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學習心得體會(精選4篇)
自考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第1步:粗看
買好教材后,先細看目錄,分析各章節之間是什么聯系,是總分總,還是總分分。目錄如同骨架,先看清看全它,判別它是青蛙,還是恐龍。接著按章節翻看,弄清難易點各在何處,其大致比例如何。容易的,理解就行了;難的,先放一下,下一輪再看。
粗翻過程約40分鐘,應略知這骨架哪兒是長耳朵的,哪兒是長尾巴的。
第2步:精看
粗看過后,大致印象有了,該精看了。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看完。關鍵地方作標記,不懂的地方再放一下(注意:特指無承上啟下作用的內容。若是無此內容就看不懂下問的,就必須硬著頭皮去看)。精看好比把血肉填到骨架上。針對自考的特點,我一般不看大綱,因為我整本書都看了,把大綱的內容圈在了“缸”里——考試不就是缸里撈魚捉蝦嗎。時間太緊時,我才看大綱挑重點。
第3步:筆看
精看后就要筆看,還是地毯式的轟炸。把該背該記的全部劃下來,不理解的努力理解,該計算的趕緊掌握,并適當做點往年試卷。這時候腦子對整本書的脈絡應當非常了解了,只是東西記不全罷了,這不著急,有時間背的。這一階段好比把皮膚覆蓋上,基本定下型來,只不過皮膚不怎么光滑。
第4步:記看
筆看一兩天后便是記看。不必那么細的看了,趕緊記住那些有筆劃的。到這一步,90%以上的內容應該基本記住了。記看就是把皮膚化裝好并披上衣服——快要“成仙”了。
第5步:挑看
考試前一兩天進行挑看。挑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如何判別,一靠大綱,二靠往年試卷,三靠感覺)牢記,牢記,再牢記。這時看書已經到“越看越薄”的境界了,也就是給衣服系好了紐扣——恭喜你,你肯定及格了,如果還想考得更好,請看下一步。
第6步:亂看
利用考試前40分鐘時間把整本書再過濾一遍,記不熟的內容再加深印象。這一步就是穿好衣服上“戰場”——準備凱旋,請朋友吃飯吧。
方法有了,還缺什么呢?手要常翻,眼要常看,腦要常想,心要常記——不可不要哦。
再有補充一點的就是說,我個人認為多做些模擬試題還是有幫助的,雖然考試的試題我們不一定押得住,但是多做些題,就算考試的時候你沒做過這題,但憑你平時的積累,也一定會寫出內容的。
最后就是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工整,主觀題要有邏輯,卷面要整潔。其時很多閱卷老師很多都不看你答的是什么內容,因為要判的卷實在太多了。這個時候,卷面的分數和判卷老師對你的印象分就很重要了。
自考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我是計算機學院信息管理專業試本(一)班的學生,我叫劉娟,通過近三年的自考學習本人已考過了十門國考中的八門。今天我在這里談談我自考學習的心得體會,這也是我從大一到大三學習的點點滴滴,這里凝聚了老師們對我的辛勤培養,同學們對我的關愛幫助,才讓我不斷的茁壯成長,在這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快樂學習之路。
子曰:“溫故而知新”,意思就是說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得到新的體會與理解.而我的學習也就是從這樣快樂中開始的
我覺得作為一個學生,首先要尊敬我們的師長,這就是所謂的“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尊師也是一種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一個孝養父母的人,他不會尊師嗎?所謂的尊師就是依教奉行.所以孝親尊師是做人的基礎。孝養父母,尊敬師長的人一定有遠大的志向。比如說近代的周恩來總理,也是為中國之崛起而立志。我們應該向他們一樣,從小立下遠大的志向。這樣才能學有所成。其次是上課要認真聽講,要多復習學過的知識.堅持做到多做練習題,多背單詞,多看課外書以及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團活動。有人說自考的學生注定沒有出路,我要用我的行動去反駁他們,我相信有努力就會有回報,就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每天回到宿舍,我首先就是要思考今天的進展,今天學到了什么?我該怎么去學習自考的課程。同時我也經常從學校圖書館借一些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的書,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我努力的做著,堅持的做著,如今獲得的是老師的認可,同學的.信任.在我心中,基礎就像蓋樓一樣,無論你的房子有多么的漂亮,多么的金碧輝煌,地基打不好,樓照樣會倒塌.自考這條象征了成功的彩虹,為我架起了橋梁,引導我去追尋成功,追尋夢想,
老師說過在世界上有一種人最可憐,因為他沒有理想。沒有奮斗的目標,“不是我想讀書,是父母硬要我來讀書的。”沒有理想的人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她的生命之泉將提前枯竭,留在世上的只是一堆行尸走肉罷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你們想,這樣的人會有怎樣的出息,在青少年時代就沒有人生理想,這是最可怕的我們要堅信:明天的失敗都是由于今天的不努力。
老師還說過二十一世紀的失敗者不是沒有學過習的人,而是不去努力為自己找出路的人。我相信這一點,選擇試點本科并不意味著我失敗,而是意味著上天給了我另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我的人生信條就是努力向前,堅信有一天所有人會看到我的成功。
同學們,你們想學有所成,就從自我開始,從快樂中開始,我就是這樣去學習的我學得快樂`學得主動,那才是真正的樂在其中。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自考學習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和大家共勉。謝謝!
自考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上自考以前對自考還是一知半解,現在經過兩年艱苦的學習,我取得了一點經驗。現在也算對自己的一種回顧吧首先介紹一下,由于自學考試是一次性終結考試,它不像普通高校開展教學雙邊活動,經過平時考試、期中考試、作業、學期考試等多次考核來評定學生成績,因此,能否順利通過課程的一次性考試,對于我們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于我本身來說,因為是技校畢業所以基礎很差,因此總結了主要是一下三點:
1、總結歸納一個適合自己性格以及思維類型的學習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于我們每一個自考的同學來說,從長遠的角度和宏觀的角度,這都是一個不斷促進,不斷積累總結的過程,而且對于以后無論學習何種新東西,我想都是有效的。
以下是我覺得比較合適的兩點學習方法:
a、上課理解的進行聽講(這里包括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其重點是“理解”二字,根據大崗的要求將書里的脈絡搞清,就像學習針灸一樣,首先要搞清身體的脈絡,理解書里的層次關系,明白這個知識點,書里分幾步講清先講什么后講什么,為什么這樣講。
b、上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做作業,盡量多的做。將所學的知識和實踐盡量的聯系在一起同時敢于對課本說不,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想你找到的錯誤,你會銘記的。我想經過以上的幾個方法,考前再有針對性的練習一下……嘿嘿到時考場就可以輕松了。
2、對考試命題及其出題思路的把握。
a、據我了解,每年考試的出題都是延續的,只要課本沒有重大調整,基本可以參照去年的試卷進行復習,找出重點知識點,運用上面的方法,復習多做相關的題型(比如高數,微機原理等等就是這個規律,年年重點沒有大的偏移)
b、仔細的發現并分析每一個和你考試的消息,(它可能來自網站,同學)說不定你會有收獲哦!
3、對于自己心理素質的培養
a、增強自信。千千萬萬同學都考過了我為什么不行。我們在進入考場之前,多想一些有把握獲取好成績的條件,如“我們已經有針對性和系統地復習了”,“考試就像平時測驗,無非在這里多做幾道題而已”,
b、松弛肌肉,緩和緊張的心理狀態,考試時的緊張和焦慮與個體肌肉的緊張有關,學會松弛肌肉是控制焦慮和減輕緊張,避免怯場的有效措施。因此,考試時,坐姿要放松,一旦雙手發生顫抖或有緊張情緒,可迅速拉緊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緊張,也可馬上做深呼吸,反復兩三次,這時全身肌肉必會放松,就可避免生理、心理緊張加劇而引起的惡性循環。
c、只有一句話,考試中一定要“冷靜”。以上就是我自考學習兩年以來的一點想法和感想,希望對大家會有些許啟發和幫助。
自考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首先是量力而行莫貪多求快。
報名時除了指定的教材外,還要準備一本質量較好的輔導書。一本高質量的輔導書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讓我們學到更多知識,這是毫無疑問的。
把書放在顯眼醒目的位置,有空就拿出來翻翻。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了解和記住書的大致內容和框架結構,掌握書本知識的內在條理性。
根據報考的課程門數多少,確定復習準備時間。如果工作確實很忙,建議考生一次考兩門。如果覺得自己有精力,也可以報三四門。集中一個月時間來看書,對許多在職者來說是難以做到的。自考課程知識點龐雜,短時期內突破壓力大、效果差。我用此法兩次通過了三門課程,相對而言,一次報兩門比較輕松。
考前15天進入沖刺狀態,這段時間內,考生要盡量在8小時內完成工作,并減少應酬。當然在職考生還是要以工作為重,不要因自考而影響工作。
制訂計劃莫半途而廢
沖刺期按5至6天看完一本書的進度,將教材分為5至6等份,一般教材只有300—400頁。每天從晚上7:00開始看書,夜里1:00準時休息。
這是最考驗意志和毅力的時候。為了安靜,我每天晚上關掉手機,孤身一人呆在辦公室內看書。如果覺得苦,就想想通過后的快樂和低學歷給你的更多痛;如果覺得困,就泡杯濃茶或沖杯速溶咖啡;如果正在戀愛,這段時間內可控制一下聯絡次數。每天保證6個小時學習時間。其中閱讀教材80—100頁大約需要4小時,每看完一個章節要對照輔導做習題,強化記憶理解。根據做題的情況,對教材中掌握不扎實的考點再補習一遍,完成了一天的目標后再休息。堅持下來,你會有越來越強的成就感。
領悟要領莫死記硬背
總復習階段,看教材要帶著問題用尋找考點的眼光和思維去看書,考慮什么地方可能會出題,會以什么樣的題型出現,檢驗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做得好會增強學習信心。
以這種方法,兩本書10天左右就可大致看完,知識點記憶更準確,這一點對應考很重要。最后還可預留2天,溫習一遍教材,做一兩套模擬題,對重點內容再次強化復習。
考前的晚上,入睡前回顧一下第二天考試的課程內容,強化記憶。至于考前幾個小時,建議考生就別看書了,這時關鍵要自信,有時看得越多,忘得越多。除了筆和證件,不要帶與考試相關的材料。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加上復習到位,順利通過考試問題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