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農》學案
一、了解社會背景 在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軟弱無能,帝國主義卻在逐漸吞噬著中國。于是在1903、19xx年期間,一些愛國人士先后組織了華興會、光復會、日知會進行革命,來挽救中國。19xx年,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聯合以上會黨成立同盟會,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走向了統一。 但是革命主要依靠的是各地的會黨,沒有聯系群眾。19xx年6月,光復會領導人徐錫麟想以冒險的軍事行動奪取安慶,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結果徒以身殉職,被十分殘忍地殺害。 辛亥革命: 19xx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更具有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 但辛亥革命成功得倉促,到手的乃是不徹底的勝利。袁世凱上臺后,中國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下,三民主義成了紙面上的東西,他們掛羊頭賣狗肉,雖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就這一點來看,辛亥革命的成功雖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卻是煮了一鍋夾生飯。辛亥革命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并沒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敗了。 二、文學常識熟記 魯迅,字 ,原名 ,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篇白話小說 。其小說集有 ,散文集 ,詩集是 。雜文集有《且介亭雜文》《南腔北調集》《華蓋集》等。初中我們曾學過他的散文有 。 《范愛農》是一篇追懷亡友的散文,寫于1926年11月18日(范愛農死于19xx年7月間),收錄在散文集 。 三、詞語鞏固 1、讀準字音:給加點字注音 一怔(zhèng) 連累(lěi) 熟(shú)視 愚(yú)不可及 拮據(jū) 綠(lù)林 記載(zǎi) 橫(hèng)暴 大圜(yuán) 船舷(xián) 酩(mǐng)酊(dǐng) 咎(jiù)在何人 倔(jué)強(jiàng) 2、寫準字形:在空中寫漢字 suǒ(瑣)事 容光huàn(煥)發 處以jí(極)刑 qū(屈)服 xuān(喧)鬧 láo(牢)騷 冰釋前xián(嫌) 天翻地fù(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