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7
答案 作者所認識的故鄉不僅是祖輩生活過的地方,還是自己曾經留下奮斗足跡的地方,更是自己在不斷尋覓、創造著的精神家園。
4.為了表達對遠方故鄉的追尋,作者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結合本文內容簡要分析。
答:
答案 運用了對比手法。作者將祖籍新會、洛舍和出生地杭州的景物人事美好與鄉音的陌生、茫然、隔膜、格格不入的感受進行對比,同時又將這種感受與北大荒的景物人事進行對比映襯,表現了作者從纖弱走向堅強和不斷尋覓追求的過程。(如答“欲揚先抑”“逐層鋪墊”等,言之成理亦可)
十、(08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梧桐樹
豐子愷
①寓樓的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子里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我隔著適當的距離,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的主人,對于它們的局部狀態也許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對于它們的全體容貌呢,恐怕始終沒有看清楚呢。因為這必須隔著相當的距離方才看見。唐人詩云“山遠始為容”。我以為樹亦如此。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在我面前濃妝淡抹,顯出了種種的容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