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教學設計2
廣東揭陽華僑中學 王珍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繼承“五四”光榮傳統,學習北大優良學風,確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的抱負。
2.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把握文意,體會感情。注重培養學生準確的領悟理解能力、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科學的思辯邏輯能力三方面的素質能力。
3.幫助學生了解演講辭的特點,訓練演講基本功。
教學設想:
1.典范課文是作者靈感的記載。學生研讀課文,要感悟和激發靈氣、發展智力、提高素質。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作者與學生之間創設靈性的溝通。在教學過程 中,師生都應能動互動地進行討論和交流,共同合作,分析解決問題。
2.進行從整體立意到謀篇布局到語言表達的宏觀教學。理清思路,把握文意、訓練思維三者有機結合,以期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
3.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閱讀課堂教學力求體現“讀書——思維——做人”的新思路。
4.注意演講辭教學的定性定位問題。教學時應注重突出演講辭的特點,與論說文或抒情散文或應用文的教學有所區別。
教學重點:
理清思路。思路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理清思路就是學習思維,就是學習江總書記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優良的思維品質,就是培養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聯系當前的社會現實,抵制社會上的負面影響,克服不良思想傾向,樹立積極正確的遠大抱負。
教學方法:結構教學法(上升階梯式)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時數:一課時
課前預習:
1.細讀講話,給生字詞注音釋義。
2.印發北大簡介、北大百年華誕慶典有關資料;有關史料——戊戍變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以及魯迅《華蓋集•我觀北大》中的有關摘錄。
3.明確學習本課的三個目標:確立理想;理清思路;訓練演講。
4.思考課后練習題,以及教師提出的若干思考題。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少年時期,就萌發了長大了要為中國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謀利益的念頭。周恩來總理青年時代在天津南開中學,就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抱負。
當今,同學們也處于青年時期,大家又有什么樣的抱負呢?這是一個永遠帶有時代新意的老問題。在存在著權力、金錢、美色等負面影響的現實中,同學們各自的回答,能否達到積極、正確、誠信的要求呢?
可以相信,大家學習了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之后,應該有正確的答案。請打開課本第17頁。(電腦顯示江總書記相片,電腦顯示課題)
二、研讀新課:
北京大學(電腦顯示北大古色古香校門)是中國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國立綜合性大學,聞名世界的高等學府。(電腦放映字幕1)
這所百年學府,校園景色優美,素有“高樓深院”、“湖光塔影”的獨特美稱。明澈的未名湖、挺秀的博雅塔,湖光塔影交相輝映,為美麗的燕園增添無限風韻。(電腦顯示未名湖畔畫面)整座校園,充滿著清高清雅的氣息,充彌著神秘神圣的韻味,充盈著與日俱進的無窮魅力。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給予北大親切的關懷。江澤民更是關注著北大的發展。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華誕慶典,江總書記作了熱情洋溢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不僅是對北大師生員工講的,而且是對全國廣大青年講的,也是對我們今天在座的青年同學講的。我們學習這篇講話,要做到角色到位、認識到位、感情到位,聆聽江總書記對我們的深情囑托。
1. 整體把握:
師:這篇講話,中心話題是什么?
生議后歸納: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②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
③教育必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服務。
④教育必須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
⑤教育必須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師點評:各種看法,都有一定道理。大家可以保留意見。老師認為:第③種比較準確。中心話題,即,教育必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服務。這也是講話的思想主線。(字幕2)
師:大家能說出這篇講話的總體思路嗎?
生議后概括:(字幕3)
① 回顧歷史——期望未來。
②歷史——責任——希望
③回顧歷史——面對現實——展望未來
回顧歷史 正視當代 展望未來
④
肯定成就 明確責任 提出希望
回顧百年歷史 分析當今形勢 展望祖國前景
⑤
贊頌北大業績 明確時代責任 提出四點希望
師點評:各種意見,其實只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兩個層次的,另一種是三個層次的,都 對。因為只是類型不同,本質是一樣的。老師傾向于三個層次的。
2.師生共同合作,分析講話的結構、思路、內容、語言、感情。
根據對總體思路的分析,講話可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祝辭,也叫開場白。第五部分是結束語。第二、三、四部分,分別對應總體思路中的三個層次。
第一部分 :(第1段)
祝辭,是演講辭文體特征的段落。
第二部分:(2——6段)
我們先來理清這一部分的局部思路。這部分回顧歷史,回顧了哪幾方面的歷史?
生答后明確:校史、國史、江總書記個人的成長史。
師:我們再進行微觀分析。第2段顯然是講校史。其中有二層意思:一是北大誕生的歷史背景,二是北大誕生的歷史意義,即兩個“標志”。可知,北大為民族救亡而生。接著,請同學們依照老師分析課文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以下各段的內容。
生:第3段講國史。有三個語意:第一句為第一語意,講中華民族歷史性的轉折和巨變。這是總述,是國史的總概括。下面兩個語意進行分述:一是20世紀上半葉,建立新中國;二是20世紀下半葉,走上社會主義建設正確道路。
師:好聰明!說得對。江總書記還特別強調指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正展示出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燦爛前景。這作為講話內容,是思路的擴展和延伸,表明思路的升華和提高。作為演講文體,是主旨的切入和顯示。
師:在北大百年華誕慶典上,必定要總結北大的光輝業績,必然要稱贊北大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作出重要貢獻。那么,北大的貢獻表現在哪幾方面?
生議后概括:(字幕4)
① 社會政治方面:宣傳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策源地、
共產黨誕生的溫床
② 思想文化方面:宣傳民主科學思想、傳播新文化
可知,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為實現民族獨立解放作出貢獻。
③ 教育學術方面:振興教育、繁榮學術、為國家培養大批建設人才
可知,北大成為我國重要教育學術文化陣地,為中華民族全面振興作貢獻。
師:講得好——同學們還有補充嗎?如果說上述那些貢獻已經成為歷史的話,那么,還有什么東西世代傳承下來的呢?比如,精神方面 的財富呀。
生:④光榮傳統和優良學風。
師:好極了。北大的傳統和學風,這也是一種成就,一種貢獻!江總書記高度評價北大的傳統和學風,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要永遠發揚光大。
師:同學們如何理解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優良傳統中的民主與科學的含義?
生議后歸納:
①“五四”時期,北大的民主與科學,是反帝反封建,反對專制和迷信的,有其鮮明的政治性、社會性。
②當今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北大的民主與科學,是提倡民主政治、倡導科學精神,提倡學術自由,學術民主,嚴謹治學,有其思想性、文化性。
師點評:見仁見智。北大的傳統具有時代性,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生:第6段講個人成長史,是現身說法,江總書記以親身經歷說明大學教育生活對人生的重要影響,叮囑大學生們珍惜大學時代。
師:上述這些都是江總書記深情的回顧。請同學們齊聲朗讀第6段,要富有感情,由深沉到激昂到語重心長。
師:請同學們仿照剛才分析第二部分的思路和方法,解讀講話的第三、四部分 。
第三部分:(7——10段)
理清這部分的局部思路:
生:先講國內形勢,宏偉目標決定科教興國戰略。
再講國際形勢,時代特征決定科教興國戰略。
師:什么叫“知識經濟”?(電腦放映字幕5: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簡稱,即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知識經濟的顯著特征,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轉化為創造力、生產力、經濟力。)
師:請同學們齊聲朗讀7_8段。體會江總書記信心百倍,豪情滿懷,朗讀出激情展望的激越韻味。
生:形勢決定任務。時代特征決定時代責任。科教興國戰略決定大學教育的時代使命。
先講普通大學的責任__應該成為科教興國的主力軍。
后講重點大學,即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責任——即四個“應該“。這里,江總書記為北大等到一批重點大學指明了改革和發展的方向,期望北大在新世紀建設成為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為中國實現現代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師:分析得很中肯,說明同學們的理解力和思維力已經達到一定水平。那么,我們進一步來訓練思辯能力,四個“應該“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生議后明確:(電腦顯示字幕6)“搖籃”在四者中最重要,因為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前沿”突出理論研究,為人類解決科學課題提供理論依據,這種科學理論是培養人所需要的;“力量”則強調科技轉化生產力;“橋梁”則說明國內文化傳承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重大作用。所以說,四個“應該“是一個整體的四個側面。四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促進,辯證統一,相輔相成。這部分的思路,從宏觀到微觀,步步提升,層層遞進,逐漸升華提高。
第四部分:(11——16段)
師:這一部分講大學生的時代責任,即歷史使命。請同學們理清這部分的局部思路。
生:聯系“五四”愛國主義精神,對北大學生和全國廣大青年提出總的任務要求——發揚“五四”傳統、擔當歷史使命、創造時代業績。然后,進一步具體提出四點希望。
師生共同合作解讀第一點希望:
第一點希望,強調求知與修養相結合,即德才兼備。這是成才的前提。
師:三個小組的同學分別解讀第二、三、四點希望。
生:第二點希望,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說明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性。這是成才的途徑。
生:第三點希望,明確指出:個人抱負只有在為祖國為人民服務中才能實現。為祖國為人民服務是成才的目的。
師:請同學們齊聲朗讀第四點希望(第1 6段)要朗讀出真情希望的感情。
生:第四點希望,講明艱苦奮斗的必要性。這是成才的重要條件。
師:總之,所提四點希望中江總書記對青年的思想到行為都加以切實的指導,體現了江總書記對中國青年的真情希望。
面對著江總書記真情的希望,我們由衷地聯想起江總書記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講話的結束語中,念念不忘對中國青年提出殷切希望(電腦顯示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畫面,并放映字幕7:全國各族青年,代表著我們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代表著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你們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你們手中實現。黨和人民對你們寄托著殷切希望。希望你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志存高遠,胸懷寬廣,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師:江總書記的兩次講話,都希望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志存高遠。請同學們談談你們的理想是什么?
生發言后師概括并點評:
①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
②當個科學家
③辦公司掙大錢,修橋鋪路造福百姓
④升官發財
⑤只求做大官,不求發大財。升大官,官大權大可以辦大事作大貢獻。
⑥當大款,游山玩水。
第①是社會理想,第②是職業理想,都正確。第③是對的,思想行為都好。只是有點兒行善積德的意味;第④太籠統;第⑤胸懷大志,有創意有新意,思維不落俗套;第⑥雖無原則性錯誤,但思想覺悟實在不高,只顧自家吃喝玩樂,大款無大志。大家談理想,難免涉及到權力和金錢等熱點問題。其實,權力和金錢本身沒有錯,問題在于掌權者有錢人。謀權謀錢、用權用錢,如果合法合理,無可非議;如果以權謀私,錢權交易,那是違法違紀。談理想,還有個時代性問題。剛才我們學習過,傳統隨著時代發展。同理,理想也隨著時代發展,真理也隨著時代發展。所以,我們談理想,可以說首先為國家,然后為家庭為自己。江總書記也說“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相統一”嘛。但必須明確,不論從政、從軍、還是從商,都要為國為民,奉公守法。不能奉行拜金主義、享受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這是健康個性和健全人格的體現,也是做人的準則。
第五部分:(17——18段)
結束語,再次展望未來,再次提出希望。展望美好前景,令人激勵鼓舞。這是全篇的概括和總結,又是主旨的再次升華和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將講話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結構,用板書形式展示出來。(電腦放映板書字幕8)
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
展示民族 北大成為具有世界
全面振興 先進水平一流大學
實現民族 北大成為我國重要
獨立解放 教育學術文化陣地
北大成為新
民族危亡 文化運動中心
北大誕生
一百年前 二十世紀上半葉 二十世紀下半葉 二十一世紀上半葉
列強入侵 建立新中國 改革開放 實現現代化
3 .師生共同小結:
①綜觀全篇思路,學習江總書記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優良的思維品質。
這篇講話中心話題的闡述思維過程有如下特點:(電腦顯示字幕9)
一是角度準——以教育作為講話切入的最佳角度,切合北大百年華誕慶典的主題,又切合新時代科教興國的主旋律。這表明江總書記看問題的角度,表明思維的準確性。
二是起點高、認識深——起點高,是指高屋建瓴,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上看問題;認識深,比如概括和揭示北大傳統和學風,生動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闡明了北大傳統和學風的精神實質。高度也好,深度也好,都表明江總書記看問題的深度,表明了思維的深刻性。
三是視野廣——具體表現在講話涉及的時間長,150年,空間大,國內和國際;范圍廣,全黨全社會全國所有高等院校;人物眾,北大師生員工,國內外嘉賓,所有教育工作者、中國廣大青年;領域多,教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這表明江總書記看問題的廣度,表明了思維的全面性。
四是思路活——回顧歷史、分析當代、展望未來,都是高度概括,精要歸納,思維的幅度掌握恰到好處當,控制自如。這表明江總書記看問題的幅度,表明思維的靈活性。
我們要認真學習江總書記分析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即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和幅度;學習江總書記的思維品質,即思維的準確性、深刻性、全面性和靈活性。
我們應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這種科學思維方法和優良思維品質,分析和解決一切比較重大的問題,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
②從講話的思路發展中,領悟到一個重要思想:慶祝成功是為了鼓勵前進,回顧過去是為了開拓未來。(電腦顯示字幕10)
師:回顧是為現實和未來服務的。請同學們舉三幾個類似的事例說明之。
A.97年香港回歸——既為洗雪國恥,更為保持繁榮和發展
B.98年抗洪勝利慶功會——總結抗洪精神,推進四化建設
C.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申奧成功標志著籌辦奧運的開始
③歸納中心思想:(電腦顯示字幕11)
這篇講話深情地贊頌北大對中華民族世紀性的重要貢獻,深刻地揭示了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明確地提出教育必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服務,殷切地希望北大學生和中國廣大青年擔當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④演講辭特點
演講辭雖是實用性很強的應用文,但它更具有議論文觀點鮮明,邏輯性強的特點。現以江總書記這篇演講辭為例進行分析:(電腦顯示字幕12)
A思想深刻。北大百年校慶,中心議題肯定要講教育,但又不能孤立地講教育,江總書記首先講振興中華的大業,接著講科教興國的大計,然后講高等教育的大局。具有條理性和邏輯性。觀點明確,說理透辟。又如對青年所提四點希望,符合人才成長的規律。由此可見,演講內容要符合演講者的身份和地位,又要符合聽講者的素質層次和所關心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
B感情深厚。江總書記講話,深情的回望、激情的展望、真情的希望。那感情,是對祖國的深情,對人民的真情,對事業的豪情。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具有親和力和感召力。
C結構精巧。慶典上的講話不能長篇大論,內容要精煉,篇幅要精簡,結構要精巧。江總書記這篇講話的結構,是步步提升、層層推進的上升階梯式結構。
D語言精彩。語言準確,詞匯豐富。句式整齊,善用短句,短促有力。運用比喻、排比、對偶、反問、反復等修辭手法,偏重于議論和說明,偶爾兼用必要的記敘和抒情。具有鼓動性和號召力。
E開頭有開場白,結尾有結束語。開頭有促使演講者與聽眾情感交融、且能導入 主題的開場白;結尾有能起到歸納總結和鼓動聽眾情緒作用的結束語。
演講辭越短越好。今年8月,北京舉辦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北京市長劉淇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詞,僅講了三幾分鐘。作家秦牧的一篇題辭,僅79個字——
青島醫學院教授沈福彭叮囑將其遺體的骨架制成骨骼標本供教學研究之用。醫學院為紀念這位終身奉獻的知識分子,請秦牧題辭,鐫刻于玻璃罩上,讓世人永遠銘記和學習沈教授的高風亮節。
秦牧為此寫了一篇《哲人的愛》,并寫了79個字的《獻辭》。(放映字幕13)
“他生前叮囑獻出遺骸,指定骨架在這兒陳擺。玻璃櫥里是他特殊的墳,玻璃櫥外是他浩瀚的愛。一紙遺囑直如震世春雷,一宗心愿想見哲人氣概。讓我們腳步輕輕走進大廳,佇立豐碑之前默默禮拜。”
三、課堂練習:
演講是新型人才必備的一項基本功。從政競爭上崗要演講,從軍戰前動員要演講,從商推銷產品要演講,北京申奧也要演講。所以,我們必須訓練演講的基本功。寫出一篇在主題班會上談理想演講稿的簡要寫作提綱。
要求:
1. 自擬簡短響亮的標題。
2. 符合演講辭的格式。
3. 眼光遠大、思維創新。聯系社會現實,聯系自己思想認識,不發空議論。
4. 正反兩方面進行闡述,各層次應有本質邏輯聯系。
生發言后師點評。
四、布置作業 (字幕14)
課后完成談理想的演講稿,字數500左右。
五、結束語:
希望同學們學習江總書記的大氣,結合自己風華正茂的朝氣,融匯成一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正氣、英氣、浩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