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太空的航程》雙導提綱
醞釀( ) 嫦娥( ) 摘星攬月( ) 乾坤( ) 載人飛船( )
2、掌握字詞書寫和詞語意思。
舉國關注 烈焰 拔地而起 不同凡響 沉悶 乾坤 酒泉 塵封
3、將下列橫線處填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①乳白色的 神舟 五號飛船內,楊利偉 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正靜候著一個舉國關注的時刻。
②托著載人飛船拔地而起,直刺云霄
③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誕生了人類 真正的航天始祖 萬戶的國度。
④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設想 第一步發射探空火箭 第二步,發射一二百公斤重的衛星 第三步,再發射幾千公斤重的衛星。
五、認知與探究
1.感知文本、發散思維
思考:閱讀完這篇課文,同學覺得哪些地方需要我們一起探究?
2.難點質疑、重點突破
列出同學們認為是本篇文章的重點問題并分析。
3.重點突破、條理思維
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歸納,在教師的引導下,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小組選出代表發言,同學們共同對文本進行更加深入地研討。
4.充實思想、提升境界
相關資料
群體 嫦娥一號研發團隊
中國人對于奔月的夢想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但是,真正將這一夢想變為現實的,是當代的航天功臣們。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中國人插上了飛天的翅膀!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為達到“精確變軌,繞月飛行,首飛成功,一年壽命”的探測工程目標,他們針對月球探測衛星的新特點,集思廣益開拓進取,短短三年多來先后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制、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這是一只高度團結的隊伍,統一決心、統一意志、統一目標和統一行動。這是一支不負眾望的團隊,11月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終于夢想成真。“我們期盼成功,因為你們的衛星打多高,我們的頭就能昂多高”。中國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辯地向世人昭示,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斷譜寫新的華章。中華民族完全能夠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