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爐女
(另外,學習這首詩歌,關注詩人平民關懷這一點也是不能忽略的。浮躁的社會呼喚單純的人文關懷。對于層次較高的學生群體,這個思考角度是可以繼續深入下去的。聯系單元中其他篇目,《項鏈》、《老王》等,聯系“4050工程”、“希望工程”等,組織具有社會意義的“傾聽低姿態的呼喚”活動。)
練習舉隅
1、有人說臧克家的詩歌結尾尤其矯健有力,你覺得呢?
2、詩中除了“當爐女”,還有“丈夫”、“大兒”、“小兒”,試分析這三個人物形象,你覺得他們對于苦難的理解會是怎樣的呢?
3、閱讀更多的現代詩(如徐志摩、卞之琳、艾青、戴望舒、聞一多、舒婷、余光中等人的詩歌),體會其與古代詩歌的異同(主要是詩歌意境和表現手法)。
(說明:第3題范圍較廣,針對新詩學習,教師可根據課程需要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