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 教學設計
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結構,歷數作者十多年所經歷的故事,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2.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和語言特點
3.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4.體驗生命成長過程中應有的堅定、樂觀等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設想
本文真實地記載了一個高中生面對成功,面對實現自己理想時的內心感受。由于真實,由于作者的年齡、生活的背景與現在的學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觸發學生的各種感受和引發出各種思考。在教學過程中,不宜用呆板的文章分析法,應充分利用文中能調動學生討論的興奮點,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表達感受。
此外,這篇課文結構很有特色,語言生動活潑,富于青春氣息,浪漫而富有文采,可將鑒賞本課的語言、結構作為教學的一大重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夢”是年輕人的理想、年輕人的追求。上北大,讀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雖然她一直都成績優異,但在XX年參加高考的時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隱藏在她內心深處的一個美麗而羞澀的夢。高考過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報紙刊登的試題,也不敢去核對分數,所以在她“寢食難安只渴求一張北大金融系錄取通知書”,突然聽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狀元的時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今天就讓我們輕輕地走進一個高考狀元的內心世界吧。
(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XX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學高中畢業,是當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狀元,以713分(滿分750分)考取了北京大學金融系。高中時期最愛看的書是《金鎖記》《冠籃高手》《蔡志忠漫畫》等。
三、預習檢測
嗚咽(yè) 渾渾噩噩(hún è) 逡巡(qūn xún )
干癟(biě) 丑陋(lòu) 拙劣(zhuō liè)
挫敗(cuò) 攥住(zuàn) 系氣球 (jì)
懵懂(měng)
渾渾噩噩:形容混沌無知的樣子。
逡巡:往來巡邏。
木然:一時癡呆、不知所措的樣子。
釋然:放松。
攥住:用手握住。
豁然:形容開闊或通達。
啼笑皆非:哭笑都不是,形容處境尷尬或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狀態。
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
四、速讀課文,完成表格。
注重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能對經歷進行深刻反思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色。作為高考狀元,作者沒有將自述文寫成“狀元成長錄”,沒有驚天動地的榮耀式的陳述,沒有煞有其事地介紹,而是歷數心靈成長中感動自己的瑣事。正如作者所說“我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分析全文,作者寫了哪些故事,分別又有哪些人生的感悟?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填寫下面的表格。
時間 “我”的故事 “我”的感悟
嬰兒 1.生為女兒的不幸2.名字的來歷(自嘲于“海桐”并希冀成為“梧桐”) 注定自己永久地掙扎與反抗
幼兒園 因不會系鞋帶和旁人的評價而自卑,多年以后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態度決定命運
小學和初中 童年父母有意無意的暗示、訓言使“我”形成了追求完美的習慣 可怕的習慣為“我”帶來生活與學習的促進,同時也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