入感受人物品質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思路設計
低年級學生對于新事物或人物總會有相對明顯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可首先通過圖片初步認識人物,之后借助簡要交流資料進一步了解人物,進而將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深入感受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最能歸概孔繁森品質的詞語出現在課文的第一句話中——“優秀”。這里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見聞或親身經歷談談對于這個詞語的理解、認識,為學生學習課文設下認知、感悟的基礎。
我們要努力讓學生帶著對“優秀”一詞的深刻認識、感悟,從整體上去閱讀課文內容,讓他們去語言文字中尋找、感受、領悟孔繁森的“優秀”;我們要努力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通過感受描寫孔繁森的生活細節,得到對“優秀”一詞最好的詮釋。
學習完課文之后,還可以引導激勵學生課后去搜集更多關于孔繁森的優秀事跡進行閱讀,促進學生更廣更深地感悟人物,感受品質。
、椤⒔谭ㄔO計
新《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不僅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而且能夠促進學生非認知能力(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培養并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還學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對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的發展以及情感的體驗與陶冶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通過種種途徑給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融匯起來,從而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課文《孔繁森》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感人文章,人物形象生動,語言表達準確妥帖,耐人尋味。通過課文中“收養孤兒”與“獻血助學”事跡描寫,讓學生從中充分感受孔繁森的高貴品質與高尚人格。我們的學習主要由以下幾個主要環節組成:
1.合作學習。學生自己組合,就解決某一問題進行學習合作,再通過相互討論、交流、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2.自主學習。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讓學生在信息的獲取加工中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辍⒍嗝襟w教學的設計
為了更形象、生動地讓學生感知、感受穩中描述的內容,適當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可充分發揮多媒體設備影音再現、圖文并茂的優勢,進行恰當的選擇,適時地運用。進一步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學生通過觀看圖片、欣賞錄像、傾聽音樂等產生直觀感受,再通過探討與學習,提升對文章的感知力,增強學習的效果。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有機銜接,學習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結合相關資料加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學習的能動性。
本課件在設計和使用時力求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學習特點、教材特點。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手段貫穿始終,始終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視覺、聽覺上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在教師和課件提供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
本節課應用多媒體技術主要設計了三個流程:
、、觀看照片,傾聽配樂,使學生對孔繁森同志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并把他的親切平和的形像記于腦中。
㈡、通過具體的文章語言文字,結合學生搜集的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加上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在配樂有感情朗讀中真正從自己的心靈深處感受孔繁森同志是一位甘于奉獻的人,是一為值得我們感動的人。
、纭⒊鍪鞠嚓P影音資料,促進學生進一步形象地感受孔繁森同志在援藏期間的感人事跡。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借助圖文,初步認識人物。
1.齊讀課題:孔繁森
2. 出示孔繁森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相關圖片及文字介紹,配樂《公仆贊》,使學生初步了解孔繁森。這樣易于使學生對孔繁森這個人有一個的感性認識,并把他的親切平和的形像記于腦中。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總體感知人物。
1. 同學們,通過剛才看到的圖片和文字,孔繁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僅僅看了這么幾張圖片,讀了幾句簡短的文字介紹,孔繁森就給你們留下了這么多印象。那孔繁森一定是一位不平常的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一句話最能概括你們剛才所說的感受。打開書,輕聲讀第一自然段。
2. 指讀第一自然段。有不理解的地方嗎?(理解“援藏”即“支援西藏”)
借機介紹:黨和國家曾經選派一些干部去支援貧窮落后的地區?追鄙憫h的號召,瞞著母親,離開家鄉山東,到環境極其艱苦的西藏去工作、生活。
3. 還讀懂了什么?(著重體會“優秀”一詞)
4.有感情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深入感受人物。
1.孔繁森怎樣優秀呢?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事來表現這一點。這是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二——四自然段,邊讀邊想。
2.學生輕聲讀課文,思考后交流:孔繁森收養了三個藏族孤兒,待他們如親生兒女?追鄙结t院獻血,用換來的營養費供他們上學。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從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理解“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這句話?勺寣W生聯系生活中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結合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交流孔繁森怎樣“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對待三個藏族孤兒。
⑵.指導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⑶.指名朗讀。
4.同座位之間讀第三——四自然段,讀完后,互相交流從這兩個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
、.學生讀書,教師行間巡視并指導。
、.全班交流、體會:
、.孔繁森為什么選擇“夜里”“悄悄地”到醫院獻血?(一是可能白天工作忙,二是他不想讓別人知道,只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撫養三個孩子,再苦再累都無怨無悔。)
②.想象孔繁森是怎樣“請求”醫生的?
③.“再三懇求”是怎樣的情景?從中看出什么?(孔繁森獻血決心至真、至誠、至高、至切。)“懇求”與前面的“請求”意思有什么不一樣?
④.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讀,齊讀體會。
⑶.在孔繁森再三懇求下,醫生終于同意他鮮血,你為他高興嗎?為什么?
如果學生感覺是高興的,他們可能是通過下文了解到孔繁森獻血的目的是得到營養費,供三個孩子上學。他們定是為孔繁森如愿以償而高興。這種情況下有助于學生閱讀并理解文本。
如果學生感覺不高興,則可能是為孔繁森虛弱的身體而擔心。說明學生的思緒已然融入到文本中,為文中人物而擔憂,是一種至高的閱讀情感體驗。教師只須做適當疏導便可使學生“化擔憂為祝福”。
、.能想象三個孩子背著書包上學去的情景嗎?學生想象描述。
請想象孔繁森看著三個孩子如此快樂時,會怎樣?學生接著想象表述。
再請想象藏胞們看到此情此景,會有怎樣的心情或感受?學生想象表述。
、.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藏胞們是怎樣的?指名讀課文相關內容。
、.讀著這段歌詞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②.齊讀這段歌詞內容。
四、課外拓展延伸,深化了解人物。
1. 1994年,孔繁森在西藏不幸遇車禍而身亡,黨和祖國失去了一位優秀兒女。人們為他悲痛,為他哭泣,成千上萬條潔白的哈達表達了西藏人民對孔繁森的無比崇高的敬意。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位出色的共產黨員、優秀的援藏干部——孔繁森。(師引讀,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在孔繁森身上,發生過很多令人感動的事,課文只描寫這其中的一件。課后,請你們自己從課外書上、網上閱讀等查找相關資料,更多地了解孔繁森,了解他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感人事跡。可以在班級開展交流活動。
三、教后反思
《孔繁森》一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為文題,通過描述其在援藏工作期間收養孤兒并為孤兒獻血交學費這兩件感人的事跡,頌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優秀品質。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孔繁森實在是一個距離遠,感覺陌生的人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人物品質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前,讓學生結合課外搜集的資料交流關于孔繁森的故事,使他們對孔繁森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本文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怎樣才能讓學生準確地理解這句話呢?
首先,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僅僅看了這么幾張圖片,讀了幾句簡短的文字介紹,孔繁森就給你們留下了這么多印象。課文第一自然段的一句話最能概括你們剛才所說的感受。打開書,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教學時我幫助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先了解新詞“援藏”的意思,以此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再抓住“優秀”一詞,指導學生聯系自己先前初步的體會,對孔繁森產生一個總體印象。這時大家都明白了,是圍繞本文是圍繞“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倍鴮懙牧。在教學中我采取按課文內容填空的方法,這樣學生不必去討論“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告訴了我們什么?”,就可以在不經意間回憶了課文內容,抓住了文章梗概,了解文章的中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著,我引導大家聯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通過回憶、發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付出。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再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想象練說在日常生活中孔繁森為三個孤兒所作的一切。從中,大家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然后,我又請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三個孤兒會對孔繁森說些什么,這樣一來,既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又理解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段教學中,我主要抓住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允許他們產生自己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的感悟。因為學生的情感積累、生活經歷、理解程度、思維角度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我力求做到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
最后,同學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孔繁森對漢族和藏族的團結所作的貢獻。以上環節結構緊湊,環環相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孔繁森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并補充孔繁森的感人事跡,緊緊抓住文章情感主線“優秀的援藏干部”,讓學生體會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
2、利用多種形式的讀,用教師的情感感染學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文本語言,體會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知道孔繁森為加強漢藏兩族團結作出了杰出貢獻。
4、挖掘文章的空白處,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使學生對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學過程:
一、課前觀看《孔繁森》的mtv。
二、導入
小朋友們,剛才老師給你們放的那首歌,你們覺得好聽嗎?那你們知道這首歌中所歌頌的人民公仆是誰嗎?(指名說)
對,他就是深受西藏人民所愛戴的——孔繁森。(出示照片)
誰來親切地叫叫他的名字?
讓我們懷著崇敬的感情一起來——孔繁森(齊讀課題)
三、學習課文第一節
小朋友,孔繁森是誰啊?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誰已經有答案了?
小朋友,你知道“援藏”是什么意思嗎?
“藏”指的就是西藏,“援藏”就是“支援西藏”。黨和國家曾經選派一些干部去支援貧窮落后的地區,孔繁森響應黨的號召,離開家鄉,離開親人,到環境艱苦的西藏去工作,生活。
孔繁森是一名援藏干部,但他不是一名一般的援藏干部,而是一名怎樣的援藏干部?
出示詞語“優秀”。誰來讀好這一詞語?(指名讀)
從這一詞語中我們看到孔繁森工作得怎么樣?(工作非常出色)
我們一起來。(讀詞:優秀)
我們說,孔繁森他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引讀第一節四、學習課文第二節
課文接下來就為我們講述了他作為一位優秀援藏干部的感人事跡。
。ǔ鍪菊n文第二節)請小朋友們自己大聲地讀讀課文第二節。
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
你們知道嗎?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十年,十年中,他為藏族同胞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看看這一節主要講了孔繁森哪一件好事呢?
(孔繁森撫養孤兒。)說得真好!
。ǹ追鄙瓝狃B三個孤兒。)那孔繁森撫養了幾個孤兒?請你用老師給你的句式說。小朋友,從這一詞語中你覺得孔繁森怎么樣?(偉大)是啊,撫養一個孤兒已經很辛苦了,更何況是三個呢!
看,老師再把這句話變一下,你還會填嗎?出示:孔繁森撫養三個( )孤兒。
請小朋友們自己再讀讀第二自然段,你能從文中找出合適的詞語填進去嗎?(藏族)為什么你選擇這個詞語呢?(因為孔繁森是援藏干部)
這三個藏族孩子怎么會變成可憐的孤兒呢?
。ǹ追鄙瓝狃B三個由于地震造成的藏族孤兒。)
有誰知道地震是怎么一回事嗎?小朋友們真聰明說的真好!那老師相信這個詞語你一定也能讀得很棒!誰來試試?讀詞“地震”。
變成孤兒的曲尼,曲印和小貢桑此時最需要的是什么?這時,孔繁森把他們接到了自己的身邊,(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由于地震造成的藏族孤兒。)
小朋友們,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誰來說說他們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
孔繁森也是這樣關心三個孩子的:
(出示)如果曲尼生病住院了,( )。
曲印學習遇到困難了,。
小貢桑睡覺蹬掉了被子,( )。
孔繁森當時任拉薩市的副市長,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回到家還要給三個孩子做飯、洗衣服,教他們讀書。等孩子們睡著了,就在燈下為他們補衣服。他就是這樣細心的照料著三個孩子,這是一位多么偉大的父親啊!真是比親人還親哪!他這樣做,怪不得人們說他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板書)(齊讀)誰能用優美的朗讀來贊美他!
讓我們一起贊美他!
五、學習課文第三節
過渡:孔繁森不但自己撫養三個孤兒,而且平時經常幫助有困難的藏胞,所以他的工資根本不夠,但他又不想麻煩別人,更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生活的艱難。他的錢用完了,但他的愛永遠沒有完。為了讓三個孩子能夠上學讀書,他竟然在一天夜里悄悄地來到醫院,挽起袖子,懇求醫生“獻血換錢”,這又是怎樣的一幕動人情景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三節。
誰來給我們大家讀讀這一節。(指名讀)
小朋友,平時我們去醫院獻血一般是什么時候?那孔繁森為什么要在夜里來到醫院?又為什么是悄悄地來到醫院?
孔繁森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怕給別人添麻煩,怕那三個孩子知道了就不肯去上學讀書。所以他趁孩子們都睡熟了,才(悄悄地來到醫院)。
這兩個詞語“夜里,悄悄地”多讓人感動呀,愿意和我一起來讀一讀嗎?)
好,現在就請你做孔繁森,你要向醫生要求獻血,你會怎么說?
告訴醫生自己要獻血,希望醫生答應,這就是“請求”。(讀詞)
太讓我們感動了,誰來讀好它。▊別 齊讀)
面對孔繁森的請求,醫生同意了嗎?為什么?
孔繁森年紀太大了,頭發都白了,身體又不好,獻血對他的身體健康很不利。見醫生不同意,孔繁森就更著急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讀詞“再三懇求”
大家想想看,孔繁森會怎樣對醫生再三懇求呀?他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孔繁森這樣一次又一次誠懇的請求,就是“再三懇求”。
孔繁森這樣誠懇地再三請求,醫生實在是沒辦法拒絕了,只好眼含熱淚答應了。醫生這是——(勉強答應)
孔繁森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要求獻血,用自己獻血換來的營養費供給幾個藏族孩子上學讀書,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這是多么偉大的一位父親!讓我們滿懷深情再來讀讀這一節!
六、學習課文第四節
看,曲尼,曲印背上了新書包,能去學校讀書了,孔繁森是多么的高興。。ǔ鍪緢D片)
就這樣,在撫養三個孤兒的一年間,孔繁森共獻血三次,共得到900元營養費,全部用于三個孩子的學習生活。同學們,你們知道900毫升有多少嗎?有兩瓶啤酒那么多,弄不好還會出人命的!可孔繁森卻這樣做了,我們說,他真不愧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齊讀)。
小朋友們,你們感動嗎?王老師也被深深地感動了。藏胞們知道了這件事——(引)都感動地流下了熱淚,他們有多少感激的話想對孔繁森說啊,但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藏族同胞對孔繁森的深深感激和熱愛,有一首詩這樣寫,有一首歌這樣唱:(出示歌詞)
(1)小朋友,自己讀一讀!
(2)孩子們,是誰讓漢族和藏族人民之間有了如此深厚的情誼呢?
。3)是啊,正因為有了像孔繁森這樣的援藏干部,才有漢藏一家親的情誼,是孔繁森架起了漢族和藏族人民的友誼橋梁?追鄙菨h族人民的兒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兒子。藏族人民深情地唱道:
(4)學生讀歌詞。
(5)聽,藏族同胞唱起來了: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
后來,孔繁森的這些事情,全國人民知道了,他們也感動地——(再讀最后一段)
現在,可愛的孩子們,我們也知道了,我們都被深深地打動了,讓我們深情地誦讀——(師生同誦)
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十年,十年中,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藏族同胞,但不幸的是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考察的途中遭遇車禍,以身殉職。孔繁森逝世后,成千上萬的人自發地悼念他,許多藏族群眾都長跪不起,失聲痛哭,老百姓獻上的哈達堆成了一座雪白的小山,人們將永遠記住這位優秀的援藏干部(齊讀),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齊讀課題)
聽,全國人民贊美,歌頌,懷念孔繁森的歌響起來了。最后,讓我們捧起書,再來深情地讀讀課文,永遠記住這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孔繁森。
孔繁森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繁森
2、簡介孔繁森的事跡。
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讀準生字字音。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教師正音。
優秀援藏干部拉薩市失去孤兒撫養
請求獻血答應感動
3、范讀課文。
4、引導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寫的是什么事?
三、作業 。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 :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孔繁森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細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想: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2、查字典,理解"優秀"。
過渡:為什么說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干部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面幾個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第一句將拉薩市發生了地震。第二句講三個孩子成了孤兒。第三句講孔繁森把三個孩子接到身邊來撫養。
2、指名讀第三句話。
3、指導朗讀。
學習第3、4 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兩段主要寫孔繁森的什么事?
2、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后來為什么又答應了?
哪些詞語說明孔繁森要求獻血的決心很大,心情很迫切?
引導學生比較近義詞:請求懇求
3、"藏族同胞們知道了這件事",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他們為什么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4、范讀歌詞。
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說說藏胞們唱著這首歌,心里會想些什么?
5、指導朗讀。
"悄悄"要重讀,"再三懇求"要重讀。
歌詞要讀出藏胞們的深厚感情。
三、總結課文。
1、討論:學過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
優秀的援藏干部
2、填空。
孔繁森收養了( ),用鮮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 )?追鄙媸且粋、的優秀干部。
四、課堂練習。
1、口頭擴詞。
求醫
2、復述課文。
出示提綱。
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孤兒。
孔繁森去醫院獻血。
孔繁森用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孤兒上學,這深深感動了藏族同胞。
學生練習復述。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生字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生字書寫。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抽讀詞語卡片。
組詞。
都市失
部布夫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字形。
出示詞語,指名讀。
學習生字字形。
2、指導書寫。
醫:注意筆順,里面不能寫得太小,右面也不能超出半框口。
感:"心"要托住上面的"咸"。
三、作業 。
1、讀一讀,抄寫。
干部失去來到獻血
醫生答應知道感動
2、朗讀課文。
孔繁森 篇6
【教材分析】課文記敘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并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贊頌了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教學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突出了課堂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本環節的教學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的理念,以學生為本,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積極倡導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因而整個課堂是生動的,開放的,充滿著生命的活力。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孔繁森的高尚品質的品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指名拼讀:繁(fan)、森(sen)
3、簡介孔繁森的事跡。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
抽讀生字卡片。
優秀、援藏、干部
拉薩市、失去、孤兒、撫養
請求、獻血、答應
感動
3、范讀課文。
4、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5、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誰?寫的什么事?
三、教學生字。
1、認讀詞語:干部、拉薩市、失去、獻血
2、分析字形,學生描紅。
四、作業: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導入,學習第1段
1、出示“孔繁森”圖片:他就是孔繁森(板書課題)
你知道孔繁森是干什么的嗎?
2、比較句子:孔繁森是一位援藏干部。[
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學生比較——(板書:優秀)——齊讀第二句
3、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理解“援藏”:黨和國家曾經選派一些干部去支援貧窮落后的地區,孔繁森響應黨的號召,離開家鄉山東,離開家中親人,到環境艱苦的西藏去工作、生活。
二、細讀課文第2—4段
1、過渡:為什么說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呢?學了下面的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2、細讀第2段
、抛杂勺x,想想:哪一句最能表現出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瞥鍪荆嚎追鄙桶阉麄兘拥阶约旱纳磉叄駥ΥH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自由讀——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板書:撫養孤兒)
、菐熓觯1992年,拉薩市附近發生了地震。曲尼、曲印和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多么可憐的孩子呀!可是,他們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遇到了孔繁森。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⑷比較句子: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撫養他們。
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ㄖ笇Ц星槔首x課文)
、尚∨笥,我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身兒女吧,你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撫養你的?能講講爸爸媽媽愛你養你的感人小事情嗎?
、士追鄙拖駥ΥH身兒女一樣,撫養著這三個孤兒。
出示:曲尼生病住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犯了錯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學習退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貢桑尿濕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說
、丝追鄙且粋市長,白天工作有多忙呀!如果沒有這三個孤兒,他可以回家清凈一會兒、休息一會兒,但現在要照顧三個孩子,連該母親做的活都要由他一個人去做,多不容易呀!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你從中想到了什么?
⑻孔繁森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是藏族小朋友共同的父親!他更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把課文第2段朗讀一下。
3、細讀第3段
、艑耄嚎追鄙看蜗锣l見到生活貧困的藏胞,總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收養了三個孤兒,他的生活就更艱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獻血)[
、瞥鍪镜谌
、僮杂勺x,想想: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②從“夜里”、“悄悄地”你明白了什么?(板書:悄悄獻血)
孔繁森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讓別人來幫助自己,寧愿苦了自己,也不愿給別人添麻煩。
③“請求”是什么意思?(告訴醫生自己要獻血,希望醫生答應,這就是“請求”。)誰來說說孔繁森是怎樣向醫生請求獻血的?
、堋皯┣蟆庇质鞘裁匆馑?那“再三懇求”呢?與“請求”能不能換個位置?為什么?
、菅菀谎荩嚎追鄙窃鯓酉蜥t生再三懇求獻血的?
、切〗Y:孔繁森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要求獻血,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營養費供給藏族孤兒上學讀書,所以我們說:孔繁森不愧為一名優秀的援藏干部!
4、細讀第4段
、1993年,孔繁森共獻血三次,得到900元的營養費,他用這些錢來幫助這幾個孤兒上學讀書,當藏胞們知道了這件事,都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們會怎樣想?怎樣說呢?
⑵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藏族同胞對孔繁森深深的感激和熱愛之情,有一首詩這樣寫,有一首歌這樣唱:
。ǔ鍪靖柙~)——齊讀
三、延伸
1、孔繁森同志在西藏工作10年,與藏族人民同吃苦共患難,把藏族的老人當作自己的長輩孝敬,把藏族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親,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
2、指名學生說課前收集到的資料
教師補充
孔繁森是漢族人民的兒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兒子。是啊,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中國。
3、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追鄙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可是,在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赴新疆考察途中,一場車禍讓他永遠離開了我們,人們在清點他的遺物時,發現他身上只有8元6角的現金……就是這樣一位人民的好兒子,他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漢藏友誼之歌。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孔繁森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響亮的名字——孔繁森
板書設計:
孔繁森
撫養孤兒
優秀
悄悄獻血
孔繁森 篇7
師:(引讀)孔繁森是一位————
生:優秀的援藏干部。
師:(板書:優秀)他到底有哪些優秀的品質呢?自讀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讀。
師:在這一段中哪兒感動了你?
生:1992年,拉薩市附近發生了地震。曲尼、曲印和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
師:一夜之間,三個孩子失去了親人,無家可歸,成了孤兒,他們是多么的傷心和痛苦!就在他們急需幫助的時候,是市委書記孔繁森伸出了熱情地雙手,收養了他們。
孔繁森就——————
生:(接讀)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師:(出示一張照片:孔繁森和孩子們親密地摟在一起的照片。)你從圖畫上看到了什么?
生:三個藏族孩子很開心。
生:孔繁森把三個藏族孩子抱在一起。
師:他讓三個孩子在失去親人后很快地找到了父愛,找到了溫暖的家,他是多么關心藏族同胞!真可以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當他們冷時,孔繁森就————
生:當他們冷時,孔繁森就讓他們靠在自己身邊,給他們溫暖。
師:當他們餓時————
生:當他們餓時,孔繁森就寧愿自己不吃,也要省著讓他們吃飽。
師:當他們生病時,————
生:當他們生病時,孔繁森就整夜整夜的守在他們身邊,喂藥給他們吃。
師:他們沒有文化,————
生:他們沒有文化,孔繁森就教他們學一些知識。
師:對啊,孔繁森想得那么周到,細心,就想對待——
生: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師:這就是孔繁森優秀的體現。孔繁森每次下鄉見到生活困難的鄉親,都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收養了三個孤兒,他的生活就更艱苦了?伤约簩幙铣哉ゲ税栾垼膊辉缸尯⒆雍退粯邮茏铩
讓我們永遠銘記他的名字——
生:孔繁森!
師:讓我們齊聲呼喚他的名字——
生:孔繁森!
師:我們知道撫養孩子費用可大了,孔繁森為了撫養他們,沒錢了怎么辦?請小朋友自讀第3小節。
生:自讀第3小節。
。ㄔu析)
在學習第二小節的重點句“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時,我用一張圖片縮短了時代距離,帶領孩子們迅速地進入文本;也借助這張圖片啟發學生的想象,聯系生活感悟他的無私關愛。這是一張在網上找到的,孔繁森和孩子們親密地摟在。一張照片,早已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三個孤兒穿的是藏族衣服,很有特點。有的學生觀察很仔細,笑容、摟抱,他們能自己從圖片上感受到一家人的快樂,為下文孔繁森的無私關愛做好了鋪墊!罢Z文教學中要求學生要大膽地進行想象,而想象的基礎是感性材料,而感性材料就是具體的形象甚至可以觸摸的感官信息。”語文教學中的直觀演示,需要合適的時機展示它的價值。一張圖片,一個情境的創設,完美的契合,使咬文嚼字更自然,朗讀體驗更真實。
孔繁森 篇8
一、讓我走近“你”——解題定情
1、孩子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援藏干部,他的名字叫——孔繁森。(出示照片)
2、舉起手來,跟著老師一起寫寫這個名字!
3、一起來親切的叫叫他的名字
4、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去認識他。
二、讓我走近“你”——初讀生情
1、請小朋友認真讀讀這個故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標上自然段。
3、檢查自讀情況。
。1)認讀詞語:小朋友們讀得很投入,課文中出現了三個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他們,出示:曲尼、曲印、貢桑,(說明“曲”是多音字)
(2)他們的名字和我們有些不一樣,他們屬于——“藏族”(出示:認讀),我們屬于——“漢族”(出示,認讀),漢族和藏族親如一家,我們親切地稱藏族朋友——“藏胞”(出示:認讀)。當時,藏族比較落后,我們漢族就有一些人去那兒幫助他們,支援他們,這就叫——“援藏”(出示:認讀)
(3)課文還有其他難讀的詞語,讓我們來讀一讀。
(4)剛才我們讀了課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呢?
三、讓我走近“你”——品讀動情
。ㄒ唬┯^看錄像,入境動情
1、孔繁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2、讓我們先來看讓我們來觀看一段有關孔繁森的事跡報道。
3、讀了課文,看了報道,誰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他?
(相機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理解“援藏”
4、指導朗讀。(孔繁森就是去支援西藏,幫助西藏人民的,最后還因公殉職,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把你心中的感覺通過朗讀讀告訴大家)
。ǘ┥钊胛谋荆肺膭忧
1、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快速數一數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
3、誰來讀一讀第一句話?
。1)誰知到地震是怎么回事嗎?
3、是啊,就在1992年,西藏的拉薩市附近也發生了6.5級地震,許多人都被奪走了寶貴的生命,失去了可愛的家園。(幻燈片展示畫面)
4、曲尼、曲印、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出示句子)
。1)你知道,怎樣的孩子稱為孤兒嗎?
(2)你覺得他們怎么樣?
。3)那你能用朗讀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嗎?
5、三個孩子可憐極了,這時候誰出現了,自己讀一讀。(緊接著出示句三)
(1)小朋友,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他們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呀?(練習說話)
當我發高燒了,爸爸媽媽就……
當我的衣服破了,爸爸媽媽就……
當我摔倒了,爸爸媽媽就……
(2)孔繁森也是這樣關心這三個藏族孩子的。
(3)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孔繁森這樣細心地照顧著三個孤兒,真可謂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6、孔繁森所在的地方——阿里,條件極其艱苦,天氣惡劣,貧窮落后。每次下鄉,孔繁森都要用自己掏錢買上很多藥為藏族同胞治病,還幫助生活貧困的人,家里還有90多歲的母親,給他的兩個孩子提供生活費。領養三個孤兒后,他的生活更困難了.
7、于是孔繁森就獻血助學。(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和“請求”“懇求”)
8、孔繁森是怎樣求醫生讓他獻血的呢?
9、孔繁森悄悄地來到醫院要求獻血,這是請求。醫生見他年紀大,身體又不好,沒有答應他,所以他就再一次要求,醫生還是沒有答應,所以孔繁森就再要求,并且態度很誠懇,這就是再三懇求。(師生互動,演一演孔繁森是怎樣請求和懇求的)
10、在孔繁森的再三懇求下,護士實在沒法拒絕了,只好流著眼淚抽了300毫升血。在此后的兩個月內,孔繁森又兩次來到血庫,為了不讓讓別人知道,他登記的名字是“三木”。先后三次,共獻血900毫升,得人民幣900元錢。
11、孔繁森真可謂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10、此時此刻,你心里想說什么呢?帶著自己的感情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讓我走近“你”——吟誦表情
1、藏胞門知道了這件事,都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們深情地唱到:一遍(出示歌詞,播放歌曲。)
2、指導朗讀這段歌詞。
五、讓我走近你——追憶訴“情”
1、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十年,十年中,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藏族同胞,但不幸的是1994年11月29日,這位援藏干部在去新疆考察的途中遭遇車禍,以身殉職?追鄙攀篮螅汕先f的人自發地悼念他,許多藏族群眾都長跪不起,失聲痛哭,老百姓獻上的哈達堆成了一座雪白的小山,人們將永遠記住他的名字——孔繁森。R讀)
2、孩子們,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呢?請用一句話贊美孔繁森。
3、是啊,就是這樣一位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兒女,卻離開了藏族人民,離開了他所熱愛的雪域高原,這叫人怎么不痛心?文人為他寫作,樂師為他譜曲,詩人為他作詩(出示詩句)
。ǔ鍪驹娋洌シ鸥枨豆唾潯罚
你是公仆,身上凝聚著民族魂。
你是大樹,身后成長著大森林。
孔繁森啊
,孔繁森,
你是一團不息的火啊。
光焰照后人,照后人。
——是啊,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藏族人民將永遠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那無私的愛!
孔繁森 篇9
16、孔繁森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能說出“請求”“懇求”的意思。
3、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確立關心他人、主動幫助他人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孔繁森的優秀品質。
【教前準備】
1、建議學生在家上網看電影《孔繁森》
2、了解孔繁森的事跡。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15 孔繁森
2、簡介孔繁森的事跡。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18歲參軍,在部隊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后,他先當工人,后被提拔為國家干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為了摸清實際情況,他深入調查研究,求計問策,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他犧牲后,于1995年4月29日親筆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也題詞“學習孔繁森同志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
、沤柚匆簦詫W生字詞
、茖㈤L句子讀通讀順。
、菢顺鲎匀欢涡蛱。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3、師范讀課文。
4、引導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正在干什么。
5、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的什么事?
三、教學部分生字詞
1、出示:干部、拉薩市、失去、獻血。
指名讀詞。
2、引導分析字形。
部,與“都”比較。
市,與“布”比較。
失,與“大”比較。
獻,左右結構,左下不是“羊”,右邊是“犬”。
書空“血”的筆順。
3、學生按筆順描紅
四、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為什么說孔繁森是優秀的干部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擴詞。
感( )( )( ) 醫( )( )( )
部( )( )( ) 養( )( )( )
孔繁森 篇10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寫好本課的生字“孔、優、助、漢、秀、營、費”。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寫字
對策:隨課文識字,寓識于讀。加強寫字指導,確保寫字時間。
難點:讀通課文。
對策: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2.簡介孔繁森的事跡。
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
(1)畫出生字詞,正音。
(2)畫出長句子,多讀,讀通。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相機指導。
第1段:優秀、援藏、干部
第2段:拉薩市、失去、孤兒、撫養
第3段:請求、獻血、答應
第4段:感動
3.范讀課文。
4.學生齊讀課文
5.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正在干什么?
6.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的是什么事?
三、教學生字詞
孔、優、助、漢、秀、營、費
(1)指名讀生字,正音。
。2)指導分析字形。
。3)學生按筆順描紅。
四.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節中的長句,尤其是第二句三個人名學生讀時,很饒口一定要指導讀通順。
孔繁森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孔繁森是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援藏干部。
2.結合課文理解“請求”、“懇求”的意思。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與課文及教案配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能看著圖講講孔繁森在援藏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嗎?
2、出示西藏圖,輕輕的音樂《公仆贊》渲染氣氛。
3、揭示課題:
這就是西藏,為了漢藏友誼,孔繁森來到了這貧瘠的土地上,一呆就是幾年,為漢藏友誼立下了汗馬功勞。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孔繁森。讀課題。個別讀(真不錯,讀出了對孔繁森的敬愛和尊敬)齊讀。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歌詞: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 …
這就是藏胞們為感激孔繁森而唱的歌。(生初次感悟讀)師范讀,生齊讀。
2、讀完這首歌,你能根據前面的學習來說說孔繁森是怎樣一個人嗎?
出示第一小節,齊讀。板書:優秀的援藏干部
三、讀讀評評,感悟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1992年,拉薩市附近發生了地震,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成了孤兒。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到孤兒的意思,是誰收養了這三個孤兒?
1、孔繁森很愛這三個孤兒,把他們當作——親生兒女,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2、小朋友,平時你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
3、是啊,孔繁森很愛這三個孤兒,把他們當作了自己的親生兒女。
出示:曲尼生病住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一位細心、耐心的爸爸)
曲印犯了錯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爸爸,好一位慈父)
曲印學習退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這樣的爸爸才可能勇往直前)
小貢桑尿濕了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繁森不怕臟,不怕累,又當爹又當媽,真是一位難得的好爸爸)
孔繁森遇到這些情況會怎么做呢?選擇其中的一條,也可以說老師沒有例舉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交流說話。
5、小朋友說的棒極了。孔繁森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是藏族小朋友共同的父親。≌l能用的朗讀來贊美他嗎?
出示第三句。個別讀(從你的朗讀中我聽出了孔繁森愛著這三個孤兒)
個別讀(從你的朗讀中我聽到了孔繁森很愛這三個孤兒)
個別讀(你真的很棒,你讀出了孔繁森已經把這三個孤兒當作親生兒女來愛了)
齊讀。
出示第二段,誰能把這一段完整地連起來讀一讀(讀前指導地震帶來的苦應讀出來)
自練 齊讀
四、讀演結合,拓展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孔繁森撫養孤兒就像撫養自己的——親生兒女(生齊說),為了撫養他們,孔繁森他怎么樣了?
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回答問題。板書:獻血
2、再讀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詞,并說明原因。
夜里,悄悄地: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3、再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如果讓你把孔繁森獻血的情景演出來你會嗎?
(師作指導孔繁森是怎么來到醫院的,他會對醫生說些什么?醫生會怎么說,孔繁森又是怎么說的,醫生呢?)巡視指導
一位小朋友來演醫生,老師表演孔繁森,其余的小朋友當導演。(師生演)
小導演們,剛才的表演滿意嗎?
。ǜ嬖V醫生自己要獻血,希望醫生答應,這就是“請求” 孔繁森這樣堅持著,誠懇地表達自己要獻血的意思,就是課文里的懇求 孔繁森這樣誠懇地再三請求,醫生只好答應醫生這是——勉強答應)
4、場景演出來了,讀還難嗎?自練 個別 齊讀。
5、現在,你對孔繁森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了?(孔繁森你真偉大 你真讓我佩服 你做的是別人做不到的)
四、激qing升華,學習第四自然段
1、1993年,孔繁森共獻血三次,得到了900元的營養費,他用這些錢來—— ——撫養孤兒 板書:撫養孤兒
2、藏胞們知道了這件事,都感動地流下了眼淚,他們會說?(你有這么多的苦為什么不告訴我們啊 你真是一位好干部 孔繁森你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
3、千言萬語難訴藏族同胞對孔繁森的感激和熱愛,他們只能用這首歌來傾訴:出示歌詞
。1)自讀
。2)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他們好象是——兄弟
。3)太陽和月亮如同兄弟,藏族和漢族心連心哪,他們也像——兄弟
4、過渡:有了像孔繁森這樣的援藏干部,便有了漢藏一家親的情誼,是孔繁森架起了漢族和藏族人民的友誼橋梁?追鄙菨h族人民的兒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兒子。藏族人民深切地懷念深情地唱,老師想深情地讀。 師范讀
5、學生讀。自練 個別 男女生依次讀 齊讀
五、總結
1、小結板書:孔繁森來到西藏高原工作10年,與藏族人民同吃苦共患難,把藏族的老人當作自己的長輩,把藏族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親,為漢藏的友好交往架起了不朽的橋梁,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漢藏友誼之歌。
2、讓我們看著孔繁森曾經路過的痕跡,永遠記住這個響亮的名字,記住他為漢藏友誼作出的貢獻。
3、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孔繁森
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孔繁森
優秀的援藏干部——孔繁森
六、作業:
找一些孔繁森的資料,看一些孔繁森的書,讀一些孔繁森的事跡更深一步地了解我們的孔繁森。
板書設計:
孔 繁 森
獻血 撫養孤兒
優秀的援藏干部
《孔繁森》的教學反思:
12月7日在環南路小學上了《孔繁森》這節公開課,有幸的是有王立新這位特級老師來評課,我們輪訓的同學也都來了,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不免有些緊張。有點壓力可能讓你成功,也有可能會因此使你預先準備好的東西不能達到預想的結果。
在這節課中我收獲很大,也許是因為公開課的原因吧。在上公開之前我較認真地去研讀教材,去精心地設計教案、設計學生,讓別人看到我的優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存在這些問題:
(1)音樂的音高
音樂可以渲染氣氛,但音樂用得不好便會成為這堂課的敗筆。在我的這堂課上便是音樂的音高掌握得不好。課一開始我用了插曲《公仆贊》,我的用意便是渲染氣氛,讓小朋友一開始就能從歌詞中初步感受孔繁森的偉大?追鄙x我們孩子有點遙遠,而這個人卻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好干部呀!我放這首歌是想讓學生一邊聽我的講解一邊感受,在音樂的輔助下能使孔繁森的形象呈現出來。話是重點,音樂是背景,那音樂一定要低。但是,我顧及到后面影片的聲音,心想算了,省得呆會再開?墒牵鸵驗檫@樣,自己的聲音再高,學生也是隱約聽到。我不是女高音,自己就算領悟到了,卻影響到了我上課的情緒,給自己上課起到了一定的阻礙。
。2)生成資源的把握
對于這個問題,也許就是名師與一般老師的不同所在,年輕與成熟的見證。我工作的時間不長,今年才是第二年,因此在很多方面還很不成熟。例:在課文教學時,有這樣一個問題。師:小朋友,你能在課文中找到“孤兒”的意思嗎?生:孤兒,就是失去了爸爸媽媽的孩子。師:他說得對嗎?生:他說的不對,孤兒是失去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所有親人的孩子。師:他說的正確嗎?生齊生說不對。師:那到底是什么呢?聽清楚老師的要求了嗎?再讀讀課文,應在課文中找。(生讀課文)學生總算找到了,我才舒了一口氣。正如王特說的,用這么多時間來找“孤兒”文中的意思有必要嗎?是啊,課上的時間太寶貴了,師大可語鋒一轉,失去爸爸媽媽的孩子就是孤兒,文中孤兒的意思是失去親人的孩子。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答案,還有利于孤兒意思的遷移呢。又如:我在課上的表演的過程時,讓生理解“再三懇求”,師生互演。師演孔繁森說我是來獻血的,生在上面演醫生時,一時語塞,不知說什么好了。我就采用向下面的“小導演”請示,一生一站起來說:“那好吧!”作為老師的我是知道他的答案是不可以的,我沒有理他,就自行把答案告訴了我眼前的“醫生”。課后想想多么失敗啊!這可是很好的課堂資源啊,是很好的生成資源嗎?如果課上能即時反饋,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詞語,理解課文,了解我們偉大的孔繁森啊,同時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從這一節公開課我知道了,你要想有所提高,不是在“考試”前臨陣磨槍,重要的是抓在平時。上好你所上的每一節課,從中提取經驗,使自己較快地成長,使自己的成熟期變短。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能在這一份“土地”上有我展示的舞臺。
孔繁森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表演,能區分“請求”與“再三懇求”在程度上的差別。
2、通過課文中三件事情的學習,能知道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課文中三件事情的學習,能知道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孔繁森》這篇課文的內容,相信這個人物也給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哪個小朋友能說一說你覺得孔繁森是一個怎樣的人?
(課件出示句子:孔繁森是一位的干部。)(點名學生回答,回答完畢,全體學生齊讀: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2.哪位小朋友能說說“優秀”和“援藏”是什么意思?(復習第一課時內容)
3..那么,孔繁森的優秀表現在哪幾件事情上呢?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孔繁森》這篇課文。(板書課題:孔繁森)
二、學習新課
1.(課件出示問題:課文一共講了幾件事來表現孔繁森的優秀?)帶著問題,請小朋友們齊聲把課文朗讀一遍,邊讀邊思考。
。c名學生回答,給予點評,歸納一共是三件事。)
2.小朋友,能把你找到的這件事給大家讀一讀嗎?(請一名學生朗讀)
追問:這一段講的是什么事情呢?(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歸納:收養、獻血、助學)
3.在孔繁森收養孤兒后,他是怎樣撫養他們的?
。ㄕn件出示: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一樣撫養他們。)
(學生回答,回答完畢,全班齊讀。)
4.小朋友,我們知道孔繁森是一名干部,他平時的工作也很繁忙,上一節課,我們也知道了他老家還有老母親和自己的兩個孩子,生活也很艱難,但是他在西藏還要再收養三個孩子,一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大家想想看,他在撫養三個孩子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W生回答,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5.是父母,每天給我們吃飽穿暖;是父母,為我們擔驚受怕,我們知道,父母是最關愛我們的人?追鄙谀菢悠D難的條件下,對待三個藏族孤兒,像對待自己的親身兒女一樣,小朋友們,從這件事中你看到了一個的孔繁森。(板書:關心人民)
。▽W生回答,教師點評。關心愛護藏族兒童)(再次齊讀第二自然段)
6.除了“收養”這件事,還有那位小朋友在課文中找到了其他可以說明孔繁森優秀的事情?(一名學生朗讀)
追問:這一段講的是什么事情?(獻血)出示生字“血”,朗讀生字,提醒學生注意讀音,范寫生字,學生書空,并在自己的本子上練習書寫。
7.孔繁森去醫院獻血,一開始醫生有沒有同意,后來同意了嗎?
追問:一開始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
后來醫生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同意的?(再三懇求)(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請求”和“懇求”用紅色字體標出。)
8.我們發現,一開始,孔繁森是“請求”獻血,醫生沒有同意,后來是“再三懇求”,醫生同意了。所以,這兩個詞有什么區別?一開始,孔繁森是怎樣“請求”醫生的,醫生又是怎么拒絕他的,后來,孔繁森又是怎樣“再三懇求”的,醫生又是怎樣“勉強答應”的。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演醫生,一個演孔繁森,能不能把這醫生和孔繁森的對話演出來?
。ㄍ辣硌輰υ,兩分鐘后,請一組同學上來表演)
9.從小朋友們精彩的表演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詞有什么區別?(“懇求”比“請求”程度更深,“再三”說明醫生拒絕了多次,孔繁森向醫生懇求了多次)
10.“請求”和“懇求”意思相近,是一組近義詞,但是“懇求”比“請求”程度更深,這一段里還有另外一組近義詞,請小朋友們找找看,能不能發現,(課件出示:請求——懇求,同意——)
11.小朋友們,孔繁森獻血是為了什么呢?(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助學)
12..孔繁森再三懇求醫生要獻血,原來是要用獻血得來的營養費幫助這幾個孤兒上學讀書。(出示生字:費,朗讀,教師示范,學生書空并練寫。)從醫生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孔繁森不適合獻血,但是他還要再三懇求獻血,小朋友們,從獻血這件事中你又看到了一個的孔繁森。(板書:無私奉獻)(再次齊讀第三自然段)
藏族同胞們知道了這件事,都非常感動。大家想想,他們會對孔繁森說什么?(學生回答)小朋友,你又會對孔繁森說什么呢?(學生回答)
14.藏族同胞為他深情地唱了一首歌,我們一起深情地把這首歌的歌詞念一下。
15.漢族和藏族是兩個不同的民族,孔繁森是漢族人,這幾個孤兒是藏族人,孔繁森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家,我們在一個中國,漢族和藏族是一家人。他為我們的民族團結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貢獻。
我們課文中一共講了三件事,他不僅收養了藏族孤兒,還要獻血,并且用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孤兒上學,一件事情比一件事情更讓人感動,所以,我們說,他是一位怎樣的干部?
(學生齊聲回答,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6.課文學完了,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懂了:
出示:孔繁森收養了,用換來的營養費幫助他們?追鄙媸且晃、的優秀干部。
出示:
板書設計:
孔繁森
優秀{
收養
獻血關心人民、無私奉獻
助學
課后反思:以學生為主體加強朗讀及引導
——《孔繁森》教學反思
這一課之前,因為考慮到課文所講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給學生補充了有關孔繁森的其他事例。比如,孔繁森家庭生活的艱難,孔繁森如何照顧敬老院的老人,以及1992年拉薩市地震,孔繁森收養三個孩子,為孩子上學籌備學費而獻血的一些相關資料。并且也向學生介紹了拉薩的位置,還把拉薩與我們這個地區做了對比,讓學生知道拉薩是很貧窮,很落后的,那里的孩子沒有這么好的上學條件。在講事例,播放視頻的時候,我感到學生被感動了,我看到有的學生眼里還閃著淚花。在第二課時,按照計劃,我是給學生進一步講解課文。但是,好多地方做得不夠,學生在第一課時被激起的情感沒有發揮到作用,由于缺乏恰當的引導,有時還“冷場”了。在這節課中,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和及時引導做得不夠,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教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以學生為主體。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我在課堂上過分注重已備好的教案而忽視了學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二年級的學生年紀尚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這就需要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巧妙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這一堂課中,我采用的還是比較傳統的“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盡力把學生的回答引到自己預先設計好的教案上來,在語言的表述上也沒有適應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同一年齡的學生也都有不同的特點,只有把握住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教學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作為教師,心中要有明確的學生,知道他們已有的水平,才能明確所發出的指令是否是學生可以做到的。
2、給學生明確以及及時的引導。在這堂課上,有時候,一個問題問下去,會出現“冷場”的反應。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給學生明確到位的引導。這篇課文的內容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雖然第一課時補充了一些資料,但是要二年級的學生真正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在這個時候,就要做循循善誘的引導者。有時候,學生若有體會,但是,我沒有抓住時機進一步深入引導,也失去了啟發的好時機。在課堂中,讓學生表演孔繁森獻血這一段,抓住的是“請求”和“再三懇求”兩個詞語,由于沒有事先給學生明確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學生表演的時候感到有點不知所措。還有,講到孔繁森撫養孤兒的時候,講到“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時,可以聯系他們的實際講講他們的父母是怎樣撫養他們的?在想象孔繁森在具體的情境中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講了。
3、加強朗讀訓練。在小學低年級,朗讀始終是一個重點。在這堂課上,學生的朗讀依舊停留在“拖調”“沒有感情”的層面上。整堂課下來,花在朗讀上的時間少了,朗讀指導上也缺乏。在第二課時的進一步講解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加深了,講解之后的朗讀必定會比講解之前的更帶有感情色彩,我沒有抓住時機進行朗讀訓練。這次的教研活動也是給我提了醒,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而好的朗讀,無疑又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升華感情。
孔繁森 篇1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歌聲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確立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孔繁森的優秀品質。
教前準備:組織看電影《孔繁森》或了解孔繁森的事跡。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15 孔繁森
2、簡介孔繁森的事跡。
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
一讀,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
二讀,畫出長句子,讀通讀順。
三讀,標出自然段序號。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3、師范讀課文。
4、引導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正在干什么。
5、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的什么事?
三、教學部分生字詞
1、出示:干部、拉薩市、失去、獻血。
指名讀詞。
2、引導分析字形。
部,與“都”比較。
市,與“布”比較。
失,與“大”比較。
獻,左右結構,左下不是“羊”,右邊是“犬”。
書空“血”的筆順。
3、學生按筆順描紅
四、細讀課文
細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查字典理解“優秀”。
為什么說孔繁森是優秀的干部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檢查字詞:
用投影出示以下字詞,指名讀。
優秀干部拉薩市失去撫養醫生獻血感動
2、提問: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援藏”是什么意思?
二、細讀課文
1、過渡:為什么說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2、細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
。2)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3)哪一句最能表現出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干部?
。4)齊讀第三句話。
比較句子:(用投影出示)
孔繁森撫養他們。
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這兩句話都是說的什么?
“撫養”是什么意思?
輕聲讀一讀,比較一下,哪一句好?為什么?
齊讀這一句。
板書:接孤兒到身邊
(5)指導朗讀。
3、細讀第3、4自然段。
。1)指名讀這兩個自然段。
。2)這兩段主要寫孔繁森的什么事?孔繁森為什么要獻血,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由這一句可以看出什么?
。3)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把有疑問的地方畫出來。
(4)分段釋疑。(學生討論)
第3段:
“夜里”、“悄悄”說明孔繁森不想讓人知道獻血,說明他的無私。
“年紀大”、“身體又不好”還堅持要求獻血,更說明的他的無私精神。
“請求”和“再三懇求”寫出孔繁森要求獻血心情的迫切,強調這是一組近義詞,“再三”突出了心情的迫切。
“勉強”說明醫生是在孔繁森的再三懇求下才同意他獻血的。(查字典,了解“強”的意思,說明這是多音字。
過渡:孔繁森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要求獻血,用自己鮮血換來的營養費供給幾個藏族孤兒上學讀書,當藏族同胞知道這件事后,他們——(感動得留下了熱淚)。這時,他們只能用歌聲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激和深情。
。5)范讀歌詞。
自由練讀,知名讀,齊讀。
指名說說藏胞們唱著這首歌,心里會想些什么?
板書:獻血供孤兒上學
(6)指導朗讀。
三、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
2、討論:
學過這篇課文,你覺得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
板書:優秀的援藏干部
你還知道哪些像孔繁森這樣的干部?
3、復述課文。
出示提綱。
(1)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2)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孤兒。
(3)孔繁森去醫院獻血。
。4)孔繁森用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孤兒上學,這深深感動了藏族同胞。
4、學生練習復述。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詞卡片。
2、組詞。
都市失
部布夫
二、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字形。
。1)出示小黑板。
優秀撫養醫生感動
指名讀詞語。
(2)學習生字字形。
優:左右結構,右邊不能寫成“龍”。
“養”和“醫”要書空筆順。
感:上面不能寫成“成”。
2、指導書寫。
三、作業
1、抄寫詞語。
2、擴詞。
感醫
部養
3、寫出帶有下列部首的字并組詞。
匸心
亻阝
板書:
15 孔繁森
↓
接孤兒到身邊 (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
↓
獻血供孤兒上學(悄悄、請求、再三懇求)
↓
優秀的援藏干部
孔繁森 篇14
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孔繁森》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為標題,講述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間撫養孤兒、獻血為孤兒交學費的動人事跡,贊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范人物,他在西藏工作10年,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但課文只選取了他的一個典型事例來表現其偉大形象。我把這篇課文解讀成兩個詞“優秀”“感動”。文章開篇就指出孔繁森是個優秀的援藏干部。細讀文本,課文二到四自然段通過寫孔繁森撫養孤兒,并獻血幫助孤兒上學讀書的事讓我們感受他的“優秀”,他的無私與偉大。他的事跡感動了藏胞,感動了了全國人民。文末以歌詞作結,前后呼應,情感激越,反映了藏漢一家親,生動地表現了孔繁森對加強民族團結所作的杰出貢獻,說明他的確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二、【以學定教說目標】
通過對文本的研讀,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說說“請求、懇求”的意思。
3、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確立關心他人、主動幫助他人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優秀”一詞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貴品質,有如下幾個點需要重點解決:
1、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孔繁森會怎樣“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來撫養”三個藏族孩子。
2、引導學生理解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后來又為何“勉強答應”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懇求”的。
3、理解歌詞所蘊涵的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三、【立足教材說教法】
于永正老師曾說過:“課文鉆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隨之有了”。課文故事真實感人,但敘述很簡單,他的事跡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遙遠。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目標,擬定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學法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注重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運用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走孔繁森,感受他的高大形象。
2、以讀促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人物精神的有效手段,通過讀中想象、角色換位、比賽讀等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豐富語言積累。
3、品詞析句法通過抓重點詞句,推敲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品讀出人物的精神實質。
四、【入情入境說過程】
一、歌曲渲染,解題定“情”
導入是一堂課中的重要環節,為了讓學生能更好更快地進入課堂,上課前我播放贊頌孔繁森的歌曲《公仆贊》,用歌曲來渲染氣氛,開門見山地導入課題。范寫課題時,我讓孩子們跟我一起伸手書空,并教學生字“孔”。題目是眼睛,是全文的核心。“孔繁森”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介紹了他的什么事?相信通過讀題,孩子們腦中會顯現出這些問題,這些也是閱讀此文從基本層面上需要解決的。“學貴有疑”,帶著這些疑問自然而然地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整體感知,初讀生“情”
要讓學生走進文本,離不開充分的初讀,從一個個抽象的文字符號到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痕跡,生成感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這個環節,我安排足夠的時間,運用多種手段和形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增加讀的遍數,體現讀的層次。設想進行以下幾步:
1、帶著疑問聽老師范讀課文,形成閱讀期待
2、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流利課文,并初步思考: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
3、詞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我預設隨課文識字,把生字詞字音檢查、詞意理解與分段讀課文相結合。
交流: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引出第一自然段的教學,讓學生聯系生活一般什么時候我們會用到“優秀”這個詞語?理解“優秀”;通過詞串“藏族”“漢族”“藏胞”理解“援藏”,我國有個少數民族叫“藏族”,藏族人主要居住在西藏,地圖上顯示西藏的位置。而孔繁森的家鄉在山東,他和我們一樣屬于“漢族”,漢族和藏族親如一家,都是中國人,我們親切地稱藏族朋友為“藏胞”。當時,藏族比較落后,我們漢族就有一些人去那兒幫助他們,支援他們,這就叫——“援藏”。
朗讀第二自然段時,根據課文中提到的“他們”引出三個孩子的名字“曲尼、曲印、貢桑”,指出“曲”是個多音字,還可以讀成“qǔ”
朗讀第三自然段時,相機正音“獻血、懇求、勉強、答應”
4、我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每一段寫了什么,教給學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再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就比較能接受,只要把每一小節寫的事連起來就可以了,這樣有助于孩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三、深入文本,品讀悟“情”
語文教學的真諦是高屋建瓴,但又樸樸實實,有的只是對文本的個性感悟,有的只是引領學生徜徉在語言文字之中,去品味,去咀嚼。整篇課文的教學都緊緊圍繞“優秀”一詞展開,通過從哪可以看出孔繁森的“優秀”?這一問題貫穿始終。
在第2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借助圖片資料讓孩子加深地震給人們帶來的不幸與災難,并抓住“孤兒”一詞了解三個藏族孩子的可憐,并指導朗讀。以關鍵詞“親生兒女”為契入口,引導聯系生活實際回味體驗,填補課文空白,發揮想象,活化感動,由己及他,由表及里從每一件細微的事情中深入體會孔繁森的優秀品質。從而引出: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孩子們盡情享受著孔繁森的愛和關懷,一天天快樂健康的成長起來了,他們從不會想到,為了幫助他們上學交學費,孔繁森竟然去(獻血)。這是課文第三自然段寫的。教學時,我主要結合語境,抓關鍵詞,品味閱讀,引導學生理解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最后又為什么答應了?讓學生邊讀邊找找相關的詞句,品讀出人物的精神實質。首先,抓住“夜里”“悄悄地”讀懂人物心理,知道孔繁森不想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獻血的事情,從中體會出孔繁森無私的精神實質。在理解“請求”“再三懇求”時采用換位閱讀的方式,把自己假設為文中的孔繁森,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去說,我只是自然地引導,“如果你是孔繁森,你要向醫生要求獻血,你怎么說?”“醫生不同意,孔繁森又是怎樣向醫生再三懇求獻血的?”讓孩子在說說、讀讀、演演中明白這幾個詞的區別,“請求”是孔繁森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得到滿足;“懇求”則更進一步表示自己真誠、誠懇的要求,而且孔繁森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懇求醫生,從而體會到孔繁森不顧自己個人的身體狀況,要求獻血的迫切心情。這樣讓學生走進文本,更容易讀懂。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指導朗讀,學生讀得更入情。從而再次引出:孔繁森不愧為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在教學難點文中的歌詞時,我讓孩子們先讀,再以“小朋友們,你們讀懂了什么?”這一問題為引子,抓住“光明”一詞多元化地解讀,是孔繁森為西藏帶來了希望,讓藏胞們看到了光明,是孔繁森讓藏胞們有了幸福的生活。從而解讀出“深情”的不同內涵(感激、熱愛、自豪、團結等)。再適時地補充孔繁森為藏胞做事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知道孔繁森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代表著漢族人民對藏族人民深切的關懷,是孔繁森架起了漢族和藏族人民友誼的橋梁,從而使學生理解了歌詞,激發情感進一步升華,也把全文推向最高潮。
四、生字教學,重點指導“優秀”
在品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導出第一小節的“優秀”。此時的“優秀”,在學生眼里是有著深刻的內涵的,是有著學生的情感,教者的情感作為支撐的“有情物”,學生朗讀地釋放自然更加精彩,學生在一筆一畫地跟著我寫優秀這個詞語的時候,心里裝著的是敬佩和感動。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偉人的生活豐富、厚重。課文只講述了孔繁森的一個事例,為此我進行課外的延伸,讓學生自己從課外書上、網上閱讀、查找相關資料,一方面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全面地走進孔繁森的生活,更多地了解孔繁森怎樣關心、熱愛藏族的人民,為祖國的民族團結事業鞠躬盡瘁,使學生對孔繁森的“優秀”品質有更深刻地感受。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課堂教學和課文內容的一面鏡子,構思簡潔明了的板書,具有深化理解,提高教學效果等重要作用。
結束語:以上就是我對這一篇課文的初步設計,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我將分為2課時進行教學,并根據教學的生成情況及時進行調整。謝謝大家!
孔繁森 篇15
一、讓我認識“你”——解題定“情”
1、播放歌曲《公仆贊》
2、小朋友,你知道剛才那首歌唱得是誰?歌里唱的就是——孔繁森。(出示照片)
3、誰來親切的叫叫他的名字?
4、誰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嗎?今天,我們就走進他的故事,去認識她。故事的題目就叫——(板書課題)孔繁森?资巧郑蠢蠋焷韺懀筮吺莻——(子字旁),右邊是——(豎彎鉤)
二、讓我感受“你”——初讀生“情”
1、先聽老師來講這個故事。(范讀課文)
2、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想自己讀一讀嗎?請你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好了,就把自然段標好。
3、檢查生字詞。
。1)小朋友都讀得很透入,課文中出現了三個小朋友,想認識他們嗎?(出示:曲尼、曲印、貢桑三個詞,進行認讀,同時說明“曲”是多音字)
。2)他們的名字和我們有些不一樣,他們屬于——“藏族”(出示:認讀),我們屬于——“漢族”(出示,認讀),漢族和藏族親如一家,我們親切地稱藏族朋友——“藏胞”(出示:認讀)。當時,藏族比較落后,我們漢族就有一些人去那兒幫助他們,支援他們,這就叫——“援藏”(出示:認讀)
。3)課文中還有一些難讀的詞語,讓我們來讀一讀,(出示其他的生字詞,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認讀)
4、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自然段)老師就請四位小朋友來講這個故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做一個認真地小聽眾。
5、讀了課文,小朋友,你覺得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后,和學生進行交流,其間,相機出示文中相關的生字詞,把詞語的認讀與理解相結合,既自然又不單調。而讓學生談談孔繁森,則初步感知了課文,大體知道了孔繁森其人其事,潛移默化中,學生對孔繁森的崇敬和佩服之情在內心深處已悄然而生。
三、讓我走近“你”——品讀動“情”
。ㄒ唬┯^看錄像,入境動情
1、讓我們來看一段有關孔繁森的電影。
2、課文中也用一句話來介紹了他,是哪一句啊?(相機出示第一自然段)
3、讀讀這句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孔繁森就是去支援西藏,幫助西藏人民的,最后還因公殉職,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把你心中的感覺通過朗讀告訴大家。(指導讀好這句話)
【設計意圖】由于孔繁森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較遠,在讀了課文后,學生通過文字對孔繁森只是有了簡單的了解,而不會對他的行為有深刻的理解,在這里,播放一段樸實的生活環境,以及在他死后西藏人民痛哭流淚的場景,使一個文字化、平面的“孔繁森”真實化,具體化、生活化,給了學生視覺、聽覺上的沖擊,讓學生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孔繁森,如此普通的一個人,卻是如此的不平凡!學生的情感涌動了、沸騰了,此時有感情的朗讀,就是學生感情的宣泄,情感的寄托——佩服、崇敬、懷念……
(二)深入文本,品文動情
1、孔繁森為西藏人民做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事,課文講的就是其中的一件。讓我們接著往下學,請你讀一讀課文的的第二自然段。
2、快速數一數,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3、誰來讀一讀第一句話?
。1)誰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嗎?
(2)是啊,就在1992年,西藏的拉薩市附近也發生了這樣慘痛的事,許多人都被奪走了寶貴的生命,失去了可愛的家園。(幻燈片展示畫面)
4、曲尼、曲印、貢桑都失去了親人。(出示句二)
。1)你知道怎樣的孩子稱為“孤兒”嗎?
(2)你覺得他們怎么樣啊?
。3)那你能用朗讀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嗎?
5、三個孩子可憐極了,這時候誰出現了,自己讀一讀。(出示句三)
。1)小朋友,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他們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呀?
。2)孔繁森也是這樣關心三個孩子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說話練習)
曲尼發高燒了,孔繁森
曲印衣服破了,孔繁森
小貢桑摔倒了,孔繁森
…………
。3)指導朗讀
6、這就使故事的開始i,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說道地震,學生一定是有所了解的,新聞中也出現過相關報道,所以可讓學生自由地交流,同時再出現幾幅地震過后一片狼藉,生靈涂炭的畫面,學生頓時是談地震而“色變”。然手回到課文,學生心中充滿了對地震中遭難的三個孩子的深深同情和傷心。此時趁熱打鐵,對“孤兒”一詞展開理解,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而讓學生交流父母關愛自己的小故事,體會父母對親生兒女的小故事,體會父母對親生兒女的愛,又是一種情感體驗;想象孔繁森對三個孩子的細致關懷,這既是說話練習,更是一種情感的遷移,讓學生深深體會到了孔繁森對三個本不是自己孩子的真切關懷。此時,這一自然段的有感情的朗讀就成了學生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了。
四、教學生字,收放有度
1、出示生字“優秀”,認讀
2、怎樣記住這兩個字?(學生說,老師范寫)
3、你在哪兒見到過“優秀”,什么時候能用上它們?
4、描紅、書寫。
【設計意圖】“優秀”一詞,學生在自己的作業本上早已接觸過,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盡情的說一說,用一用。“優秀”這個詞的意思以及適用范圍,不用講解,學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心領神會了。
孔繁森 篇1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通過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想像體會孔繁森的高貴品質,從小樹立關心別人的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放一段贊頌孔繁森的歌曲)同學們,這段歌曲是贊頌誰的?(孔繁森)
2、板書課題16、孔繁森(齊讀、正音)
3、你們想了解孔繁森嗎?(播放課件)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反復讀課文,說一說孔繁森是個什么樣的人?
2、(小組討論)給自然段標上序號,說一說每段的意思。
三、細讀感悟
1、分析體會:(課件)全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讀第二自然段,一起來認識孔繁森。(學生讀書)
。2)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ń涣鳎┠囊痪渥钅鼙憩F出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干部?(出示課件、板書:扶養孤兒)
“像親生兒女一樣”說明了什么?(交流)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孔繁森是怎樣對待這三個孩子的?我們來猜猜。(學生交流)
。2)師:孔繁森每次下鄉見到生活貧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他收養了三個孤兒,他生活就更艱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獻血。課文中哪個自然段是寫孔繁森獻血的事?請大家先讀一讀。
。3)讀完了這一段,哪個詞讓你感動了?(交流)
(課件出示句子)
孔繁森為什么要請求獻血?(板書:獻血助學)
醫生為什么沒有同意?聽到醫生不同意,孔繁森更著急了,他會怎么對醫生說?(同桌交流)
孔繁森這樣堅持著,誠懇地表達自己要獻血的愿望,這就是課文里的哪個詞語?(懇求)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孔繁森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要求獻血,1993年,孔繁森共獻血三次,得到了900元的營養費,他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營養費供給幾個藏族孤兒上學讀書,當藏族同胞知道這件事后,他們只能用歌聲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激,深情地唱道:(板書:深情歌頌)
。2)(課件出示歌詞)請同學們大聲朗讀。
。3)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他們好像是——(兄弟)
太陽和月亮如同兄弟,藏族和漢族也有同一個母親,他們也像——兄弟。
。4)師:有了孔繁森這樣的援藏干部,才有漢藏一家親的情誼,是孔繁森架起了漢族和藏族人民的友誼橋梁?追鄙菨h族人民的兒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兒子。藏族人民深切地懷念、深情地唱,我們也一起深情地朗讀。
四、小結
現在,你認識孔繁森了嗎?
他真是——一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板書:優秀干部)
五、根據老師出示的提綱,在小組里復述課文。
六、布置作業
回去后把孔繁森的事跡講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16、孔繁森
撫養孤兒
獻血助學 優秀干部
深情歌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