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個人學習心得(精選3篇)
護士個人學習心得 篇1
1、組織宣傳和學習
組織全科護理人員認真學習《護士條例》、《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20xx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活動方案及相關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醫療損害責任,將學習內容制成宣傳資料張貼于辦公室及病房走廊的宣傳欄。通過學習和動員,護理人員轉變了觀念,由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轉變。注重臨床實效,讓患者滿意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同時,也得到了科室主任和全體醫生的積極支持和參與。
2、優化服務流程,營造溫馨病房
以人為本,實行入院零分鐘接待,做到病有人引,檢查有人陪,吃藥有人拿,住院有人送;為每個病人送上主管醫生、護士及科室名片,讓患者隨時能與醫護人員聯系;科內提供微波爐,免費為病人加熱飯菜;每間病房張貼溫馨提示語、防滑標識牌、主管護士名,圖文并茂,營造溫馨病房,給患者以家的`感覺。
3、制作《優質護理服務手冊》
《優質護理服務手冊》包括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工作規范、禮儀規范等。護士人手一冊,并由護士長、護理組長檢查落實情況。
4、溫馨護理,微笑服務,護理內容多樣化
良好的服務態度及行為是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最佳服務的關鍵。我們的護理工作要求做到五點:儀表美一點、問候多一點、巡視勤一點、觀察細一點、業務精一點。尤其是護士們真誠的微笑、關切的眼神,拉近了與患者的距離,增加了理解和包容,為溝通架起了一座穩固的橋梁。
護士個人學習心得 篇2
這兩天可真夠忙的,白天聽完報告,晚上還得抓緊進行整理、補充、反思,因為老師們講得太快,只是簡單的記了一些關鍵詞、句,要是等到明天,可能什么都忘干凈了。
今下午是一位心理輔導師------縣實驗中學的郝老師講的有關怎樣去認識、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的問題。講得非常的生動,列舉的一些案例非常的感人,郝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幾次都聲音哽咽,在下面聽的老師們也出奇的安靜,不再有小聲嘀咕的聲音了。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賞識,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仿佛都是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的。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歸納為五大類,由低到高分成五個階層,像金字塔一樣。其中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吃、喝、拉、撒、睡,只有生理的需要得到了滿足,才能有更高層次的需要。例如,一個人餓極了,可以去偷、去搶,這時他就顧不上安全的需要了。我們平時經常會抱怨一個孩子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長遠的目標,這是因為他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也就沒有了最高一層的“自我實現”的需要了。我們就應該進行反思,是不是他感覺身邊的環境不夠安全,是不是他沒有愛和歸屬感,是不是他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曾經有一份調查表明:在校的學生中,約有76%的感覺不快樂,這是個什么數字?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班有50名學生,就有近38個人是不快樂的。他們為什么感覺不到快樂?因為:1.他們的自由少得可憐。2.他們與人的交流少得可憐。3.他們享受成功的機會少得可憐,4.他們的玩樂少得可憐。5.他們輕松愉快的時間少得可憐。6.他們參加實踐的機會少得可憐。
郝老師提到一位學生家長告訴她,就在初四第一次模擬考試結束后,他的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告訴家里人,誰也不準去打擾他,就讓他今天吃死、睡死、玩死。家長擔心,這么一次小的考試就這樣子,要是高考還不得瘋了。還有一次,郝老師的孩子放學回家,嚷著說今天的作業太多,真煩!郝老師就勸她,做一個好孩子就是要吃苦的。誰知她的孩子說道:“做好孩子太累,我不愿做好孩子。”當時身為教師的她也無言以對。
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必須的,在一些發達國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必需品,有些人感覺身體不舒服,首先去找的是心理咨詢師,而不是醫生;而在一些欠發達國家,心理健康教育則是一種奢侈品,按常規來講,每400個學生就得配備一名心理咨詢師,而我們有多少學校能達到這一要求呢?所以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就需要我們班主任、任課老師共同去關注,共同去解決。
我們要知道,沒有優點和沒有缺點的人一樣,都是不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等待我們去發現,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學生的成功就是教師的驕傲。任何的表彰、榮譽只能給你帶來一時的快樂,而學生的信任、感激才是你一輩子的快樂和幸福。
護士個人學習心得 篇3
看完整臺晚會,我感到有一絲的恐怖。此刻社會上騙子真多,人們造假冒偽劣產品的技術也很高,所以人們很簡單上當受騙。有些大學生看到報紙上寫著只要交9萬元就能讓他們上南非有名的大學,就信以為真,結果來到了 南非,不 但沒有 大學上,反而讓他們去擺地攤打工,落得的下場真是非常可憐的。
還有 一個叫朱遜的小男孩,2歲時得了 輕微咳嗽,到醫院去打針,因為護士的不 負責任,打了 過量的慶大霉素,造成了藥物性耳聾,此刻他已經10歲了,可他還是聽不 到聲音,這可是一輩子的痛苦。還有 的人因為喝了 假酒,吃了 假藥送了 命。
我們對那些騙子早就深惡痛絕,對那些不 負責任的人非常氣憤,真想把這些丑惡的現象一起消滅掉。我期望天天都是“3.15”,不再讓那些壞人有機可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