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精選17篇)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4-02-08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精選17篇)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會認8個只識不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領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初步感悟革命領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可貴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四、學習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反饋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1、回憶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2、讀詞語:扁擔布匹官兵仍然嚴密封鎖日理萬機

        二、激趣導入,引導質疑,整體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顧課文內容,畫扁擔。

        2、認識朱德的扁擔。

        3、激疑:戰士們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呢?

        4、自讀二、三自然段,思考:戰士們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

        5、全班交流。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貴品質。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糧辛苦。

        1、自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感受朱德挑糧辛苦。

        2、圍繞“挑糧辛苦”,指導學生讀懂句子,并朗讀句子。

        3、聯系第二白然段的第一、二句話,感受挑糧的緊迫。

        4、再讀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感受朱德樂觀的精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勞累。

        1、默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勾畫句子。

        2、理解關鍵詞語,感受朱德工作的勞累。

        3、朗讀相關句子,表達心中對朱德的敬佩之情。

        4、聽課文錄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創設情境,體會戰士心中的驚奇、崇敬之情。

        2、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識記生字:官甩。

        2、范寫“官”。

        3、學生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9. 朱德的扁擔

        敬佩

        戰士們          朱德

        (扁擔的圖畫)

        藏           連夜做

        崇敬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戰士們為什么藏起扁擔后又不藏扁擔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新詞。

        重點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3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粹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表現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同時表現出廣大戰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從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這句話寫出了戰士們爭相挑糧的`高漲熱情。“可是”承接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路程長路難走的困難,是說雖然種.種困難,但是戰士們都爭著去挑。“爭”字表現了戰士們不畏困難不怕吃苦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

        課文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革命隊伍中官兵互敬互愛同甘共苦的感人場面。課文以“朱德的扁擔”為題,以小見大,于細微處見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革命偉人的鮮活形象。課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擔”,與題目呼應,既點明了課題,又深化了。

        由于孩子對朱德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引導他們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來感悟文章內容。課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紹了一些補充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通過“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中的“不遠處”來體會當時環境的危險。第二自然段中介紹區挑糧的原因是我訓練學生說話的重點。讓學生用“因為……所以……”來了解儲備糧食的原因和挑糧的原因,并通過反問“去挑糧容易嗎?”讓學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詞語的意思,聯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糧的艱辛,為后面學生感悟朱德和戰士們同甘共苦埋下伏筆。第三自然段是重點,“一道”、“一塊兒”兩個詞語其實很能體現朱德吃苦耐勞的優良革命品質。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練習,讓大家想想:戰士們會怎樣勸朱德?戰士們為什么要藏扁擔?藏好了心里會怎么想?朱德發現扁擔沒有了會想些什么?他為什么不去找而是“連夜又趕做一根扁擔?”在想象中他們對朱德與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4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粹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表現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同時表現出廣大戰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從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這句話寫出了戰士們爭相挑糧的高漲熱情。“可是”承接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路程長路難走的困難,是說雖然種種困難,但是戰士們都爭著去挑。“爭”字表現了戰士們不畏困難不怕吃苦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

        課文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革命隊伍中官兵互敬互愛同甘共苦的感人場面。課文以“朱德的扁擔”為題,以小見大,于細微處見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革命偉人的鮮活形象。課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擔”,與題目呼應,既點明了課題,又深化了內涵。

        由于孩子對朱德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引導他們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來感悟文章內容。課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紹了一些補充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通過“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中的“不遠處”來體會當時環境的危險。第二自然段中介紹挑糧的原因是我訓練學生說話的重點。讓學生用“因為……所以……”來了解儲備糧食的原因和挑糧的原因,并通過反問“去挑糧容易嗎?”讓學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詞語的意思,聯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糧的艱辛,為后面學生感悟朱德和戰士們同甘共苦埋下伏筆。

        第三自然段是重點,“一道”、“一塊兒”兩個詞語其實很能體現朱德吃苦耐勞的優良革命品質。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練習,讓大家想想:戰士們會怎樣勸朱德?戰士們為什么要藏扁擔?藏好了心里會怎么想?朱德發現扁擔沒有了會想些什么?他為什么不去找而是“連夜又趕做一根扁擔?”在想象中加深他們對朱德與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紅軍革命根據地軍民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的歷史背景,使學生受到光榮的傳統教育。

        教學重點:

        1、 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文中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紅軍革命根據地和與朱德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1、出示扁擔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6 朱德的扁擔。

        3、 齊讀課題,讀準輕聲音節“扁擔”。

        4、 針對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發言。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讀一讀,幫一幫。

        3、教師抽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

        4、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5、 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著默讀,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7、 學生再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自主質疑。

        8、 齊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 復習。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二、 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介紹朱德,朗讀歌謠。

        1、學生自主匯報搜集的朱德的資料,教師補充。

        2、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

        3、出示歌謠,學生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4、過度:

        聽到這首歌,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傳以久的朱德扁擔的故事。

        三、 感悟課文。

        1、出示扁擔圖片,朱德用這根扁擔做什么用呢?

        (挑糧上山。)

        2、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呢?

        (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讀出相關語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全班齊讀。)

        3、出示朱德挑糧圖,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4、出示句子:

        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一擔稻谷和年輕的戰士們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1) 學生讀句子,說說你理解了什么?

        (2) “滿滿”一詞,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5、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6、戰士們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

        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饋。學生齊讀課文。

        7、朱德和戰士們是怎樣挑糧的呢?

        (1)指名朗讀。

        (2)分組表演挑糧的過程。

        (3) 自由組合表演。

        8、戰士們這么做有沒有阻止朱德挑糧呢?默讀課文,指名反饋。

        9、教師小結:

        朱德愿意與戰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他。

        10.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第三課時

        一、 復習。

        用自己的話說說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

        二、 學習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說詞,看誰說的多。

        4、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師范寫。

        6、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7、評學生的書寫。

        三、 豐富詞語庫:

        情不自禁 解決 浩浩蕩蕩 醒目

        四、作業:

        聽寫字詞。

        板書設計: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6

        教材簡析:

        《朱德的扁擔》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三冊人物單元中新入選的一篇課文。本文表面看來是寫扁擔,其實是通過敘述與扁擔有關的感人故事,來贊頌朱德總司令不畏艱險、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文中用了大量的側面描寫來映襯朱德形象,對其挑糧動作的描寫更是生動傳神,同時還配備了與之相吻合的插圖。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朱、攻、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圍攻、堅守”等。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悟革命領袖不畏艱險、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圖文結合,話說扁擔,引出人物形象

        1、在中國軍事博物館里,珍藏著許多寶貝。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件(出示扁擔圖)看,這是什么?(板書:扁擔)

        (1)“擔”在這里是輕聲(板書dan)誰來準確地讀一讀?                  

        (2)人們常常用扁擔來干什么?對,人們用扁擔挑水、挑糧食,所以可以說挑“一擔糧食”。

        2、挑糧食的扁擔不是很普通嗎?怎么會成為寶貝,還藏在博物館里呢?可真奇怪!別急,請你再仔細看一看,這根扁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1)上面寫著三個字“朱德記”,這是朱德在扁擔上做的一個標記,(板書:朱德)告訴大家這根扁擔是朱德的。

        (2)聽說過朱德嗎?他是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出示朱德圖)瞧,他就是朱德,多么威風,多么神氣!

        3、朱德和扁擔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板書: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感人的故事。

        (1)齊讀課題。

        (2)點撥:這根扁擔可不是別人的,是朱德的。再讀課題。

        二、充分誦讀,形象板書,了解故事背景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認讀詞語。

        (1)毛澤東  毛澤東同志   朱德   朱德同志

        (2)糧食   生產糧食(就是種糧食)  儲備糧食(就是儲存糧食,把糧食存起來慢慢吃)

        (3)堅守  圍攻  粉碎  敵人  紅軍  山高路陡  翻山越嶺(這些詞語你能讀準確嗎?)

        3、詞語讀得有滋有味的,真不錯。接下來再請同桌一起讀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

        4、讀了兩遍課文,你已經讀懂了什么呢?(簡單交流)

        5、紅軍為什么要挑糧?請再認真地讀讀課文1—2小節,邊讀邊想。

        6、在江西有一個地方叫“井岡山”。那里群山環繞(板畫山),一座座高山連綿起伏。1927年,毛澤東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叫“井岡山根據地”。(板畫“紅旗”)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也來到井岡山,(板畫“紅旗”)這兩支隊伍合在了一起,(把兩面紅旗合在一起,板畫一面大紅旗)勝利“會師”,不久就成立了“紅軍”。

        7、書上第一小節是這樣介紹的。

        (1)誰來讀一讀?(點評:你把剛才學的詞語都讀準了,真會學習!)

        (2)誰再來讀一讀?(點評:你把句子讀通順了,真不錯!)

        (3)讀了第一小節,你還知道了什么?

        (4)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板書:敵人)敵人離我們這么近,他們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們(板書:攻)敵人可狡猾了,他們分布在山下的好幾個地方(板畫。。。)把紅軍團團圍住,這就叫“圍攻”。(板書:圍)敵人要圍攻,紅軍就要“守”住井岡山,(板書:守)而且要牢牢地守住,這就叫“堅守”。所以,紅軍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8、當時,井岡山上生產糧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板書:茅坪)。那么,紅軍戰士是怎樣挑糧的?在挑糧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難?

        三、抓詞扣句,反復推敲,感悟人物形象

        (一)研讀挑糧的艱險。

        1、默讀第二節,找出相關句子,用“――”畫出來。

        2、(出示句子“從井岡山到茅坪………”)紅軍在挑糧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1)“五六十里”  (看圖)相當于從江陰到無錫的路程,汽車要開一小時呢。路很長,誰來讀好這個詞?

        (2)“山高路陡”  山路又高又陡,(看板圖,教師手勢演示)多難走呀!這個詞該怎么讀?

        (3)正因為山高路陡,所以大家挑糧時要“翻山越嶺”。(看板圖手勢演示)讀詞。肩上挑著糧食,走路會這么簡單,這么輕松嗎?再讀這個詞。

        (4)原來挑糧有這么難呢!誰把這句話連起來讀一讀?(點撥: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次挑糧,大家都要起早趕路,摸黑回山,多么辛苦呀!再讀。)

        3、盡管山路那么遠、那么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還爭著去。朱德同志也像戰士們一樣爭著到山下去挑糧。

        4、(出示挑糧圖)看,他們挑著糧食向我們走來了。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朱德。

        (1)誰來說說他的穿著打扮?他頭上戴著……脖子上搭著……手臂上挽著……腳上穿著……

        看來,他和戰士們穿戴得沒什么兩樣!

        (2)再看他籮筐里裝的糧食……(出示詞組“滿滿的一擔糧食”)從“滿滿”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

        (3)挑著這么滿滿的一擔糧食,走在那么長,那么難走的路上,他為什么還笑得這么燦爛?(*想到戰士們有糧食吃了……

        *有了糧食,就能吃飽……吃飽了肚子,就有了……有了力氣,就可以堅守……)

        5、是呀,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樣穿草鞋、戴斗笠,和戰士們一起挑糧,一起和敵人作戰,這就叫“同甘gan共苦”。書上是這樣寫的(出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誰來讀?盡管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朱德仍舊走得那么帶勁!再一起讀一讀。

        (二)研讀戰士們的“想、勸、藏”。

        1、讀到這兒,老師想問一問,如果你是朱德身邊的一位小戰士,看到他這樣挑糧,會怎樣想?

        2、是啊,戰士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想:(出示“朱德同志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

        (1)“那么忙”,當時,朱德是一位軍長,請你猜一猜,他要忙些什么呢?(看軍事地圖、思考怎樣跟敵人作戰、指揮戰斗……)

        (2)是啊,作為軍長,朱德比戰士們更辛苦,他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但盡管那么忙,朱德還是(生接讀“翻山越嶺去挑糧”。)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看板圖手勢演示)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一不小心就會摔一跤。要是碰上刮風下雨,走一步,滑兩步。盡管如此,朱德還是(生接讀“翻山越嶺去挑糧”。)

        *離敵人那么近,(看板圖手勢演示)隨時可能遇到敵人偷襲,挑糧還有危險呢!盡管如此,朱德還是(生接讀“翻山越嶺去挑糧”。)

        (3)朱德這樣不怕困難、不怕危險,真是“不畏wei艱險xian”。(板書:不畏艱險)

        (4)朱德工作這么忙,還要去挑糧,如果累壞了,就沒有人來指揮戰斗,就難以取得革命的勝利。戰士們十分擔心,十分著急。誰來讀一讀?

        3、所以,大家都勸朱德同志不要去挑糧。他們會怎么勸呢?同桌討論一下。

        現在,如果朱德同志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怎么勸他呢?

        4、你勸我勸大家勸,可是,朱德同志……有個同志甚至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大家以為,沒了扁擔,就不能挑糧了。不料,……(接讀句子)朱德同志竟然會這樣做,大家都沒有想到,多驚訝呀!再讀“不料,……”大家見了,……(接讀句子)。

        5、是呀,作為軍長,朱德同志竟然帶頭挑糧,這,多么感人呀!請再連起來好好地讀讀第三小節。

        6、讀到這兒,你一定了解到了這根扁擔的特別之處了吧。過了這么多年,當我們來到軍事博物館,看著這根扁擔,你會想到些什么呢?(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起挑糧的感人故事,朱德同志穿著草鞋、戴著斗笠,翻山越嶺挑糧的感人畫面)看著這根扁擔,我們還能真切地感受到朱德同志……引說“不畏艱險、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根特別的扁擔“朱德的扁擔”,永遠記住這個偉人的名字“朱德”。

        7、學習生字。

        (1)朱德的“朱”是一個生字,怎樣記住它?“朱”在這里是一個姓,它還有紅的意思,有種顏色叫“朱紅”,一起讀一讀。讓我們一起認認真真地寫這個“朱”字。(紅筆寫“朱”)

        看,“朱”跑到了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什么?(豎在豎中線,撇捺要舒展,)

        (2)這兩個生字你還認識嗎?“攻、守”是一對反義詞。你能給他們找朋友嗎?

        (進攻、攻打、攻擊、反攻;防守、守住、看守)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呢?(“攻”字左窄右寬,“守”字上窄下寬。)

        (3)請認真描紅,找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在作業本上認真臨摹。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在融入個人情感的基礎上鞏固用詞習慣。

        3、理解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的原因。

        教學準備

        1、教師提前藏收學生玩具的用意事例及學生請假的“缺人”事例。

        2、生字卡片。

        重難點、關鍵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事情經過。

        2、聯系課文,自主積累詞語。

        3、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朱德記”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前些天,班上xx同學的悠悠球被老師藏收,現在請他講感受。

        2、上周班上另一xx同學因感冒缺席,請學生圍繞他的空位講講那次上課的失落感受。

        3、今天,我們還將認識藏缺事件的另一人、事,出示問題: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二、學生猜答,了解朱德歷史背景。

        三、圍繞“藏”和“做”學習課文。

        1、大家用鉛筆做〈畫〉根扁擔在書上,快說;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

        2、扁擔彎了沒有?〈出示朱德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的投影。〉

        3、組織學生討論:從“彎”、“滿滿”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組織學生思考: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引思句子:“戰士們想朱德同志那么辛苦,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教師指導理解“翻山越玲”。

        5、引導學生擦去書上畫的扁擔,換寫一句“我”把扁擔藏到哪個地方的話。

        6、引導學生體會“山高路陡”,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7、朗讀提示:在想象的基礎上用讀表達出來。

        8、一個“藏”字,讓你談體會到了什么呢?這些也是戰士們藏扁擔的原因。

        9、小結:真是“藏中見真情”啊!戰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呢?從哪個字可以看出來?〈藏〉

        10、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11、解釋“連夜”、“趕做”的意思。

        12、升華主題:〈1〉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2〉朱德做扁擔又讓你感到他怎樣?

        四、鞏固字詞。

        1、教師一句一句地帶讀一遍,學生再試著背讀一遍。

        2、抽讀生字卡片。

        五、布置作業,鞏固學習成果。

        1、日記一則:寫學生的悠悠球被藏,xx同學缺席,課文朱德的扁擔被藏三件事。

        2、交代隔天上課前老師會提問日記里各件事缺藏后分別要怎樣做。

        板書設計:

        朱德的扁擔

        藏——戰士們對首長的關愛

        做——朱德以身作則,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8

        《朱德的扁擔》是繼《要好好學字》又一篇介紹國家領導人的課文,它圍繞“扁擔”這一種常見的勞動工具寫出朱德的故事。

        這篇課文描述了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贊頌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表現了廣大戰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全篇課文圍繞“挑糧”這一中心展開,突出了“扁擔”的故事,給人深刻啟發。

        課文一開始,我首先交代時間的背景和當時的形式。第一自然段雖然只是簡單幾句,卻是不可缺少的,為下面描寫監守革命根據地、挑糧做作了準備。在第二自然段里,主要寫了紅軍戰士為了堅守革命根據地,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而從井岡山到茅坪的路程又長又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這句話表現了戰士們爭相挑糧的高漲熱情。我在教學這句話時,重點講解“可是”意思是雖然挑糧有種種困難,但是戰士們仍然爭著去,誰都不后退。“每次……都……”說明戰士們哪一詞都毫無例外地搶著去,尤其一個“爭”字,表現了戰士部位困難、不怕吃苦、勇挑重擔的精神。“朱德同志也和戰士們一道去挑糧。”這一句話表達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則、一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句中的“也”、“一道”說明朱德同志并不置身事外表現了他和戰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多么值得敬佩!“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這一句表現了朱德同志挑糧的決心。這里,我著重讓學生理解幾個重點字詞:“藏”說明了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關心,“連夜趕做”則表明了朱德同志既不誤明天的挑糧,又有決不退出挑糧隊伍的意思。而“朱德記”則含蓄地暗示了朱德同志知道戰士們對他的關心,這三個字是對戰士們好心的回應,也是自己堅持挑糧的決心的表露,使戰士們越發敬愛他,也不再“藏”他的扁擔了。經過對這些重點的學習,人物的高尚品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課文的.含義也更加理解了。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0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按筆順規則書寫8個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用站內搜索引擎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可以查找本課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m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想猜一猜嗎?請聽:生在樹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墻。(這是扁擔。)出示投影,板書:扁擔。現在我國的農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達的古時候,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6.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相機簡要介紹朱德及課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一部分南昌起義和湘南暴動的隊伍,來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國民黨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想拔掉它。他們在軍事上的一、二次“圍剿”失敗后,又實行經濟封鎖,妄圖把紅軍餓死、凍死、困死。為了準備第三次反“圍剿”,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地下黨組織積極動員群眾為山上送糧。挑糧上山也成了紅軍的一項經常性工作。那年,朱德軍長經常親自帶領戰士們下山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在有疑問的地方畫上問號。

        2.聽課文朗讀錄音,通過聽,你認識了哪些字,記住了哪些字?

        3.把這篇課文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一起討論識記生字,解決疑問,標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聽互評,糾正字音。

        5.質疑:初步理解以下詞語

        坳:山間平地。

        圍剿:包圍起來消滅掉。

        經濟封鎖:用強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經濟聯系斷絕。

        綿延:連續不斷。

        三、集中識字。

        1.在本課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據學生回答,貼出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井岡坪戰士脫肩浩蕩

        2.這一課的生字這么多,你能記住嗎?有什么好辦法?

        3.將生字按難易分類,把容易識記的字卡拿出來指名認讀。

        如:擔戰士軍令井岡山糧食

        指出“擔”是個多音字,本課讀dàn擔子、扁擔,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dān擔心)

        指導學生讀好后鼻音:令糧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記住形聲字:糧禁坪浩蕩

        5.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指名讀。

        四、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音。

        五、作業設計。

        將本課的生字和課文讀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圍繞“藏”和“找”學習課文。

        1.過渡:我們上節課讀過了這篇課文,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挑糧上山。)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士們就會餓肚子。戰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

        2.(出示投影)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的一擔稻谷和年輕的戰士們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的肩膀都壓紅了。可能還會流出血來。)

        3.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因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還要挑糧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擔藏起來,朱德就不用挑了,這樣就可以讓他輕松點。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大事。戰士們希望朱德不要過度疲勞。)

        4.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難走。尤其挑著糧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什么是“崎嶇”?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頭,不像我們現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如果下過雨,戰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

        5.剛才通過大家的想象,把挑糧的困難再現到了我們的面前。現在,你能用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6.過渡:是呀,這些就是戰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從“藏”字,我體會到戰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啊!

        7.戰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呢?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來毛竹,親自動手削了一根新扁擔,還在扁擔上寫了八個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擔不準亂拿”。

        朱德的找扁擔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我覺得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很愛戰士們,很愛部隊,很樂意為部隊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與同事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課文里的一個“找”字,也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讀到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這首歌謠的含義了嗎?

        2.指名讀歌謠,說說自己的理解。

        這首歌謠表現了老百姓對朱德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士同甘共苦的首長,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

        四、總結補充。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2.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請閱讀《朱德的故事》等課外書。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朗讀課文。

        2.檢查認字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井岡坪戰士脫肩浩蕩

        (2)找朋友:給生字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字卡片:朱擔糧軍井戰士肩

        指名認讀這幾個字,明確這8個字是要求能認會寫的。

        2.合作學習,識記字形。

        跟同桌討論學習,讀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的音形。

        指名匯報自學情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識記方法。

        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變成“朱”;“車”字戴帽子變成“軍”;

        用比較的方法記住:旦——擔良——糧站——戰

        開——井土——士房——肩

        3.指導書寫。

        (1)指名書空,強調字的筆順。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說說在書寫時該注意什么。

        朱:第一筆“撇”,要寫得短一點,不要連在第二橫上。

        軍:上面部分是“禿寶蓋”,不是“寶蓋頭”,最后一筆是“豎”。

        士:下面一橫要寫得比上面一橫短。

        肩:下面不要寫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筆變成“豎”。

        4.學生練寫兩個,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和執筆的姿勢。

        三、鞏固練習。

        1.隨堂聽寫本課生字:朱擔糧軍井戰士肩

        2.給生字組詞。

        糧軍井肩

        戰士擔

        用站內搜索引擎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可以查找本課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m本文轉載自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

        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認識“朱德”這兩個字。

        你們知識他是誰嗎?

        板書朱德。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

        簡介朱德。

        3.這篇課文講的是關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書:的扁擔請你們讀一下課題。

        4.課件或圖片出示扁擔圖,也可出示實物。認識“扁擔”這兩個字。

        這就是扁擔,誰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擔”這兩個字怎么記。

        [課題中“朱德”“扁擔”兩個詞里的四個字都是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其中有三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利用圖片,隨著出示課題分散識字。這樣字不離詞,音、形、義緊密結合,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

        要求:(1)圈出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遇到不懂的詞句和問題作記號。

        2.小組學生互讀、互查、互教生字讀音,互相解疑。

        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

        3.集體認讀生字詞。

        課件出示生字詞:井岡山同志一支隊伍不遠

        生產草鞋打仗

        (1)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要求:先讀詞中的生字,再讀詞。

        (2)開火車認讀。

        [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看誰能讀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先評讀,再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糧。戰士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后來朱德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

        4.學生質疑,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1)什么是“斗笠”?

        (2)“會師”“朱德記”“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不藏了?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實物、圖片、插圖解決以下問題:

        ①出示貼有“斗笠”詞語的斗笠實物或課件。

        一起讀讀這個詞。

        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制成的。用來遮陽光和雨。

        ②出示總司令帶著一支隊伍在井岡山和毛主席會師的圖片或課件。

        你們看,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隊伍會合了,書上用的是什么詞。(會師)

        “會師”就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部隊在戰地會合。

        ③讓學生看書上插圖。

        “朱德記”三個字寫在哪兒呢?(扁擔上)

        “記”在這里表示標志、符號。

        在扁擔上寫“朱德記”表示這根扁擔是誰的呢?(朱德的)

        (2)引導學生帶著質疑3讀課文,找有關的句子,初步了解戰士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讓學生帶著質疑3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②讓學生讀有關的句子,說說戰士藏扁擔和后來又不藏的原因。

        (因為戰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擔。后來大家敬愛他,不再藏他的扁擔。)

        板書:心疼敬愛

        (四)研讀、感悟、理解戰士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讓戰士心疼,找出相關的詞句。

        2.小組交流。結合自己找的詞句,談看法,互相補充。

        3.集體交流。

        學生先讀找出相應的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看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隨學生發言投影以下句子,隨機在重點詞下面點點。

        (1)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是敵人。

        從“不遠”這個詞看出敵人離井岡山很近,是要進犯井岡山。朱德到山下挑糧會遇到危險。

        (2)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天不亮出發,開黑才能回來。)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覺?(難爬、累、喘不過來氣。)

        想想朱德還要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這樣難走的路就更難更累了。

        ③指導朗讀:評讀、賽讀。

        誰能把挑著糧爬這樣的山,來回走五六十里那種艱難的感覺讀出來。

        (3)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晚上,還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①朱德穿著草鞋,肩上擔的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那么難走那么長的山路,實在讓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糧,晚上還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個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讓學生進入角色。

        如果你是紅軍戰士,你會對朱德同志說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練讀,小組交流讀、個人展示讀。

        5.教師小結:戰士們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發和大家一起去挑糧,天黑了才回來,晚上還要研究工作,實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壞了他,就勸他不要去挑糧,可他還是堅持跟戰士一起去挑糧,戰士們看著心疼,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書、討論,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擔,沒辦法去挑糧,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二)研讀讀課文,感悟理解。

        這節課,我們再認真讀書,找找大家因為什么敬愛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擔。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請你們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體研討。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1)課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①朱德為了不讓大家再藏他的扁擔,就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

        ②從“不料”這個詞看出朱德這樣做是大家沒想到的。從這句話能看出戰士藏扁擔是擋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糧,共度難關的決心。

        (2)課件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所以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②從“越發”這個詞看出大家更加敬愛朱德了。

        ③大家對朱德產生了敬愛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④再聯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愛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險和戰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三)總結談話。

        讀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擔。當大家看到“朱德記”三個字,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而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朱德的扁擔》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

        (四)拓展。

        關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課后收集有關他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五)指導書寫。

        1.讓學生讀、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2.小組研究書寫方法。

        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輩的故事、名言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按筆順規則書寫8個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想猜一猜嗎請聽:生在樹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墻. (這是扁擔)出示投影,板書:扁擔.現在我國的農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達的舊中國,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6,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相機簡要介紹朱德及其課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一部他南昌起義和湘南暴動的隊伍,來到井岡山, 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后,國民黨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視為眼中釘, 肉中刺,千方百計想拔掉它.他們在軍事上的一,二次"會剿"失敗后,又實行經濟封鎖,妄圖把紅軍餓死,凍死,困死.為了準備第三次反"會剿",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地主黨組織極積動員群眾為山上送.挑糧上山也成了紅軍的一項經常性工作.那年,朱德軍長已是40多歲了,但他經常親自帶領戰士們下山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在有疑問的地方劃上問號.

        2,聽課文朗讀錄音,通過聽,你認識了哪些字,記住了哪些字

        3,把這篇課文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一起討論識記生字,解決疑問,標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聽互評,糾正字音.

        5,質疑:初步理解以下詞語

        坳:山間平地.

        圍剿:包圍起來消滅掉.

        經濟封鎖:用強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經濟聯系斷絕.

        綿延:連續不斷.

        (三)集中識字.

        1,在本課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據學生回答,貼出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鎖井岡坪戰士脫肩浩蕩戴

        2,這一課的生字這么多,你能記住嗎有什么好辦法

        3,將生字按難易分類,把容易識記的字卡拿出來指名認讀.

        如:擔戰士軍令井岡山糧食

        指出"擔"是個多音字,本課讀dàn 擔子,扁擔,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dān 擔心)

        指導學生讀好后鼻音:令糧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記住形聲字:糧禁坪浩蕩

        5,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指名讀.

        (四)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音.

        (五)作業設計.

        將本課的生字和課文讀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圍繞"藏"和"找"學習課文.

        1,過渡:我們上節課讀過了這篇課文,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挑糧上山.)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士們就會餓肚子.戰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

        2,(出示投影)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的一擔稻谷和年輕的戰士們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的肩膀都壓紅了.可能還會流出血來.朱德爺爺可能是硬堅持住的.)

        3,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因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還要挑糧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擔藏起來,朱德就不用挑了,這樣就可以讓他輕松點.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國家大事. 戰士們希望朱德不要過度疲勞.

        4,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如: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難走.尤其挑著糧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 什么是"崎嶇" 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頭,不像我們現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如果下過雨,戰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走一步,又會滑兩步.)

        5,剛才通過大家的想像,把挑糧的困難再現到了我們的面前.現在,你能用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6,過渡:是呀,這些就是戰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從"藏"字,我體會到戰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7,戰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呢從哪個詞看出來("沒想到")也就是戰士們沒有如愿以償.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來毛竹,親自動手削了一根新扁擔,還在扁擔上寫了八個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擔,不準亂拿".

        朱德的找扁擔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難. 朱德做事有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覺得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很愛戰士們,很愛部隊,很樂意為部隊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與同事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個"找",也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讀到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這首歌謠的含義了嗎

        2,指名讀歌謠,說說自己的理解.

        這首歌謠表現了老百姓對朱德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士同甘共苦的首長,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

        總結補充.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請閱讀《朱德的故事》等課外書.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朗讀課文.

        2,檢查認字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鎖井岡坪戰士脫肩浩蕩戴

        (2)找朋友:給生字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字卡片:朱擔糧軍井戰士肩

        指名認讀這幾個字,明確這八個字是要求能認會寫的.

        2,合作學習,識記字形.

        跟同桌討論學習,讀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的音形.

        指名匯報自學情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識記方法.

        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變成"朱";"車"字戴帽子變成"軍";

        用比較的方法記住:旦——擔良——糧站——戰

        開——井土——士房——肩

        3,指導書寫.

        指名書空,強調字的筆順.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說說在書寫時該注意什么.

        朱:第一筆"撇",要寫得短一點,不要連在第二橫上.

        軍:上面部分是"禿寶蓋",不是"寶蓋頭",最后一筆是"豎".

        士:下面一橫要寫得比上面一橫短.

        肩:下面不要寫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筆變成"豎".

        4,學生練寫兩個,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寫字和執筆的姿勢.

        (三)鞏固練習.

        1,隨堂聽寫本課生字:朱擔糧軍井戰士肩

        2,給生字組詞.

        糧( ) 軍( ) 井( ) 肩( )

        戰( ) 士( ) 擔( )

        板書設計:

        戰士們藏扁擔

        朱德找扁擔(以身作則,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

        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認識“朱德”這兩個字。

        你們知識他是誰嗎?

        板書朱德。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

        簡介朱德。

        3.這篇課文講的是關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書:的扁擔請你們讀一下課題。

        4.課件或圖片出示扁擔圖,也可出示實物。認識“扁擔”這兩個字。

        這就是扁擔,誰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擔”這兩個字怎么記。

        [課題中“朱德”“扁擔”兩個詞里的四個字都是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其中有三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利用圖片,隨著出示課題分散識字。這樣字不離詞,音、形、義緊密結合,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

        要求:(1)圈出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遇到不懂的詞句和問題作記號。

        2.小組學生互讀、互查、互教生字讀音,互相解疑。

        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

        3.集體認讀生字詞。

        課件出示生字詞:井岡山同志一支隊伍不遠

        生產草鞋打仗

        (1)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要求:先讀詞中的生字,再讀詞。

        (2)開火車認讀。

        [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看誰能讀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先評讀,再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糧。戰士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后來朱德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

        4.學生質疑,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1)什么是“斗笠”?

        (2)“會師”“朱德記”“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不藏了?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實物、圖片、插圖解決以下問題:

        ①出示貼有“斗笠”詞語的斗笠實物或課件。

        一起讀讀這個詞。

        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制成的。用來遮陽光和雨。

        ②出示總司令帶著一支隊伍在井岡山和毛主席會師的圖片或課件。

        你們看,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隊伍會合了,書上用的是什么詞。(會師)

        “會師”就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部隊在戰地會合。

        ③讓學生看書上插圖。

        “朱德記”三個字寫在哪兒呢?(扁擔上)

        “記”在這里表示標志、符號。

        在扁擔上寫“朱德記”表示這根扁擔是誰的呢?(朱德的)

        (2)引導學生帶著質疑3讀課文,找有關的句子,初步了解戰士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讓學生帶著質疑3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②讓學生讀有關的句子,說說戰士藏扁擔和后來又不藏的原因。

        (因為戰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擔。后來大家敬愛他,不再藏他的扁擔。)

        板書:心疼敬愛

        (四)研讀、感悟、理解戰士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讓戰士心疼,找出相關的詞句。

        2.小組交流。結合自己找的詞句,談看法,互相補充。

        3.集體交流。

        學生先讀找出相應的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看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隨學生發言投影以下句子,隨機在重點詞下面點點。

        (1)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是敵人。

        從“不遠”這個詞看出敵人離井岡山很近,是要進犯井岡山。朱德到山下挑糧會遇到危險。

        (2)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天不亮出發,開黑才能回來。)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覺?(難爬、累、喘不過來氣。)

        想想朱德還要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這樣難走的路就更難更累了。

        ③指導朗讀:評讀、賽讀。

        誰能把挑著糧爬這樣的山,來回走五六十里那種艱難的感覺讀出來。

        (3)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晚上,還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①朱德穿著草鞋,肩上擔的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那么難走那么長的山路,實在讓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糧,晚上還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個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讓學生進入角色。

        如果你是紅軍戰士,你會對朱德同志說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練讀,小組交流讀、個人展示讀。

        5.教師小結:戰士們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發和大家一起去挑糧,天黑了才回來,晚上還要研究工作,實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壞了他,就勸他不要去挑糧,可他還是堅持跟戰士一起去挑糧,戰士們看著心疼,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書、討論,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擔,沒辦法去挑糧,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二)研讀讀課文,感悟理解。

        這節課,我們再認真讀書,找找大家因為什么敬愛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擔。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請你們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體研討。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1)課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①朱德為了不讓大家再藏他的扁擔,就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

        ②從“不料”這個詞看出朱德這樣做是大家沒想到的。從這句話能看出戰士藏扁擔是擋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糧,共度難關的決心。

        (2)課件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所以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②從“越發”這個詞看出大家更加敬愛朱德了。

        ③大家對朱德產生了敬愛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④再聯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愛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險和戰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三)總結談話。

        讀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擔。當大家看到“朱德記”三個字,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而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朱德的扁擔》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

        (四)拓展。

        關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課后收集有關他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五)指導書寫。

        1.讓學生讀、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2.小組研究書寫方法。

        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輩的故事、名言。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理解課文內容,學寫“必、守”。

        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通過朗讀,會揣摩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情,并結合自己的感悟,體驗人物的品質的能力。

        情意:通過朗讀理解,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德。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德。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三課,誰來讀一讀課題?是誰的扁擔?在讀“扁擔”一詞是應改注意什么?

        誰再來讀一讀課題?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復習生字

        1、學習課文之前,老師先來考考你,你能把這些生字讀準確嗎?

        出示:勸、爭、攻、守(讀準字音,給繩子找找朋友,“攻”和“守”是一對反義詞)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二小節

        ⑴出示井岡山會師圖,介紹: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跟毛澤東同志會師了。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我們的課題是《朱德的扁擔》,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挑糧上山)

        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在文中找一找答案。(出示這一節)

        放大:紅軍要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井岡山上生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

        抓住詞語:儲備(理解詞語)

        ⑵自由讀讀剩下的兩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多媒體出示)

        抓住詞語:五六十里   山高路陡  (理解詞語)(出示圖)

        盡管這么困難,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2、重點學習第三小節

        過渡:我們都知道,朱德爺爺可是我們解放軍的……(總司令),可是,他卻和戰士們一塊兒挑糧食,他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找一找。

        ⑴出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從這里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什么呢?(“滿滿的”一詞讀懂了什么?)

        我們能不能懷著一種對朱德爺爺敬佩的語氣讀好這句話呢?  齊讀。

        ⑵戰士們看到朱德爺爺這樣做,他們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戰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讓我們代替戰士們勸勸朱德爺爺吧,誰愿意先來勸的? 指名說。

        師:可是,不管大家怎么勸,他總是不肯,堅持要去挑糧食。

        實在沒辦法了,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這個辦法行不行呢?(不行)

        為什么?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不料)

        不料是什么意思呢?

        ⑶過渡: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他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⑷是的,你們看,這就是朱德爺爺當年用過的扁擔,據說朱德爺爺在刻完了“朱德記”這三個字后,還笑著對戰士們說,你們以后誰要是再偷我的扁擔,我可要批評了。這話引得戰士們都笑了。小朋友們想一想,戰士們這時候心里會怎么想呢?

        出示:大家見了,心里想:                       。

        ⑸是啊,朱德爺爺這種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所以,當時在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誰來讀一讀?

        出示: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

        過渡:這首歌謠表現了老百姓對朱德爺爺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總司令,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讓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讀好這一小節。

        3、拓展延伸

        ⑴學完了課文,你想對朱德同志說些什么?

        ⑵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請閱讀《朱德的故事》、《我的父親朱德》等課外書。

        三、生字教學

        必:心上一撇。第三筆點偏左一點,第四筆撇要重筆輕收。

        守:家內空空寸來守。上大下小,寶蓋頭稍寬,“寸”的橫畫短,寫在橫中線上

        教學反思

        開發區實驗小學   王亞

        《朱德的扁擔》是繼《要好好學字》又一篇介紹國家領導人的課文,它  圍繞“扁擔”這一種常見的器物寫出朱德的故事。

        這篇課文描述了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贊頌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表現了廣大戰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全篇課文圍繞“挑糧”這一中心展開,突出了“扁擔”的故事,給人深刻啟發。

        課文一開始,我首先交代時間的背景和當時的形式。第一自然段雖然只是簡單幾句,卻是不可缺少的,為下面描寫監守革命根據地、挑糧做作了準備。在第二自然段里,主要寫了紅軍戰士為了堅守革命根據地,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而從井岡山到茅坪的路程又長又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這句話表現了戰士們爭相挑糧的高漲熱情。我在教學這句話時,重點講解“可是”意思是雖然挑糧有種種困難,但是戰士們仍然爭著去,誰都不后退。“每次……都……”說明戰士們哪一詞都毫無例外地搶著去,尤其一個“爭”字,表現了戰士部位困難、不怕吃苦、勇挑重擔的精神。“朱德同志也和戰士們一道去挑糧。”這一句話表達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則、一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句中的“也”、“一道”說明朱德同志并不置身事外表現了他和戰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多么值得敬佩!“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這一句表現了朱德同志挑糧的決心。這里,我著重讓學生理解幾個重點字詞: “藏”說明了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關心,“連夜趕做”則表明了朱德同志既不誤明天的挑糧 ,又有決不退出挑糧隊伍的意思。而“朱德記”則含蓄地暗示了朱德同志知道戰士們對他的關心,這三個字是對戰士們好心的回應,也是自己堅持挑糧的決心的表露,使戰士們越發敬愛他,也不再“藏”他的扁擔了。經過對這些重點的學習,人物的高尚品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課文的含義也更加理解了。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4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通過發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因為文章篇幅較長,課文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經歷相差甚遠,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教師教學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學起來比較辛苦。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學生對于不常見的扁擔一定充滿了好奇,因此我著眼于扁擔的特別之處,引導學生層層剝筍,進而了解紅軍戰士不畏困難、朱德同志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對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告訴了學生朱德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的有關知識,還讓學生查閱十大元帥的資料。上課時,我讓大家把查閱到的十大元帥的資料進行交流。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為了解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我先提問“朱德是怎樣挑糧的?”讓學生邊讀邊劃出相關的句子,再邊看圖邊用自己的話說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由此產生對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抓住“一道”、“一塊兒”這兩個詞語,體會朱德吃苦耐勞的優良革命品質。接著,我讓學生想想:戰士們會怎樣勸朱德?戰士們為什么要藏扁擔?藏好了心里會怎么想?朱德發現扁擔沒有了會想些什么?他為什么不去找而是“連夜又趕做一根扁擔?”以此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我先讓他們在小組互相說,然后在全班交流。

        總之,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  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二、 復習: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會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詞,下面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出示詞語:

        同志  堅守  井岡山  粉碎  敵人  圍攻

        必須  生產  一塊兒  山高路陡  翻山越嶺

        扁擔  一擔糧食(指名讀、齊讀)

        2、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并聯系課文內容說一句話。(理解“堅守”:堅決守衛,不離開。堅守什么地方?)

        三、細讀課文:

        1、過渡:這篇課文的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朱德軍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板書:挑糧上山。)為什么要挑糧上山?

        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士們就會餓肚子。戰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2、紅軍去挑糧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學生交流

        (1)出示句子:從井岡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指名讀、齊讀)

        (2)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可以畫圖)”、“非常難走”理解。“五六十里”會有多遠?(把操場與六十里相比,等于300個操場)

        (3)出示想象練習:烈日當空時,紅軍戰士們             ;下雨天,紅軍戰士們走在山路上,有時              ;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荊棘遍布,一不小心,紅軍戰士們                       ……

        (4)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士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3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4、(看插圖)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士們挑糧的情景。走在最前面的是誰? 你瞧,朱德軍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說說你看到的朱德。(學生交流)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讓學生完成填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齊讀句子)

        (1)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是的,朱德軍長沒有因為自己是軍長就穿的好一點,只是穿草鞋戴斗笠;也沒有因為自己是軍長就挑的少一點,他挑的是滿滿一擔;同樣的,他也沒有比別人少走一點路,他是和戰士們一起翻山越嶺(可以畫畫)。你能根據插圖和課文內容用“一樣…一樣…一樣…”把朱德同志挑糧的場面描述出來嗎?

        (3)完成句式練習: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樣(穿著草鞋、戴著斗笠),一樣(挑起滿滿一擔糧食),一樣(翻山越嶺走完一百多里的山路)。

        (4)朱德同志雖然是軍長,但他和戰士們沒有什么區別。他平易近人,和戰士們一起挑糧,一起吃苦,真是“同甘共苦”。(出示卡片)

        5、那么戰士們看到敬愛的軍長這樣辛苦又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呢?請學生讀讀第三自然段,然后來說說。

        6、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學生交流。(聯系到挑糧的累)

        7、是呀,這些就是戰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從“藏”字,我體會到戰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8、戰士們的想法有沒有實現呢?從哪個詞看出來?“不料”可以換成什么詞?(沒想到) 指導讀出后面“不料”的語氣。

        9、朱德同志為什么不睡覺連夜趕做,還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愿意與戰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朱德記”三個字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10、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投影出示)(齊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力,

        粉碎敵人圍剿。

        11、學到這里,你能說說朱德同志是一個怎樣的人?

        12、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四、指導學習生字:攻  記  勸

        2、齊讀生字

        3、你發現了什么?

        4、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五、作業

        1、把《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請閱讀《朱德的故事》等課外書。

        板書:                     朱德的扁擔

        挑糧上山      以身作則

        藏扁擔

        連夜  趕做     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6

        一、說教材

        《朱德的扁擔》一文講的是1928年發生在井岡山關于朱德挑糧的一個故事。全文沒有一句對話,但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革命領袖。

        二、說目標、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德。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前播放歌曲,意在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2、出示朱德挑糧畫面,讓學生說說看到的朱德,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從說中感悟挑糧的多、沉、重,體會朱德挑糧的艱辛。

        3、觀看動畫片并結合語言訓練,教師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把學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得學生把自己當作是故事中的一員來參與。參與其中的艱辛,參與其中的心理過程,這樣不但有助于教學的開展,而且也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加的感同身受,激發學生對革命領導人的尊敬與熱愛。

        4、拓展延伸這樣的課后練習的設計,可以使學生以這課堂的學習為起點,積累更多的知識。這也是語文教學要達到的目的。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 篇17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學習課文1、2段,學會寫“德、扁、擔、記、志、部、產、茅、挑、爭”這十個生字。二,教學重點:讀通全文、學會寫“德、扁、擔、記、志、部、產、茅、挑、爭”這十個生字、學習1、2自然段

        3、教學準備:投影片、小黑板、朱德畫像、朱德的扁擔圖片

        二、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教學“扁”,注意不要寫成“肩”。教學“擔”,擴詞。

        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教學“挑”,注意右半部分筆順。

        (2)扁擔上寫著什么呢?(朱德記。)

        (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教學“德”,字形:朱德爺爺一心為人民,我們記住右下是“一心”。

        記,在這里是作記號的意思。學“記”。

        (3)這是一根“朱德的扁擔”。(揭題)

        (4)朱德爺爺干嗎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2、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

        4、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分組分段朗讀課文,正音。

        5、學習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1928年井岡山會師

        簡介背景:(看插圖)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

        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

        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2)輕聲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思:部隊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

        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①看填空回答以上問題:

        a、,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b、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②(看圖)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山高路陡?

        ②引讀:可是——大家都爭著去,說明什么?

        (3)朗讀1、2自然段。

        6、課堂練習:

        (1)指導書寫:

        德:左讓右。

        扁:內賂寬。

        挑:豎彎鉤比掀更高。

        部:立下面一橫左長右短。

        茅:注意右下不要添一捺。

        (2)將今天學的生字各寫三個。

        (3)完成課堂作業本的1、2題。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學設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識字6》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6篇)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認識動物名稱,學會本課三個生字,寫得正確、規范。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韻文。3、背誦韻文,會運用詞語說話(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自主嘗試,教師指導,掌握讀好韻文的方法。...

      • 《認一認5》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1、小朋友們學了拼音,還學了很多字,老師來考考大家,好嗎?a、用小船的方式出示音節開火車。b、用蘋果樹的方式出示認一認學過的字。...

      • 《勞動的開端》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要點:1、 教學文章1---9自然段,深入體會“我”的個性特點。2、 寫片斷:展開想象,把“我”第二次挑煤的過程詳細生動地寫下來。3、 簡介作者及作品。...

      • 《大自然的啟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會認、會寫4個生字。2、能力目標:自感自悟,通過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的警示。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

      • 《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課時(精選12篇)

        【教材解析】《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圖文并茂,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丹頂鶴美麗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態,使人讀了如臨其境,頓生喜愛之心。...

      • 《迷人的夏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一、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文章重點詞語的理解,讓學生了解夏天,并感受到夏天的迷人,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2、通過學習,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的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 《山里的孩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佚名 教學目標:學習生字新詞,感知全文;學習課文第一和第二(三)小節;通過朗讀充分感受山里孩子與眾不同之處,體會山里的孩子對大山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重點:通過朗讀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難點:在體悟的基礎上,拓展想象。...

      • 《林海》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之六河南省洛陽市郊區李樓小學 張學偉 課時教學要求1、學習寫景部分(第2至第5自然段),領略林海的美。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3、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母親的恩情》第二課時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2.詩文對照理解古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意境,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詩人熱愛母親,不忘母恩的感情。3.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 《看電視》第一課時(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14生字,會寫6個生字。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應該相互的關愛。4、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朗讀課文。...

      • 《z c s》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 學會Z、C兩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2、 學會Z、C與韻母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3、 學會整體認讀音節zi、ci,會讀它們的四聲。...

      • 《an en in un ün》第三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作者:雨紋素雪指導思想:根據新課程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前鼻韻母an、en、in、un、un和整體認讀音節yuan、yin、yun,準確拼讀音節。...

      • 《識字7》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作者:錢蘇葉轉貼自:轉載點擊數:336(第三冊)《識字6》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提供者:錢蘇葉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1、播放《大中國》小朋友,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播放一首歌曲,你們可得聽仔細了!...

      • 第二課時(精選13篇)

        module 1step 11. write down the housework that was done by you last weekend in the chart. 2. interview your classmates in groups and make a list of the housework that was done by themselves....

      • 《蘑菇該獎給誰》第三課時教案(精選14篇)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計劃施教時期 年 月 日教學內容-6、蘑菇該獎給誰 -共幾課時-課3時第幾課時-第3課時-課型-講讀教學目標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2、指導寫字,能把生字正確、端正、勻稱地寫在田字格中。...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毛片aaaaaa片| 日本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 凭祥市|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一二区| 动漫av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 老熟妇仑乱换频一区二区|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花成人电影| 国产粉嫩系列一区二区三|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 av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加勒比无码人妻东京热|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久久|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 黄色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码二码三码区别|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禁18|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 国产+亚洲+制服|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二区| 东京热大乱系列无码| 一本本月无码-|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丰满高跟丝袜老熟女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亚洲大尺度一区二区av| 国产一级黄色片在线观看| A毛片终身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