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第二條 預防措施
1、學校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制訂制度,落實措施,加強教育檢查,責任到人。
2、按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體檢,無健康證的人員一律不準上崗。
3、嚴格把好食品進貨關,杜絕不潔、變質或“三無”食品流入,做好進貨記錄。
4、規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燒透,加工好的食物要及時進入熟食間冷卻。
5、嚴格熟食間的管理,防止熟食再污染。實行熟、生食物分開保管、使用不同制作器皿。
6、做好飯菜留樣的記錄并簽名,留樣食品做好標記須在冷藏柜內保留24小時以上。
7、嚴格各操作環節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要正確,消毒時間要保證。
第三條 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師生食物中毒事件,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立即報教育局突發事件處理小組辦公室和相關科室,同時報當地衛生監督部門。學校應立即把患者送往鎮街駐地以上醫院救治。
2、學校主要負責人要召開突發事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情況,制訂有效措施,具體落實人員分工。
3、學校保健老師要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專冊登記,統計好患病師生的具體情況(包括:班級、人數、發病日期、主要癥狀、就醫情況等),積極主動配合當地衛生監督部門進行調查。
4、將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留樣并加以封存。
5、積極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諒解。
第四節學校防范暴力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第一條 可能引發學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由于種種因素對社會不滿和因矛盾激化而鋌而走險、因嚴重利益沖突而報復、精神病人發病以及極少數歹徒行兇犯罪等情形是引發學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第二條 預防措施
1、加強對師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健全安全保衛工作機構,按標準配備學校安全保衛干部和專職保安,加強培訓管理,配齊安防器械,確保及時有效地控制突發事件。
3、加強門衛管理,認真落實登記和驗證制度,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及其車輛進入校園。
4、加強對校內有精神病癥狀人員的監控;加強對精神病人的關心,勸其在家休養治療,經濟待遇上給予照顧幫助。
5、對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當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記,耐心接待,盡力做好化解工作。
第三條 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學校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按緊急報警按鈕。
2、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送往就近醫院搶救,并通知家長或家屬。
3、立即報中心校(學校)突發事件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心校(學校)立即報教育局突發事件處理小組辦公室和相關科室,中心校還須同時報當地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4、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校方要派應變能力強、口才較好的老師與歹徒周旋,盡力規勸其終止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場或附近的其他學生,并迅速疏散至安全的地方。
5、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
6、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并做好相關處理事宜。
第五節 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第一條 可能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