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XX年5月5日)
王雪峰
同志們:
剛才,x同志就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發展講了很好的意見,我完全贊同,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
近年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各類教育蓬勃發展,辦學條件明顯提升,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日益完善,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在全省率先全面覆蓋,教育改革深入推進,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穩步提高,為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強力推動的結果,是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密切協作、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奮力拼搏、勤奮工作的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廣大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默默耕耘、辛勤奉獻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講三點意見。
一、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實增強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國家和省教育工作會議,對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進行了深刻闡述和全面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省委書記張云川同志強調:“河北要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面對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好全國和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業發展,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首先,推進唐山科學發展、爭先進位,必須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提出,時期,全市上下要以奮發向上、大有作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唐山科學發展、爭先進位,實現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雙提升。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既是推進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內在要求,也是實現爭先進位的根基和先導。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越來越成為提高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目前,許多發達地區和省內兄弟市都在積極吸納優質教育資源,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培養引進人才,努力贏得競爭優勢。我們推動科學發展、爭先進位,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不斷增創區域發展新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其次,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必須加快教育事業發展。世界銀行調查研究顯示,勞動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每增加一年,創造的gdp可增加9%;職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業企業勞動生產率會提高17%。可以說,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最可依靠的資源是人才資源,最可依托的力量是科技力量,最可依賴的優勢是教育優勢。唐山作為一個資源型重化工業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對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解決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全面提升產業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由資源依賴、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轉向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必須擁有一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和拔尖人才。目前我市教育規模還不夠大,勞動力素質總體偏低,教育結構和布局還不盡合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有待增強。只有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充分發揮教育的“助推器”和“發動機”作用,才能推動經濟發展真正走上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的軌道。
第三,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要求,必須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載著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著千家萬戶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對黨和政府而言,辦好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對家庭和社會而言,教育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多數家庭為了子女的前程和幸福,把教育作為開支的首要選項,節衣儉食地投資子女學業,努力為下一代爭取更多的教育機會,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家庭命運、創造幸福生活、開啟美好未來。但從目前我市情況看,人民群眾盼望良好教育與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還十分突出,雖然“有學上”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但“上好學”的問題仍然是教育的最大困擾。比如,城鄉、區域教育發展還不平衡,教育公平還面臨一些問題,市區“擇校熱”現象依然存在,等等。這些難題不解決,必然會影響我們的發展大計,必然會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必須通過大力發展教育,解決好教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機會,讓教育事業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