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學設計
課型:新授 課時:1 知識目標:1、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2、了解戰爭給人民或國家所帶來的創傷。 能力目標:辨別本文中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教育目標: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重點難點: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了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策略和方法: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 一、導入。 先聽一個并不古老的故事:•從前,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文明富貴的大家庭,族人們吃苦耐勞,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他們修建了一座夢幻般的“萬園之園”,里面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后來,他們家道敗落,族人們也不再團結,有很多強盜都想來搶奪財寶。1860年的一天,有兩個強盜率先來搶劫。由于他們事先勾結了那個大家族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間,將能帶走的東西洗劫一空。不能帶走的全部毀壞再焚燒。頃刻間,昔日富麗堂皇的景象在瞬間化為一片烏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斷瓦殘垣。這個家庭的許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幾百口人都被殺了,可是唯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存活了下來。他長大后,被告知了家中當年的慘況。于是,他發憤圖強,終于有一天,他打敗了那兩個強盜。奪回了本該屬于他們家應有的尊嚴與地位。請問:聰明的你能猜出來,那兩個強盜分別是誰?那幾個可惡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個受難的家庭又是什么?那個嬰兒是誰? 大家知道答案的請舉手? 那兩個強盜就是英國和法國,那個受難的家庭就是我們的祖國呀! 那可惡的仆人就是那些漢*狗腿子呀!而那個嬰兒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呀!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從一個側面了解這段屈辱的歷史。但是這篇文章不是中國人寫的,而是一位法國著名的作家寫的,寫給當時法國軍隊的巴特勒上尉的一封回信。 他會在信中說什么?出示課件第一頁,這個課件是我參考六班譚瓊同學的課件制作的。二、出示學習目標:知識性目標:相關的歷史與藝術知識點;反語嘲諷的語言效果。技能性目標:進行速讀能力、捕獲篩選信息能力及思維能力培養。情感性目標:樸素愛國情感及雨果偉大人格魅力的滲透。 三、本節課我們仍然采用男女競賽的方式,男隊叫太陽神“阿波羅隊”女隊叫智慧女神“雅典娜”隊,看哪一隊表現更好,將會有獎品。我們檢查一下預選生字詞。贓物 箱篋 制裁 蕩然無存 琺瑯 瞥見 晨曦四、本節課我們將進行閱讀闖關比賽,第一關:速讀,答題比賽,獎品第二關:美讀,鑒賞“奇跡”,獎品第三關:品讀,焚燒與劫掠,獎品第四關:論雨果,獎品其中每一關的獎品都由這一關的表現優勝者來開獎。大家有沒有信心獲勝?下面進行第一關:快速閱讀測試 包括課文及注釋約1400字,3分鐘內讀完(根據中學生速讀標準500字/分鐘而定),要求看得快,記得準。1. 雨果是哪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2. 雨果提及藝術有哪兩種來源,分別產生哪兩種藝術? 3.各國藝術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臘有 ( ),埃及有 ( ),羅馬有 ( ) ,巴黎有 ( ) ,而東方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