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第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必須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素質,推進社會文明發展。只有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有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才有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進一步發揮教育工作的示范引導作用,堅持從孩子抓起,從學校抓起,從基礎抓起,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弘揚城市精神,促進全民文明素質的提高,為提高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總之,唐山發展,系于教育。全市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推動唐山教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發展、科學發展。
二、全面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做好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要求,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河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的實施意見》和《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找準工作著力點,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全局,促進唐山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強市、人力資源大市向人力資源強市轉變,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實施素質教育,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落實好育人為本的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充分發揮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一要堅持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大力弘揚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進程中鑄就的唐山精神,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規范和良好行為習慣,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二要堅持能力為重。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深化“開放式素質教育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著力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三要堅持全面發展。堅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觀念貫穿教育全過程,注重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相統一、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統一、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統一,切實減輕課業負擔,保障學生健康成長,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努力走教育內涵式發展路子。要牢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將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結構培養質量需求情況,努力協調好教育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走出一條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新路子。學前教育要加快普及,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加強規范管理,提高保教質量。義務教育階段要確保適齡兒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打好全面素質基礎。高中教育階段要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高等教育要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形成品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能力。
(三)著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是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基礎性工作。我們要通過職業教育和其他各類培訓,努力使不能升入大學和高中的學生、農村富余勞動力、城鎮待就業人員人人擁有一技之能。在職業教育發展上,要堅持城鄉統籌、就業導向、技能為本、終身培訓的原則,擴大招生規模,鼓勵社會辦學,發展職業教育集團,將不能升入大學和高中的學生全部納入職業教育范圍。適應產業升級和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推進校企合作,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強城鎮企業在職職工和下崗再就業人員技能培訓,提高就業和創業能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實施“百萬農民大培訓”、“雙帶頭人”培訓等工程,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在繼續教育發展上,要鼓勵和支持各種公共教育文化機構面向社會開放教育資源,搭建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干部職工繼續教育和培訓,積極開展社區教育,強化對全社會各方面人員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教育培訓,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