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學習抒情
另一個具有巨大才能的人──奧斯特羅夫斯基,如果沒有對莫斯科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條彎曲的小巷、每一個在大堆破爛垃圾中活動著的莫斯科人的熱愛,如果沒有他在描寫沙皇、末寧家族、布魯斯科夫家族、他們的妻子、兒女、媒婆等人時所表露的熱愛,他會創造出這一個有自己的氣息、風習、事務、感情欲望的奇妙世界嗎?由于這一點,在他的漫無盡頭的畫廊里,整個大俄羅斯“歷歷在目”地呈現在眼前,因為它是由想象、幽默和熱愛寫成的,它分解成了無數各式各樣的典型,富有特征而為大家所熟悉的場景,這些場景之所以為大家所熟悉,就是因為它們是以藝術的、詩的畫筆所再現出來的,而不是簡單地從生活中描摹下來的。
在《獵人日記》里創造了許多生動的農奴生活圖畫的屠格涅夫,如果不是從童年起就對故鄉的原野和森林滿懷熱愛,如果沒有在心靈里蘊藏著故鄉居民的苦難的形象,當然就不會為文學創造出那些細致、柔美、充滿古典的樸素和真正現實的真實、描寫小貴族、農民和俄國大自然的無與倫比的風景的隨筆了。
(岡察洛夫《遲做總比不做好》,《古典文藝理論譯叢》第一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
自古以來,好作品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會有時代的感情。我所謂時代的感情是:每個人心里都感到,意識到,但還不明確,還捉摸不定。你捉住了這種有代表性的共同感情,把它寫出來了,使每個讀的人立刻感到這就是他的感情,這就是他想說可是還沒有說出的東西,這樣的作品就有時代的感情,一定能和人民結合在一起。感情永遠不死,即使時代變了,那種作品照樣能打動人心。這又使我想起了我到西北的情景。我上了古涼州城的鐘樓,舉目一望,忽然想起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我念了一遍,仍然覺得這是首好詩。
我們讀完一部作品,常說這部作品打動我了,或者說這部作品一點不動人。所謂打動不打動,就是說看作品的感情是不是戳了你的心。我覺得,在正當的思想基礎上,這種最直接的感覺常常能夠衡量一部作品的價值。
(楊朔《寫作自白》,《三千里江山》,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
二、例文借鑒
長 城
鮑昌
因為深秋的季節已至,下山的時候已晚,我看見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紅。在獵獵西風撲剌下,磚縫間的野草開始黃枯,基石下的酸棗變了顏色。這時,聽不見秋蟲之低吟,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黃云間的歸鴻。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嗎?那是飛向蘇武牧羊的北海嗎?在佇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飛鴻乃是悠悠歲月的見證。曾幾何時,黑云掩沒了月色,雨雪紛紛地襲來,胡馬長嘶,觱篥(bìlì,漢代從西域傳入的一種管樂器)哀鳴,狼煙在山頭升起,矢刃在石間摧折;當將軍戰死、燕姬自刎、旌旗橫倒、死尸相撐,戰場上的一切聲音沉寂之后,只有紅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誰家的“春閨夢里人”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卷凄婉的歷史,長城!
……
所以我說,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征,長城!
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臺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墻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長城)不再是嵚崎。它變得可笑,仿佛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