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散文鑒賞
教學目標:1.了解中國現當代教文的基本線索
2.掌握中國現當代散文的鑒賞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中國現當代散文鑒賞的基礎知識
2.培養學生鑒賞中國現當代散文文化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鑒賞能力和對散文審美品格
教學時數 :
總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內容講解:
1、中國現代,當代散文的分期,大家都預習過,了解了是怎樣分的呢?
明確:
①現代:1919(五四)—1949“現代文學三十年”
②當代:1949—至今,其中又有“十七年”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之分。
“十七年”:寫作主體由“自我”置換為“工農兵新人”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978—現在。創作、表現主體多文化。
中國現代散文,發端于偉大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以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為標志。郁達夫說:“五四運動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個人’的發現”。正是這種“發現”溝通了我國新文學和世界文學現代文學的精神聯系,奠定了“自我”在現代散文中的主體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當中國現代文學興起之時,歐洲的現實主義文學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特別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國的散文由“代圣賢立言”變為“表現自己”,從內容記寫上實現了和世界文學的對接。同時,由“文章”上升為“文學”,極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現代散文石破天驚般的輝煌發展與巨大業績,是繼先奉諸了“百家爭鳴”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助思想,文體的大解放,大突破,大變革時期。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明確:因為社會處在大變革時期,各派各家 紛紛著書立說,這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2.散文的定義
①從純文學的角度來說:
散文,是一種最適于抒寫作者主觀情感,心靈的文學形式。它是一種“自我”的文學,“個性”的文學。其實,就是“人的文學”。
②從藝術表現的角度來說:
散文是一中“實”“虛”結合,因“實”出“虛”的表現情趣的藝術。
3.如何進行散文的鑒賞
前面,我給大家說到了中國現當代散文發展的基本線索和散文的定義,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散文進行鑒賞呢?
明確:①以“我”為主。
在散文里,“我”即真實而獨特的“主體”,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那么,這個“我”是如何展現出來的呢?請看:
郁達夫說:“‘個人’的發現”,其實指的就是走進“散文”之中的那個活生生的“自我”。同時他也指出:“現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
葉圣陶也借一篇短文對散文的表現“自我”,“個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他說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