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和信用:市場經濟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在“誠信”的范圍之內。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當年的高考作文可說是異彩紛呈,可說是歷年來質量最高的,與此話題能激起考生的更多的靈感分不開的。
現在的很多企業很重視打“誠信”牌,因為它們認識到良好的企業信用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第一通行證。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把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定位于“誠信”的企業倫理,摩托羅拉公司強調“誠信為本,公正永恒”,福特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信用為先,利潤在后”。我們的企業還要向它們多多請教。
合說關系。簡言之,市場規則是基本原則,但也需要道德的支撐和約束,二者共同作用,相互促進。最后歸結到“規則是外在的約束,信用是內在的自律,二者都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缺一不可”。
幾段文字,在論述上主要是理論論證,也有少量的例證,要解決的主要是規則和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的問題。
第二部分: 規則和信用在當前市場經濟中的運行情況。
本部分的論述思路是:
總述。指出在一些領域市場經濟秩序比較混亂,是不守規則、不講信用所致。
在這一段中,作者作為一個經濟學家,說話非常客觀,是從兩個方面說的。一方面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概括了當前存在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里,作者也列舉了一些現象:假冒偽劣商品橫行,而且品種多、數量大、范圍廣……說明什么什么問題呢?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所有這些,歸根結底無一不是不守規則、不講信用所致。”
分述。一些地區只講經濟發展不講市場規則。其原因有二:一是不懂市場,不懂市場規則;二是有法不依,缺乏尊重法律的意識和態度。作者也列舉了一系列法律條文,說明我們現在不是缺少法律規則,而是缺少尊重法律法規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已于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可是仍有許多廠家不愿意和不知道遵守這樣的法律規則,終至釀成不良的后果。
XX年9月12日,云南上市公司紅河光明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河光明”)接到廣東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判令賠償原告1000萬元。這是三年內紅河光明輸掉的第二場“商標侵權”官司。
近日,廣州一家化工企業在廣州開新聞發布會稱,該公司注冊的“美得麗”、“永得麗”商標多年來一直遭到立邦涂料(中國)有限公司的假冒。據悉,這家廣州企業已提起訴訟要求立邦道歉并賠償400萬元人民幣。
……
我們再看一則XX年7月14日的新聞 :
昨天,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工商部門移送公安機關假冒、偽造注冊商標、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假冒“玉溪”、“云煙”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侵權案值最高的達600多萬元。
據工商總局介紹,今年1至6月,各地工商機關移送司法機關涉嫌商標犯罪案件76件,移送司法機關商標犯罪嫌疑人88人,分別是去年同期的3.2倍和2.3倍。在去年12月21日,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出臺了《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加大了對知識產權的刑事保護力度,各級工商機關對達到犯罪標準的案件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嚴懲了一批商標違法犯罪分子。此次公布的十大移送公安機關案例中的前6件都是根據兩高司法解釋新規定移送的,侵權案值最高達600多萬元。北京海淀工商分局今年查處的兩起商標侵權案也上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