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通用6篇)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篇1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孩子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冬天)在冬天你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2.課件出示下雪的圖片。
師:你看到了什么?(下雪啦)下雪的時候,你們都會玩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言)下雪啦!我們可以痛痛快快的在雪地里玩耍了,多高興啊!請你大聲地告訴你的小伙伴們—— “下雪啦,下雪啦”
師:下雪啦,不只是我們很高興,小動物們也很高興,有一群小動物還跑到雪地里來畫畫呢,而且畫得非常好,所以人們稱它們是“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節課我們就學習15課《雪地里的小畫家》。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雪地里的小畫家》。質疑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師范讀課文。
師:哦,你們的小腦瓜里藏著這么多問題呢!那就快跟老師一起從課文里找找答案吧。
課件出示課文。
2.出示問題:雪地里都來了哪些小畫家呢?
3.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也可以問問伙伴或老師。
4.小組合作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5.全班交流識記的生字及方法。
6.老師小結出小朋友解決生字詞的辦法,并讓小朋友們學會運用這些辦法解決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
7.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學生認讀。
(2)小老師帶讀。
(3)挑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三、讀中悟情,朗讀課文
1.出示課件,學生自由讀課文。
2.感悟課文,老師指導朗讀。
(1)這些小畫家都畫了些什么?(同時貼詞語卡片、貼圖畫)
課件出示第二句話,齊讀。
(2)理解“一群”的意思?
(3)仿寫課文。
除了課文里提到的這些小動物以外,你覺得是不是還可能有別的小畫家來雪地里畫畫呢?它們又會畫些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 )畫( )
(4)引導理解,那些畫兒是小動物的腳印。貼動物腳印圖片。
(5)指導朗讀第三句,體會小動物驕傲、快樂的心情。
(6)這么多小動物都高興地來雪地里玩耍了,可是,有一個小動物卻沒來,它是誰呀?(青蛙)引出最后兩句話。了解冬眠。
(7)除了青蛙會冬眠外,還有那些動物會冬眠呢?(學8生交流)
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五)有感情朗讀課文
孩子們,讓我們再和那些小畫家一起去雪地里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吧!放課件,齊讀課文。
(六)動手畫一畫
小動物們都在高興地用自己的小腳丫畫畫,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一下?我們用小手丫。伸出你的小手,可以張開,可以合攏,可以攥拳,然后把你的小手放到畫紙上,用畫筆沿著你小手的輪廓描下來,看看像什么,還可以添畫上其他的圖案,把它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試試吧!
學生作畫。
交流、評價學生作品。
(七)作業
展覽學生優秀作品。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讀準音、讀成句。
(二)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認識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知道青蛙是冬眠動物。
(四)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二)讀懂課文內容,學會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題意。
板書:13雪地里的小畫家
1.“雪地”是什么樣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積了一層厚厚的雪,把大地都變成銀白色的了)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雪地的圖片吧
2.什么是畫家?(繪畫技藝很高的人)
3.課題講的誰?(小畫家)
4.雪地里來了哪些小畫家?
師述:我們學學課文,看看這些小畫家都是誰?他們都
畫了些什么畫。
(二)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
2、老師領讀
3、小老師領讀
4、男女生對讀
(三)認識幾個新詞語
1、出示課件,學生試讀。
2、開火車讀
(四)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讀準生字的音。
1、課件出示問題
2.學生自練看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記住生字的讀音,要讀成句。(讀幾遍后教師檢查,指名讀)
3.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五)細讀課文,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1句,問:小動物們要在雪地畫畫,看到下雪了高興嗎?你從哪里看出它們很高興?(從第1句兩個“下雪啦”看出它們很高興)師述:這句話最后的標點符號叫嘆號,在這里是表示高興的語氣。你們自己練習讀出高興的語氣。(自讀幾遍后指名讀)
2.讀第2句。自由練讀,指名讀。
(1)這句話講在什么地方?來了誰?(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2)“雪地”與上句有什么關系?(冬天下了大雪,才會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個)
(4)這一群小畫家和“雪地”有什么關系?(雪地是小畫家畫畫的地方)
3.讀第3句話。自由練讀,指名讀。
(1)誰在雪地上畫畫?(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上畫畫)(自己練說)
(2)它們都畫了什么?(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板書:小雞竹葉
小狗梅花
小鴨楓葉
小馬月牙
(3)出示課件,看看這些小畫家們的杰作吧。
(4)說說小畫家畫的畫是什么?(是它們在雪地上踩出的腳印)
(5)為什么說小雞畫竹葉呢?(小雞的爪子印出的形狀像竹葉)依次問其他幾個動物畫的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墊像梅花,小鴨的腳趾間有蹼連著,印出樣子像楓葉,小馬的蹄印像月牙)
4.讀第4句話。(自己練讀后指名讀)
(1)你們平常畫畫時要用什么?”
(2)這4位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呢?(不用不用幾步就成一幅畫)
(3)“幾步就成一幅畫”是什么意思?(小動物走過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們畫的畫。把它們各種形狀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麗的畫)(自己練說后,指名回答)
5.讀第5、6兩句話。想一想,青蛙為什么沒有參加?它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著”了呢?(因為青蛙是一種冬眠動物)師述:因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為了減少消耗,就臥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像睡覺一樣,我們管這種現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氣暖和了,再恢復正常活動。
6、學習了這篇課文,讓老師來考考大家吧。
出示課件,做練習。
(六)指導朗讀。
師述:你們覺得這篇課文有趣嗎?讀出小動物的快樂的情趣。(自己練讀后,指名讀,找2~3人)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用“幾、用、魚”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四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認識生字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課前談話:老師很喜歡和你們交朋友,特別是想和小畫家交朋友,誰是我們班的小畫家?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下雪的動畫片
師:冬天到了,下了一場雪,有些可愛的小動物不怕冷,紛紛來到了雪地上當起小畫家。他們畫的畫是什么樣的?讀了課文,你們就明白了。
二、引導初讀,學習生字
讓我們走進課文自由讀讀。遇到難讀的字寶寶,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開始!師: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啦!瞧,老師已經把生字寶寶都請上大屏幕了。(學習兩個偏旁“蟲、目”)
三、再讀課文,讀中悟,悟后讀
接下來,讓我們再讀讀課文。老師出示課件提出兩個要求。
⑴用橫線劃出雪地里的小畫家。
⑵用波浪線劃出小畫家們分別畫了些什么。
哪位小朋友樂意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
指名回答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小雞 小狗 小鴨 小馬
竹葉 梅花 楓葉 月牙
現在,老師想采訪采訪我們班的小畫家,你們平時畫畫都需要用哪些材料?(水彩筆、油畫棒、蠟筆……)那你們知道雪地里的小畫家們是用什么來畫畫了嗎?(腳)
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比較一下小畫家們的畫與實物像不像?
(出示課件)
看到自己有那么高超的水平,小動物們心里會是什么感受呢?你來說(開心)那請你開心的讀讀這句話。你來說(自豪)嗯。那請你自豪的讀讀。
正當這群小動物們在雪地里歡快的玩耍時,還有一個小動物卻沒有參加,他就是——小青蛙。(它在洞里睡著了。正在冬眠。)
冬眠是什么意思呢?到了冬天,有些動物不吃不喝,也不出來活動,整天睡大覺,就叫冬眠。
指導朗讀:小青蛙睡著了,我們可不要吵醒它,所以這句話應該怎么讀?
(讀的輕一點)
小朋友們還知道哪些動物要冬眠嗎?讓它們在冬天里好好休息吧,我們來繼續跟著雪地里的小畫家的腳步來到雪地里。
四、整體感知,回味課文
雪地里的小畫家,給我們畫的畫可真美呀,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讀課
五。指導寫字:
(小畫家們在雪地里勾勒出美麗的圖畫,那小朋友們能不能在田字格中勾勒出我們祖國美麗的漢字呢?我們來瞧瞧今天是哪個字寶寶要住進田字格?)
1、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筆順及筆畫,并說說字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師范寫:第一筆是豎撇,寫在豎中線的左邊,第二筆是橫折彎鉤,起筆與豎撇的起筆相連。(第二筆用紅筆寫)
六、小結
好,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四位雪地里的小畫家,請你們課后再去找找我們的動物王國里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是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利用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相結合的策略認識“洞、參”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著”,降低識字難度,提高識字效率。利用小口訣的指導學生正確美觀書寫“橫折彎鉤”和“竹、牙”等5個生字。
2.利用范讀、創設情境、讀好停頓、角色扮演、加動作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指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訓練找出文中明顯的信息的能力。
3.了解小動物腳印的不同形狀,了解青蛙冬眠等自然常識。
【教學重點】
利用組詞、加一加、字謎、字源等多種方法識字、利用小口訣指導學生寫好字。
【教學難點】
利用多種策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同學們,昨天晚上,動物王國里下了好大好大的一場雪。有幾個調皮的小動物,來到雪地上當起了小畫家,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1、老師范讀后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多種識字方法集中識字
多種形式讀詞,引導學生利用加一加、猜字謎、聯系生活等多種方法識字。
3、指導書寫“幾”
(1)學習橫折彎鉤:引導學生從筆畫形態(方向長短)觀察,并總結出口訣。
老師范寫筆畫,學生書空。
(2)指導書寫“幾”
在學生交流寫好幾注意哪些方面的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豎撇和折畫中間部分要往里彎,從而梳理出口訣
(3)教師范寫,學生自主練習,評價修改。
三、創設情境,細讀品文
1.學習課文一二句
(1)學習朗讀“下雪啦,下雪啦”
課件出示動畫,老師創設情境,利用采訪談話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朗讀“下雪啦,下雪啦!”
(2)隨文識記“群”
(3)利用動畫創設情景指導朗讀。
2.學習課文第三四句
(1)朗讀課文,提取信息。
找出雪地里來了哪些小畫家?他們都畫了什么?并圈畫出來。
(2)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學生板貼。
(3)利用停頓符號,將句子讀通順。
(4)隨文識字“竹牙”
利用字源識記竹,并組詞,再將生字放入句子朗讀。
(4)借助插圖,了解小動物腳印的不同形狀。
指名讀“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隨文識記“步”(讀詞-字源了解步的意思-朗讀句子)
(5)創設情境,遵從學生心內的情感指導朗讀
①角色扮演,趣味朗讀。利用分小組扮演小動物介紹畫的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②加動作,趣味朗讀。利用創設情境,加入動作的方式再次有感情朗讀。
3.學習課文五六句
(1)抓住問號讀出疑問的語氣,利用師生共讀,男女生配合讀的形式把問句讀好。
(2)了解青蛙冬眠的習性,回顧原來學習的著的讀音,利用組詞和句子中選讀音的形式學習多音字“著”。
(3)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會冬眠?
4.利用圖片和音樂,指導背誦。
(1)配樂讀文。整個世界一片潔白了,小畫家們還在開心地畫著,請端起書,和小畫家們一起,用聲音畫出這幅畫吧。
(2)巧用填空,降低難度,指導背誦。調皮的雪花擋住了一些字,你還會讀嗎?
四、鞏固復習借助雪花字卡,鞏固識字。
瞧,雪花一看難不倒大家,就把生字寶寶帶來啦,你敢挑戰嗎?
五、布置作業課后,把這首小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篇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7課《雪地里的小畫家》,它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作者設置下雪的環境,采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介紹幾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知識。全文共六句話,語言生動活潑,極富童趣,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良好素材。
根據新課標要求、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表達、觀察、思維、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語文重在“讀中感悟”,所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讀中了解四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是本課的重點。
2、由于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少,觀察能力較差,因此了解四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與竹葉、梅花等實物之間的聯系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由于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充分發揮“班班通”設施及教育資源的作用,采用情景教學法、誦讀體驗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運用質疑,自主合作探究,讀中感悟,觀察對比,知識的遷移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表達、觀察、思維、想象等多種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因此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1、游戲導入:在黑板上做手印板畫游戲,教師小結引出課題并板書。(以游戲的方式導入課題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感悟課文作了鋪墊。)
2、學生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因為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所以我從一年級就培養學生從課題質疑入手,抓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品析課文,指導朗讀
1、低年級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比較差,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比較困難。所以我采用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征的方法進行指導。播放課件,創設情景,以故事的形式把學生引進文本,讓學生自然流露出高興、激動的心情,跟隨雪地里的小朋友一起喊:“下雪啦,下雪啦!”并引導學生從“啦”字和感嘆號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本課要認的生字都讓學生借助拼音隨課文自主識字。(師讀、齊讀、男、女生讀)。
2、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特點,設置懸念,播放課件,(聽叫聲,猜動物),引出小畫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指導學生高興地朗讀第2句話,并引導學生理解“一群”的意思。
3、由于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生活經驗又少,我就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腳印,并與實物進行對比,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能直觀地發現四種動物腳的形狀各不相同,而且知道動物的腳印與實物非常相似,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我還補充問:他們的腳印還像什么?(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再引導學生用贊賞、夸獎的語氣讀第3句話(師生合作讀,指名讀,齊讀)。
4、課中輕松活動(聽歌曲,律動)(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
5、同學們平時畫畫要用什么工具?而小畫家呢?學生通過對比就能讀出輕松、得意的語氣。為了進一步鞏固重點,我還補充問:他們都是用腳畫畫,可畫的畫為什么不一樣呢?(表演讀、指名讀第4句)
6、過渡語導入第5句話,引導學生從“為什么”和問號體會奇怪的、疑問的語氣。(這堂課兩處這樣安排都是為了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和標點培養語感,同時指導了學生正確使用標點。)
7、聯系生活,引導學生輕且慢地讀第6句話。合作讀,表演讀5、6句。(滲透青蛙冬眠的知識)
(三)、復習鞏固,拓展延伸
1、做找腳印的游戲,即補充了板書,又完成了課后的練習。
2、為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我還設計了拓展延伸練習:雪地里還會有哪些小畫家?他們會畫什么呢?還有誰也沒參加?(學生分小組討論,仿照課文編兒歌,同學們可選一項或幾項來說,做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學生在學習第3句話時已經進行了知識遷移的練習,因此學生能編得比較豐富有趣。這一環節既加深了學生對兒歌的理解,又將學習延伸到文本以外,把學生引發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更多的事物。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自編動作讀全文。
(四)、教師小節,布置作業
1、查找資料:還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背誦課文
附:板書設計:
17、雪地里的小畫家
小雞小狗小鴨小馬
(青蛙冬眠)
(板書設計新穎、美觀,重點突出,有利于學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自我評價
這篇課文精悍短小,為了適合低年級的認知特點,我利用“班班通”設施和教育資源把整篇課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閱讀為主線”的原則,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以故事的形式貫穿教學,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力求達到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情感熏陶及能力訓練的有機結合。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啦、梅、用、幾、成、蛙、為、參、加、洞、睡”等11個生字,會寫“幾、用”。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采用不同的方法朗讀不同的句子,如領讀、輪讀、邊讀邊欣賞等方式。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四種動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重點:
識記“啦、梅、用、幾、成、蛙、為、參、加、洞、睡”等11個生字,會寫“幾、用”。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課文第三句話: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教學過程:
一、欣賞雪景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昨天動物王國里下了一場很大的雪。(播放雪景圖片,邊欣賞邊講解)你看,小雪花飄呀飄呀,飄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飄在樹枝上,樹枝白了;飄在大地上,大地像鋪了白色的地毯。
每年的這個時候呀,動物王國里都要舉行一場畫畫比賽,評一評誰是“雪地里的小畫家”。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動物王國,認識一下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
板書課題:雪地里的小畫家
師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形
(一)自由讀課文,學記本課生字
1、師:這場比賽進行得怎么樣了呢?讓我們在課本123頁中尋找答案吧。請同
學們自己把兒歌讀一讀,不認識的字用鉛筆劃出來,并且向拼音寶寶請教。
2、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二)檢查朗讀,糾正錯誤。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認真!真的是用心在觀察這場動物王國的盛會呢!下面請你認真用心聽一下老師的朗讀,著重聽聽剛才你標出的字和老師讀得一樣嗎?教師范讀。
師:哪位小朋友想把兒歌讀給全班同學聽呢?(請一位同學讀給大家聽)
并請小朋友們評價這位同學的朗讀。
(三)檢查生字,自主識字。
1、師:兒歌讀得真流暢,你們一定和兒歌中的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來和他們打聲招呼吧。
(課件出示生詞)
(1)請同學領讀,并指導糾正(重點關注“成”的后鼻音及翹舌;“參”的平舌音;“睡”的翹舌音)。
(2)去拼音讀。拼音寶寶突然不見了,你還能認識這些詞語嗎?自由讀---分組朗讀——齊讀
(3)識記生字
師:詞語寶寶的名字我們都能叫得出來,可是生字寶寶的樣子,你能想辦法記住它們嗎?
出示“睡”,認識“目字旁”
師:比如這個“睡”,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
請同學們做一個睡覺的姿勢,對,上眼皮垂下來,與下眼皮緊緊合起來,因為和眼睛有關,所以睡字是目字旁。
師:在這些生字中你還會認哪個字?你是怎么記住的?(兩個同學一個小組,相互交流是如何記住這些漢字的。)
誰愿意當小老師來教教大家?
用“加一加”“換一換”識記“啦、梅、蛙、加、洞、睡”等。
(4)識記生字后再開小火車讀生字,以加深記憶。
(5)小游戲:生字迷宮。
總結:你們各個是識字大王。不僅認識這么多字,而且還會這么多識字的方法。真的太了不起了!
三、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一)學習一、二句
師:我們學生字學得這么熱鬧,不知道動物王國里的畫畫比賽進行得怎么樣了?
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師:瞧,動物王國里還在下雪呢!(播放“會下雪的圖片”)小動物們可開心啦,他們會怎么喊呢!(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師:看到雪花飄飄的樣子,你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引導學生感受下雪時的喜悅,下雪時雪花很美,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并要求學生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
師:看課件,誰來了?
生:小雞。
師:雪地里來了一個小畫家了。接著又來了誰?
生:小鴨、小狗、小馬都來了。
師:你看用哪個詞語來表示動物很多?
生:一群。
(二)學習第二、三、四句
1、師:瞧,誰來了?(課件出示:小雞、小鴨、小狗、小馬)
師:哦,原來是——出示“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2、師:這四個小動物都畫了些什么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師:老師把他們畫的四幅圖畫都帶來了。
出示“小雞之竹葉圖”
師:能猜出這是誰畫的嗎?(小雞)齊讀“小雞畫竹葉”
出示“小狗之梅花圖”
師:這又是誰的作品呢?(小狗)女生齊讀“小狗畫梅花”
出示“小鴨之楓葉圖”
師:小鴨子也不敢落后,它畫了什么呢?個別讀“小鴨畫楓葉”
出示“小馬之月牙圖”,播放馬蹄聲
師:聽這聲音,誰來了?(小馬)小馬在雪地里畫下了什么呢?(月牙)個別讀“小馬畫月牙”
師:看著這些圖畫,你想對這些小動物說些什么嗎?
師:這些小動物可真能干,讓我們大聲地告訴所有的人——齊讀(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師:大家來猜一猜,除了這四個小動物,還有誰會來參加比賽呢?它會畫什么呀?(隨便學生說,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
3、師:小動物們畫畫要用顏料嗎?(不用)
師:要用彩色筆、蠟筆嗎?(不用)
師:那他們用的是什么啊?(爪子)
師:哦,原來是——(課件出示: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引導學生讀出贊美、佩服的語氣)
師:動物王國舉行的畫畫比賽可真不一般!讓我們拍起手,唱起歌為它們加油吧!
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
幾步就成一幅畫。
(三)學習第五、六句
師:這么美的雪天,小動物們都來到雪地上作畫,青蛙卻沒有來,誰來問一問?
出示:“青蛙為什么沒參加?”(讓學生讀出問的語氣。)
師:你知道嗎?
出示:他在洞里睡著啦。
師:那我們去叫醒它吧,讓它出來畫畫,好嗎?(不可以,因為青蛙在冬眠)(小動物冬眠就像我們小朋友睡覺一樣,每到冬天,青蛙就躲在洞里,不吃不喝,像睡著了一樣,等第二年的春天才會醒來。)
齊讀課文。
師:既然青蛙在洞里睡著啦,我們就不去打攪它了,我們還是伴音樂,最后一次走進這場動物王國的畫畫比賽吧——
四:設置懸念,總結課文,寫字
師:該到了我們離開動物王國的時間了,離開之前,我特別想知道,這次比賽究
竟哪位小動物贏了呢?如果你是動物王國的國王,你把冠軍的獎杯給誰呢?師:動物王國里的成員實在是太多了,究竟誰是冠軍還不一定!不過老師倒想評出我們班級的“小小書法家”。
指導書寫“幾”“用”。先觀察起筆筆畫,然后述說如何寫好這個字。
書寫過程中,老師示范,學生書空。在田字格上描紅,書寫。教師指導后再書寫
再書寫指導中,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做到正確的書寫姿勢,及時糾正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