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工活動:有趣的紙
活動目標:1、在游戲情景中指導幼兒學習使用剪刀,練習直線剪。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利用紙條粘貼各種畫,培養幼兒對紙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剪刀、膠水棒、各種顏色的紙條、小盒子、一幅小女孩的范例、一幅小女孩粘貼畫的范例、一幅媽媽的范例、一幅媽媽粘貼畫的范例、一幅老爺爺的范例、一幅老爺爺粘貼畫的范例。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使用剪刀學習直線剪
教學難點: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獨立進行粘貼
活動過程:一、出示紙條,吸引幼兒
1、教師抓一把紙條抖動
問幼兒這些是什么?和幼兒一起聽一聽紙條抖動時的聲音。
2、和幼兒做個小游戲
這個紙條可調皮了,它還會跳呢,你們看,它跳啊跳,跳到哪里去了?
——它跳啊跳,跳到了頭上,變成了頭發。
——它跳啊跳,跳到下巴上,變成了胡子。
——它跳啊跳,跳到了腰上,變成了一條裙子。
3、提問:還可以變成什么? 這些漂亮的紙條是怎么剪出來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二、學習使用剪刀
1、介紹剪刀的使用方法
出示剪刀 (看,這是什么?你們會用剪刀嗎?)從小盒子里拿出剪刀,教幼兒拿剪刀的動作。
2、小手變成小手槍,中指和食指幷并攏,大拇指插在上面的小圓圈里,中指和食指插在下面的小圓圈里,一只手拿著紙條,一只手張開咔嚓、咔嚓、咔嚓,紙條就剪下來了。
三、幼兒剪紙條
1、引導幼兒觀察紙條上面的直線,要求按直線剪紙條。
2、請幼兒將紙條全部剪好,放在盒子里。
四、出示小女孩、媽媽、老爺爺的粘貼畫范例
1、提問:第一幅畫里是誰?\第二幅畫里是誰?\第三幅畫里是誰?\(出示對比范例)他們有哪里不一樣?(第一幅圖上小女孩沒有穿裙子,第二幅圖上媽媽沒有頭發,第三幅圖上老爺爺沒有胡子。)
2、這里是老師剪下來的長長的紙條,我們可以把彩色的紙條貼在小女孩的身上,給她穿上漂亮的裙子;可以把黑色的紙條貼在媽媽的頭發上,給她設計一個新的發型;可以把白色的紙條貼在老爺爺的下巴上,變成白胡子老爺爺。
3、幼兒自己操作,完成貼畫作品。
五、結束活動
將多余的紙條、剪刀、膠水棒送到相應的小盒子里面。把自己的作品用吸鐵石吸在黑板上。
教學反思:
小班美工活動:有趣的紙
設計思路:
在蒙氏班級已經呆了9個多月了,在進行教學的這幾個月里,我發現不管是中大班組的孩子,還是托小班孩子,都對美術充滿了極大的興趣,他們很喜歡畫畫,也很喜歡做手工,每次老師拿出紙筆的時候,幼兒都會用一種很期待的眼神看著老師,他們喜歡想象、喜歡創作,他們會想象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們會用筆畫出他們喜歡的東西。在蒙氏班,孩子要做許多的工作,很多地方都會運用到畫、寫、剪、粘貼等,在工作期間,我給他們上了很多次美術活動,在不斷地思考與揣摩之下,我也有許多的感觸與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