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手冊》讀后感800字(精選3篇)
《朗讀手冊》讀后感800字 篇1
工作中經常發現,很多父母總以為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愛孩子。可對于孩子學習上,卻不舍的做出犧牲,這就是我們孩子的悲哀。而《朗讀手冊》卻恰恰教給我們培養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教我們如何激起孩子興趣。
這本書和其他的書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每一張解釋有關閱讀中的一方面的各種問題,則是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這本書沒有高深的理論,他用最通俗的語言知道我們怎樣帶領孩子閱讀。他有很多的研究數據,讓我們知道這些做法為什么對孩子的閱讀有幫助。看完整本書,收獲很多:
收獲一:看書與閱讀的效果不同。長看電視的孩子會影響學習、影響情感的發展、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原因:
1、電視打斷了人們的注意力。
2、電視沒法讓孩子與成人互動。沒法提問、與家長對話。
3、沒有困難,造成孩子觀念上的誤解。
孩子們都喜愛看電視。看電視占去孩子太多的時間,才是引起問題的主要原因。當他們看電視時,就不能和父母一同說話、整理自己的玩具、也沒有時間游戲或畫畫。而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孩子轉變成具有判斷和思考能力的成人。父母應該對看電視定下規矩。最好是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怎樣讓孩子們離開電視呢?只有書的內容非常有趣,孩子們才會舍棄電視,把時間用來閱讀。孩子和大人一樣,都喜歡那些可以吸引他們一頁一頁看下去的小說。所以要選擇一些孩子愛看的書。在書中有很多好熟的介紹,及各年齡段適合的書。
收獲二:每天為孩子讀書。
書中說:研究兒童聽力的專家表示,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聽力在初二時才會達到相同的程度,在此之前,通常聽力比閱讀能力強。所以為孩子讀書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識字量不多。所以,大聲地給孩子們朗讀,要成為我經常做的事,讓孩子在書的浸潤下,愛學習,愛讀書。
收獲三:規定孩子讀書,讓“規定”變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為一種樂趣--這時閱讀便發生作用了。我覺得這里的“規定”一詞用得比較人性化。作者認為讓孩子閱讀也可以像我們規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樣,時間長了,習慣了,孩子就會樂堅持下來。當然,這個規定的最初制訂也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書中作者舉了不少讓規定變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這里,我對“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樣”頗有感觸。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有家長跟我說自己的孩子不愿看書,家長苦口婆心強迫孩子看,結果往往令人失望。我給家長的建議是,請家長先陪著孩子一起看書,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后一起討論書中的問題。因為爸爸媽媽和自己讀一樣的書,孩子們會覺得有意思。在隨后與家長的交流中,我知道,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書的效果非常好。可見,大人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
《朗讀手冊》讀后感800字 篇2
在我的心中,藏著一抹耀眼的紅,它彰顯著奔放和活躍,蘊含著生命和力量,孕育著理想和希望,沾染著無數先烈的血和汗。這抹紅,是敬仰,是未來,是那迎風飄揚的紅旗。
紅旗,令我們心潮澎湃;紅旗,令我們斗志激昂。它沒有過多亮麗的顏色,但卻透著中華民族鐵血般的意志!它在空中飄蕩,無論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都依舊昂首挺胸,毫不懈怠的迎著清風,沐著陽光,閃閃發亮。
紅旗,它像是曙光,給黑暗中的中華民族,帶來了光明;紅旗,它像是種子,在深深地植根,悄悄地萌發……
紅旗,它多么地引人矚目,但是你可知道那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歷史。那些年,我們的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那些年,我們的無數愛國志士不顧自己的生死,勇往直前;那些年,我們的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國旗!
當神州大地風雨如磐、山河破碎之時,是他們跨天塹、翻高山、沖封鎖線!是他們用自己的熊熊烈火,點燃了整個民族的斗志!更是他們,不顧革命斗爭的艱苦卓絕,無畏地帶領人民浴火重生,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燦爛地照在東方的地平線上,照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上!
紅旗,它璀璨奪目,因為它有我們的熱血;紅旗,他激情豪邁,因為它有我們民族的驕傲;紅旗,它是火炬,燃燒著中華的民族之魂;紅旗,它是朝霞,展露著祖國的威武浩氣;紅旗,它是太陽,照射著人民的斗志激昂。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同學們,歷史的接力棒已傳遞到了我們的手中,讓我們跟隨著那冉冉升起的紅旗,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吧!
《朗讀手冊》讀后感800字 篇3
今天,我們學了一諾千金這篇課文。里面寫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借錢第二件事等朋友。
第一件事是說一個男孩,向文中的我借兩元錢。當時我有些猶豫,在想是借呀還是不借呢?當男孩看見我有些猶豫時,他遍誠懇的說:‘’那錢有急用,我保證 一定在五天之內還給你!‘’于是,我借給了那個男孩。到了第五天,那男孩沒來上學。于是,我開始擔心和責怪,罵他不守信用。我快睡覺時,突然聽到外面有人叫我。我打開窗戶,看見那個男孩臉上流著汗。還啞著說:‘’看我給你變魔術,手里展開會花似的展開兩元的紙幣。‘’當時我高興極啦!他嘴里不斷的說:‘’我是從旱橋趕過來的,為了如期歸還我在橋下面打工但是睡過了頭,所以我就十萬火急的跑過來‘'
從這件事中,我知道了做人要守承諾,說到做到,尊守自己說的諾言。
第二件事是說:'’作者在罕見的雨中等朋友,因為他們說好了風雨無阻。但是,一直沒來她感到焦急、失望。回到家他接到了,朋友給他打的電話。說雨實在太大,所以……我想說當時約定時,完全可以說大于取消;既然一說了風雨無阻,區區風雨有何足畏懼。我什莫也沒說,因為對于不守信用的人,它會為自己找出一千條理由為自己開脫。
從這件事中,我知道了:對于,不守信用的人不用和他交朋友。
這兩件事,表現出了鮮明的對比。我們要守承諾、說到做到、做個遵守諾言的人,而不要做一個,不遵守承諾的人、不能說到做到的人。所以,我在這里提出倡議我們要遵守我們說的每一句話,不做不遵守陳諾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