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詩歌鑒賞考點闡釋講義2
詩歌鑒賞(四)詩歌情感內容歸類
1:贈友送別詩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江淹《別賦》)作為至情至性的詩人,面臨與摯友分別時,心中會產生一種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中國詩壇上,送別詩一直是詩家的重要題材。
贈友送別詩主要為抒寫離別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兩種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詩人高適意境高遠的七絕《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詩的前兩句以粗獷筆調和白描手法,繪出一幅北國寒冬圖:日暮黃昏,大雪紛飛,于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云,使人難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開心。這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郁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聯系上下文,可知詩人友情之深摯,別意之凄酸。
接著,作者以豪邁的氣勢,開朗的胸襟,敘寫離情,激勵友人,于一般的凄清纏綿、低徊留連,悲涼傷感的情調之外,創造了一種慷慨悲歌的風格,以它的真誠情誼和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和渭城風雨涂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
間接抒情的,又有多種形式。以喻顯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闊、別情深摯的七絕《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詩的后兩句看起來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又包含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遠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失了,而李白還在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惟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的向往,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
借酒抒情的,如王維構思精巧、語言新鮮的七絕《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陽關曲》、《渭城曲》、《陽關三疊》):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在交待了送別時間、地點和環境氣氛后,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切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會即將結束時對主人的勸酒辭。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力的鏡頭和場面。宴席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喝過三巡,殷勤告別的話已說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之間惜別之情在這一刻都到了頂點,主人這一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體現。這種安排,很好地寫出了送別的深情。
