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太空的航程 教學設計(一)
從大屏幕上監控顯示的數據和形象、生動的三維視景畫面可以看到,在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返回艙就像一只牽在手中的風箏,在偏航平面內先后兩次逆時針轉過了90度,建立了返回姿態;緊接著制動發動機點火成功,開始從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著陸后:航天員主動與地面通話
6點11分,飛船返回進入稠密的大氣層,疾速向著祖國大地迎來。各個監控點捕捉到目標信號的報告聲,不斷在指控大廳內響起。與此同時,從屏幕上不斷切換的畫面可以了解到,5架直升機和地面搜救隊正向落點跟蹤進發,地面搜救車隊的前方正是一片燦爛的朝霞。
突然,屏幕上現出一個亮點。工作人員說,那就是“神舟”五號,已經可以用肉眼直接觀測。現場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興奮的神色出現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按照預設程序,返回艙先后順利地打開引導傘、減速傘、主傘,使返回艙能夠減速下降。6點23分,“神舟”五號安全著陸。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最急切想知道的,就是楊利偉的身體狀況怎么樣。6點30分,大廳里響起一聲令人振奮的報告:航天員主動與地面通話。
6點36分,第一架搜救直升機降落在“神舟”五號的返回艙旁。兩分鐘后,搜救人員響亮地回報: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緊接著就是掌聲雷動。
6點54分,成功返回的消息正式宣布。正在進行祝賀致詞時,指控大廳的大屏幕上閃現出楊利偉走出艙門的畫面。我們的英雄還不停向大家揮手致意,看上去狀態非常好。指控大廳內,眾人難耐激動的心情,一波波的掌聲再次涌動。
——北京航天城:你是我們的英雄
一直處于緊張工作狀態的北京航天城,當航天員楊利偉成功返回的消息傳開后,立即沸騰起來。任務成功其實早有把握,但真的聽到這個好消息,大家還是抑制不住地興奮,紛紛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條幅、氣球、鮮花、小國旗等等走到室外,迎候英雄的凱旋。
很快,從航天城大門口到楊利偉將要回到的航天員公寓的道路兩旁,密密地擠滿了前來歡迎的人群,迎面而來的都是喜洋洋的笑臉。“怎么還沒到?”性急的已經迫不及待地踮起腳尖向大門方向張望。
10點50分,大家翹首以盼的車隊終于露面了,楊利偉正坐在用紅綢和鮮花圍綴起來的第二輛車上,手里捧著花束,脖子上掛著花環。“花團錦簇”的楊利偉不停揮手,透過車窗跟大家打招呼。熱情的人群一下子擁上前去,爭著向車里看,沖著楊利偉揮手、拍照,還有人興奮地大喊:“楊利偉,你是我們的英雄!”這時,震天的鑼鼓敲起來了,兩道長龍也迎空舞起來了,航天城霎時變成了一座“狂歡城”。從大門口到公寓短短的路程,平時走路也不過10分鐘,而車隊卻整整行進了20分鐘。
楊利偉的父母正站在路的盡頭迎候著他。走到近前,楊利偉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擁抱媽媽——英雄終于回到家了。
設計點評
本文的主體部分很有特點,與一般的新聞報道不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學習新聞的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并沒有緊接導語部分敘述“神舟”五號飛船發射的經過,卻用一個過渡段過渡到對中國航天史的回顧中,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這使得本文與同題材的其他新聞報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本教學設計中,讓學生重點把握幾個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來體會這種民族自豪感,并培養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科技進步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