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季羨林:那是什么原因呢?因為改西服、改西裝,我本身是不贊成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因為歐美之所以經(jīng)濟那么發(fā)達,并不是因為它的穿著,我們老學人家的皮毛,所以本身我就反對,后來另外一種現(xiàn)象非常有意思,就是農(nóng)民鋤地,穿上西裝打上領帶,我覺得這是開玩笑。
楊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羨林:后悔……這看怎么說,我說那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我就講一個中國知識分子,“人生識字憂患始”,不識字沒有憂患,一識字就有憂患,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特點。而且我最近又寫了一篇短文,叫《走運與倒霉》,走運跟倒霉,這兩個是密切聯(lián)系的。知識分子,他這樣在社會上有地位,特別是過去封建時代,中了秀才,這就有地位,在農(nóng)村里面就是一號人物了。
答案 (1)我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比較私人的一個問題,我就想知道為什么您一直都是穿中山裝?
(2)您現(xiàn)在有沒有后悔當年學了文化,做了教授呢?
解析 這是一道考查語言得體的題目,能根據(jù)后文推知所提問的問題。
15.請根據(jù)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話準確概括“文人的清高”的含義,要求不超過35個字。(6分)
文人的清高源自于文人對理想人格的企盼。理想人格是人類精神的高度凝聚,歷代思想家肩負著理想人格設計的使命,身體力行之,在人類精神的發(fā)展進程中,樹起了一塊塊界碑。理想人格以“雖不能至然人心向往之”“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特殊功力提升和矯正著現(xiàn)實人格。中國文人從小就讀經(jīng)史子集,耳濡目染的均是“圣人之言”,久而久
之,便不自覺地以書本所描繪的理想人格自居。但環(huán)顧左右,都是活生生有欲望、汲汲自營少管他人、且情感日趨功利化的感性人,心靈便受到重創(chuàng),心境便大失衡。然自身修養(yǎng)的慣性,使文人不甘“淪落”,便滿懷憂怨自我恪守。于是,清高就成了文人操守的最后一塊盾牌,可憐可嘆,但悲壯。
文人的清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理想人格與現(xiàn)實人格發(fā)生隔膜和沖突的產(chǎn)物。(或:文人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中對自我的恪守〈堅持〉。)
解析 這段文字有兩個層次,前一層次闡述文人的“理想人格”,但“環(huán)顧左右”開始的第二層次闡述“理想人格”與現(xiàn)實的沖突。把握住這兩個層次的意思,即可對“文人的清高”作出準確的概括。
五、隨堂練筆(20分)
16.以“感悟高中”為題,寫一篇講演稿。要求:(1)有激情活力,展示高中生活風采;(2)恰當運用修辭手法,以增強語言表現(xiàn)力;(3)不少于800字。
答案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