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學問》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實踐活動課《搭配中的學問》。教學目標:
1、在搭配活動中,初步掌握搭配的規律,訓練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掌握搭配的方法。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的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有序的思考問題,做到即不重復又不遺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搭配。
1、談話導入:同學們,老師的家鄉位于連綿起伏的小興安嶺腳下,碧波蕩漾,溢彩流光的黑龍江畔,郁郁蔥蔥、層巒疊翠的森林里。這里一年四季景色優美,有春季的雪中花,夏季的清涼池,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的潔白世界。這里物產豐富,可以說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師:老師就來自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你們想去嗎?(想)
師:好,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老師的家鄉看一看。
2、感受搭配。
師:為了避免同學們在旅途時饑餓,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可口的食物(出示課件)要想在旅途中即不渴又不餓,我們把這些食物進行合理的搭配;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請同學們以同桌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在記錄卡上做好記錄。請同學們比較這幾種搭配方法,哪一種更好一些,為什么?
生:說理由。
3、引出課題:他這樣搭配即做到了按一定的順序,又不重復,不遺漏。這就是本節課所要研究的內容——搭配中的學問。(板書課題)
二、 動手操作、探索搭配。
1、服裝搭配。
既然是一個班級去旅游觀光,在穿著上就即要整齊美觀,又要舒服。(出示課件)這是老師為你們精心準備的五件服裝。我們同學能夠把所有的不同穿法都搭配出來嗎?
生:能。
師:好,不要著急!你們看在每個小組的材料袋中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操作學具。先聽聽要求:組內同學先認真的研究一下,怎樣搭配,并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分工合作,開始行動吧!
2、發現方法。
師:下面哪個小組的代表愿意把你們的搭配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匯報
生1:我們小組是從衣服入手,為了更加直觀,我們采用連線的方法。(用每件衣服分別和兩條褲子進行搭配。)
生2:我們小組是從褲子入手,采用了用字母表示的方法。(用每條褲子分別和三件衣服進行搭配。)
生3:……
小結:這樣搭配即做到了按一定的順序,又不重復,不遺漏。
三、 聯系生活、正確搭配。
1、觀察路線圖。
從蘿北到太平溝有幾種不同的路線可走。請看路線圖(出示課件:蘿北到太平溝路線圖)
2、搭配路線。
師:請同學們同桌為一組,搭配一下從蘿北到太平溝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路線?
生:匯報。(六種方法)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簡單的方法來記錄搭配的路線嗎?(字母、數字等)
生比較:由車站——收費站——延興——太平溝這條路最近,我們就選擇這條路線吧!現在就去欣賞太平溝的美麗景色。(出示:太平溝風光錄像)
3、發現規律。
師:同學們再次游覽了太平溝風光,在這一日游中遇到了三次需要搭配的問題(出示課件:食物、服裝、路線)。現在我們就來觀察一下,搭配時除了要按一定的順序外,在搭配方法的數量上有沒有規律呢?
你這么快就有答案了!別急,給其他同學一些思考的時間好嗎?
(生思考、匯報)
生匯報
生1:我是用3×2知道了有幾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